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20201204屬於我的彩虹科學繪本省思

  

    10月份的時候,康軒編輯請我評估四年級新教材的可行性,有機會一睹為快。新課程有一些國中的部分會移回到高年級自然,而中年級的單元也會以生活化主題來重新裁剪舊有的單元內容,有一些原來擺在高年級的教學活動也會編輯在中年級裡。換言之,說快不快、說遲不遲,標榜素養導向108課綱的浪潮明年就到湧升到三年級自然了!九年一貫課程功成身退、漸漸地要走入煙塵了!

    我在2016年的時候操作過「屬於我的彩虹」科學繪本課程,2017年又操作一輪,看著那時候編寫的教案,教學目標裡九年一貫能力指標還有著利用折射、色散來研討變化的原因,獲得對物質性質的瞭解……的描述,這些物理概念2021年就要退流行了嗎?當然不,重要的科學命題仍然是自然學科的核心價值,要學習的、探究的、實驗的還是這一些東西,只是側重的詮釋有所微調。愛婷就說過:舊課綱的教學目標在談認知、態度、技能這三部分,九年一貫也是如此,祇是更強調帶得走的能力;到了108課綱,談的還是認知、態度、技能這一些,它不是一刀切開、涇渭分明,自栩是九年一貫的進階版,更強調的是素養導向而已。

    2020年,第三度任教四年級,這一輪操作了5個班級,小計這個課程操作了11次了,我想,之後再遇到光學單元,摶合閱讀和操作活動的科學繪本模式,不管課程編在幾年級還是跟得上浪潮的!

    屬於我的彩虹課程大致分成三階段,其一是繪本導讀,其二是動手操作,其三是科學閱讀。

    在動手操作的階段,今年新增「三稜鏡操作」,用手電筒照射三稜鏡,投射彩虹色光在白紙上,但是成效沒有水稜鏡好;另外,今年學生操作水稜鏡時,發現如果拿起水盒,讓光源在下方照射,就能產生非常鮮艷的彩虹色光喔!

    在科學閱讀階段,之前的彩虹概念圖學習單,將課本概念與科學閱讀概念整理在一起,但並沒有將自然習作的科學園地內容整理進去。若有下一輪的教學,將會再增列彩虹的變因。

彩虹的變因

水滴

顏色深、色帶窄

顏色淺、色帶寬

角度

(中午)

ü

(黃昏)

方位

 

太陽的相對方向


專注地進行小組操作

不斷嘗試找出最佳角度

完成水稜鏡彩虹色光任務

操作三稜鏡色散作用

操作三稜鏡色散

科學繪本導讀

致贈石英礦物與火山渣岩石予學習認真學生

以野柳繪本補充戶外教學的人文情懷素養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20201023、1124、1207阿蒙老師教爬蟲


     阿蒙老師是一位23歲的年輕人,資工系畢業,喜歡養爬蟲。曾在爬蟲主題餐廳工作,具有30多場爬蟲推廣課程的授課經驗。在課程中,學生的笑聲、驚嘆聲,說明這堂課的真正價值!善於用孩子感興趣的議題進入爬蟲世界,例如以量體溫失準來描繪爬蟲,學生有共鳴而感到自豪。擁有長期的飼養經驗,是真正的愛爬蟲人,講被網紋蟒攻擊,命懸一線的故事,雖然語氣輕鬆,但凶險莫名,飼養具斃命性的寵物真的要三思呀!

    跟阿蒙老師聊天時聽到了許多飼養的經驗談,諸如爬行動物的聰明度中,蜥蜴>龜>蛇。飼養蜥蜴樂趣比較多,因為互動比較多,蜥蜴的智商跟狗狗差不多。平日以老鼠為爬蟲的飼料,有朋友專門販賣飼料用老鼠。先冷凍到攝氏-40度,殺死寄生蟲。為什麼不用活老鼠?因為老鼠很兇,會咬傷寵物;而使用真空包空的方式,除了人道考量,也很衛生乾淨。要固定尺寸、除毛等訂作需求也能配合。

 

    分享課程一次二節課,先是基礎認識,再來是觸摸體驗,最後加上了蜥蜴學習單及心得書寫。

    提醒課程規範之後,解說課程的架構為:

  1. 什麼是爬行動物?

