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20120821澎湖地景之旅──桶盤嶼

 
歸來,且以歌吟「桶盤嶼印象」,
『小島鳥瞰似水桶,海上眺視像平盤。如此外型云桶盤,地景公園第一站。
  東魯扁舟遷荒嶼,咾咕砌屋薰拂面。地僻天荒志不窮,讀書積德祖宗典。
  火冒三丈蓮花臺,風化鑿刻蜂窩岩。六角巨礫濱臺灑,擎天岩柱海崖險。
遊人匆匆來又去,孤島終究居民散。悠悠滄桑欲語誰,湛湛蒼蒼海天藍。』


我們的2012澎湖玄武岩地景考察之旅的第一站就是鼎鼎大名的「桶盤嶼」。
因為許多介紹澎湖的文章,第一張照片大都是用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為代表。
目前已規劃設立了「桶盤嶼地質公園」。
而這一次,我們搭乘交通船,
千里迢迢的來到桶盤嶼,
就是來印證這之前已經一看再看且一再出現的岩柱印象。
 
登陸桶盤嶼時,夏季的豔陽襯托出一片碧海藍天,
可怕呀!
越藍的晴空有越嚴酷的曝曬!
而越藍的海水,代表著海水混入著來自珊瑚礁的碳酸鈣溶液。
桶盤嶼行政區屬於馬公市,目前已無居民,
只有在夏天會有回到桶盤嶼販售飲料的小販,天黑搭船下班。
 
1. 方山:澎湖的玄武岩質岩漿黏度較低,噴發之後會四處溢流,岩漿冷卻後形成頂部平坦、四周為懸崖的「方山」地形。
 
2. 柱狀玄武岩:以桶盤嶼為代表的直矗高大的玄武岩柱狀節理,成為澎湖的地標。玄武岩質岩漿冷卻時,會由上至下均勻收縮成六邊形的岩柱,並排列成壯觀的玄武岩柱。
 
3. 球狀風化:玄武岩柱除了有垂直的節理,也會產生另外一組水平的裂面節理,當玄武岩柱頂部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一長,風、雨、陽光、鹽霧會不斷的由外向內侵蝕,岩塊將層層剝落,形成「球狀風化」,又稱為「鱗剝」、「洋蔥狀風化」。
 
4. 岩柱步道:靠近海邊的柱狀玄武岩不斷的被海浪侵蝕拍擊,漸漸的倒塌、崩落,所以我們可在海濱看到利用六角形柱狀岩柱排列出來的環島步道。

5. 巨礫灘:海浪不斷的打斷玄武岩柱,岩塊便在海濱不斷滾磨,滾磨的時間愈久石頭愈圓,最後成為鵝卵石。當海濱的岩塊顆粒直徑大於256mm時,可稱為「巨礫灘」。
 
6. 鹽結晶與蜂窩石:海濱的浪花拍擊到岩石表面,水份蒸發後留下了鹽結晶,鹽結晶能撐裂、崩解岩石結構,形成凹狀的坑洞,稱為「蜂窩岩」,當地人以「貓公石」稱呼。
   
7. 蓮花座火山口:此處的海蝕平台有一處小型的火山口,退潮時才有機會觀察,而我們正是今天的幸運兒。岩漿由火山口噴發後,經過差異侵蝕,在海蝕平台上留下了同心圓構造,記錄當時岩漿從火山口向四周溢流噴發的情景,中央突出的部份為火山頸。
8. 沈積岩層:柱狀玄武岩層以沈積岩層分隔,當下層玄武岩因海進而低於海水面,而後地層頂部堆積了一些沈積物,可見到水平排列的層理。而後又噴發出上層的玄武岩,可觀察不同層序的玄武岩地層。
 
9. 植物群落:海島環境缺水乾旱,以仙人掌、瓊麻、銀合歡等植物為優勢種。
 
10. 傳統建築:可見就地取材的玄武岩、咾咕石等建材。
 
11. 「系出東魯」傳統建築:目前荒廢的一棟民居。
A. 磁磚拼貼的門聯:橫披「瑞氣迎薰」,薰風指的是「南風」;左聯是「□庭內詩最書貴」,右聯是「天下孝友間為先」。在中國最偏僻的一座小島上,門聯上仍有濃厚的中國思維。但是拼貼磁磚的工匠不大有學問,位置拼錯了,正確版應是:「門庭內詩書最貴」、「天下間孝友為先」。
    B. 內部門聯:橫披「系出東魯」,指出主人祖先來自山東省;左聯是「欲高門第必讀書」,「高門第」是指應科舉中舉人之後,可在屋前立旗干、屋脊二頭翹高,光宗耀祖;右聯是「要好兒孫需積德」,勸人多做善事。
 
12. 遠眺虎井嶼:
A.陸連島:虎井嶼由東山、西山二座小島組成,中間以一片沙灘連接,稱為「陸連島」。
B.聚落:島上的聚落也集中在這片沙灘上,有一座港口。。
C.比較:台灣的陸連島都是最棒的港口,例如南方澳、番仔澳、半個陸連島的和平島,以及中國的煙台也是。
筆於奇岩家居2012082114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