  2. 爬蟲類怎麼來的?

  3. 現在還有恐龍嗎?

  4. 那些是爬蟲類?

  5. 爬蟲類冷知識

  6. 阿蒙的好夥伴們(觸摸體驗)

 

除了鼓勵孩子在聽講時書寫筆記、畫刺背鱷蜥,還有爬蟲學習單的部分,是後來班級所增加的。

  1.學生群聚在前面時,有人會看不到小動物,且相互推擠。因此將全班分成三組,每組觀察及觸摸動物8分鐘。

  2.還沒輪到的小組發下蜥蜴學習單,每人挑一種喜歡的圖形剪下來貼在自然筆記本內,塗上顏色。

  3.學生要在蜥蜴圖片上標註觀察特徵,再寫上這堂課程心得50字。

  4.鬣蜥:酷斯拉(哥吉拉)電影造成台灣養蜥蜴的風潮,之後體型太大遭到棄養,成為入侵種,在台南、高雄已經建立族群。

  5.有毒的蜥蜴有希拉毒蜥、特莫多龍、墨西哥毒蜥。

  6.學生挑選最多的蜥蜴依序為刺背鱷蜥、特莫多龍、蛇蜥、變色龍,顯見老師在課程中有特別介紹的物種,學生特別有感。

 

    最早的時候是鼎延班級家長詢問可邀請阿蒙老師教孩子認識爬蟲,我欣賞他能站在如何照顧牠、尊重動物的立場來介紹動物,阿蒙老師收養了許多被棄養的爬蟲、老病的蜥蜴、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等,課程中的談論充滿了濃厚的人文關懷,又能觀照到每個孩子的好奇心,是一位難能可貴的年輕講座。因此,另外再邀請阿蒙老師為另外四個班級進行精采的爬蟲課程。聆聽與觀課了五次課程之後,發覺阿蒙老師每次描述的內容深淺參差、隨順揮灑,教學的特點大概如下。

  1.態度好輕鬆,座右銘是「動手體驗,享受當下」。

  2.以一些孩子會有興趣的題目,讓孩子們有反應。布題是很重要的,以聽眾有興趣的議題勾引好奇心。

  3.親身經歷的故事最能吸引人,例如飼養唯一有吃過人的網紋蟒,阿蒙老師曾經被咬過一口,還差一點就沒命了的故事。網紋蟒先咬了肩膀,接著纏住脖子,此時不能掙扎,一動,牠覺得你還在動就會纏得更緊。所以不能動,要用掃把慢慢架開,解開時發現自己被勒的臉色都發白了!

  4.善用學生的舊經驗,例如「侏儸紀公園」電影的情節,裡面提到恐龍晚上追人,所以科學家認為恐龍可能有長毛。

  5.樂於推廣爬蟲知識,正確的認識爬行動物。「你們已經被誤導太久了!我是來開導你們的!」

 

    這樣的課程孩子喜不喜歡?課程還沒結束,就有學生問他們還會再來嗎?期待再邀請他們來。也有的學生說這是資優班才有的課,很特別,很好玩,而且跟課本的不一樣。

    蒙老師、張老師精采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大呼過癮。非常感謝精采的分享!阿蒙老師和他的朋友們精采的分享爬蟲的秘辛,這一堂真實的,體驗的生命的課程,難能可貴。真是太棒了!從學生的筆記中可以看到孩子們非常喜愛,感謝這一堂精采的體驗課程,學生收穫滿滿。

 

觀察爬行動物的蛻皮

介紹豹紋守宮習性

班級上課一景

掌握觸摸爬蟲的方法

學生記錄爬蟲筆記

介紹爬蟲基本概念

觸摸體驗時間

溫馴的草原巨蜥

觸摸與體驗

觀察豹紋守宮

觀察霸王角蛙

上課一景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20201216農禪寺心靈成長之旅

    這幾年有機會參加學校的教學輔導小組,因此周三下午的活動更豐盛了。今天的活動就是農禪寺心靈成長之旅。導覽老師溫和謙退的態度讓人欽敬,娓娓道來農禪故事使人薰染禪味,這次參訪可以用五句話來概括。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唐朝百丈禪師的名言,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分內的責任,這也是自食其力的農禪精神之體現。

    「明天早上,不用幫我準備早齋。」農禪寺開山東初老人對生命的灑脫,預知時至,心無所懼。這也是每個人走到最後無所眷戀的勇氣和淡然。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是禪宗的經典,不住於相、不取其相,心靈就能自在無礙。

    「空中花,水中月。」聖嚴法師對建築師姚仁喜提出的改建理念。讓原本被舉報違章建築的寺院,因緣聚會能成長為法鼓山叢林系統;原址亦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改建後稱為「水月道場」,獲得當年台灣建築獎首獎最高肯定。

    「池中有荷,荷影映月,空花水月,歷歷分明;花開花謝,乍明還滅。月圓月缺,無可尋跡。」這是今天的參訪心得。努力吧!一邊帶著隨緣了然的心境,一邊盡分誠懇地為人間添一瓣馨香。


建築物的所有構件都是組裝、可替換的。

開山農舍是台北市定古蹟

入慈悲門是市定古蹟

從農禪寺眺望碧野千頃的稻田、青山

經行的人行在金剛經牆之下

透光的金剛經牆

大殿的心經透影

常常要清洗除苔的水池

鏡花水月、空花月影

農禪寺心靈筆記

心量夠大、柔軟謙和,就算頑石也能讓它浮在水中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20201208跨域閱讀工作坊高雄場見學

 

    這是第三年參加閱讀工作坊研習,我們來高雄了。

    我們珍惜這樣的機會,能與各地的圖書教師一同學習素養導向的閱讀統整設計。這樣的研習聚會,有溫暖的教授指導、有耀眼的名師提攜、有熱血的師長共作,還有見多識廣、俐落明快的助理群,可說是「一期一會」呀!

    研習課程在107年叫做「科普閱讀工作坊」,到了109年改名「跨域閱讀工作坊」,是希望不設限於自然學科的閱讀跨域。那麼,今年到底是哪些科目跨域了?剛好下午的課程是分組實作,若以進行分享報告的小組來看:

學校

小組

課程主題

跨域協作

車城

1

落山風下的黃金球

植物染、創意料理、小書

文華

3

種子的旅行

自然

青山

5

埔羌溪植物

自然、民族教育

民和

6

萬年溪動物派對

自然、英語、國語、藝術

東光

9

東光蝶影藝饗起

自製繪本、藝術、自然、蝶豆花

興嘉

11

綠能綠食綠主張

自然、太陽能鍋

多校

13

Fun遊家鄉

社會、英語

佳佐

15

美麗的家鄉

社會

龍華

16

宜行城市

SDGs、綠色交通、社會

鹽埕

20

鹽埕美食探索

社會、美食

    簡單地看,主題的選擇以自然最多,有6組;再來是社會、美食,各有4組,再來是藝術、英語,各有2組;國語、民族教育各有1組。以科目來說,自然次數最多;以議題來說,美食最受青睞。或者是說在課程中融入烹飪活動,能讓學生提升動機、實作又活潑,也能延伸到生活應用,真的可說是多功能的學習策略呀!

 

    坐在研習中央列第一排的貴賓席,是拍照記錄的首選。第一堂課進行「IDEA協作教學課程設計」。愛婷老師開始講述素養導向、跨域閱讀概念,以問題來反思為何要做?如何去做?有三個重點。

  1.以素養導向教學四大原則來「檢核課程是否符應素養導向」:包括了整合的學習目標、營造真實情境、重視學習方法、強調表現任務等項目。

  2.確認學習目標後,先「規劃發表任務」,再去比對學習內容表現、設計教學內容。

  3.如何跟別人合作跨領域:以和為貴、全力以赴也要量力而為。

    愛婷老師準備充分,講協作既具體又可行,語調婉轉。老師們不斷拍照、不停筆記、頻頻的點頭認同,真是個好講師呀!越講越多、語速越快,與他合作真是太棒了!簡報筆一關上,就有老師上前詢問可否分享檔案,深怕漏失了有益的隻言片語。

    第二堂課是「跨域閱讀與教學課程實踐分享」,由秀珠老師、秀慧老師分享方案。講師可說是一時之選,聽的到圖書教師澎湃奔放的「熱情」。敘事從容有信心,講話節奏感明確!動人之處在哪裡?課程最累的部分是陪學生去採訪、錄影,最累的部分都是自己攬下來做的。講座分享的內容要精彩,需要放許多學生作品來呈現,凸顯出幽默、自嘲的部分,以及學生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想法。想說再到圖書教師電子報中的課程講義區下載簡報細看,但裡面放的是精簡版,想要得窺全豹還是得要到現場聆聽才有機會呀!

「嘉遊好味道」的教學流程是:從美食書籍、資訊找資料;閱讀課整理資料;實地採訪(閱讀+資訊老師+導師);藝術課教桌遊設計,再教中低年級學生玩。

實地採訪只帶組長去一次,全程錄影;找出聲音太小、眼睛沒看老闆等不足處;下次去採訪就會有進步了;出去時,也帶孩子吃;學生也要寫筆記。

以美食為教學主題是很有感的、很成功的。當班級老師帶著學生實作方塊酥、雞肉飯、涼麵、豆花,並在午餐時加菜,孩子們是心滿意足的。明明沒有特別厲害,孩子們就是覺得格外美味。

讓孩子製作美食電子書:教師提供2種版型讓學生挑選,要求有三個,一是交5張照片;一是要有店家資訊;一是個人照片要清楚,會被看見學生就會認真做。當然也可以介紹學生自己家的店面。

運用photostory製作嘉義美食檔:大約17秒,照片+影音(另外配音),在公開場合播放學生影片,每班派最好的一組上台報告。要求學生講簡報時用簡報筆,眼睛看著同學;程度不好的人講多少算多少。

學生數位說故事作品:閱讀課做社區探究,學生做導覽介紹影片。音樂的部分由老師開一個資料夾,規定學生只能放裡面檔案的音樂,才不會震耳欲聾。閱讀老師還可以教打油詩,再由音樂老師指導節奏設計。

    教學省思:閱讀是當你需要時再給你;當你有問題時,再扣上閱讀來給你。

 

    綜合座談時,海泓教授勉勵「圖書教師是教學的領導者,也是教學的夥伴,還是資訊的專家,進行聯繫及資料庫使用諮詢,以進行探究過程的教學。」若找不到同行的夥伴時,沒有關係,從自身開始做起,再去找同伴。108課綱是一個契機,是過程導向、素養導向,孩子學會了能力,才是他們一生的收穫。

    曉萍老師也呼應說回去一定要做,找夥伴一起做,才會看的到成果。

    品方老師也叮嚀大家用素養導向檢覈自己的課程,有沒有達到素養導向的四個原則?有沒有提供孩子一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忽視小學生改變社區、學校的力量。第二個叮嚀是在小組分享的報告中,比較少看到圖書館在課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助益,期望多一些圖書館豐富課程的進行。

 

    這次的研習還有一則感人的小故事,就是上次在希望閱讀聯盟認識的倩慧老師知道我喜歡種子果實,這次特意帶來了二枚台東校園的棋盤腳核果。盛情好意,令人難忘東台灣的人情之美呀!

(照片取材自109高雄跨域群組相簿)

閱讀工作坊合照

分享跨域課程理念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策略性


研習中的筆記

協作教學的模式

課程一景

綜合座談交流

綜合座談一景

學生美食網頁作品

藝術課帶孩子設計桌遊

帶孩子一次次的採訪、美食,半年內再也不吃豆花、肉圓了。

閱讀工作坊課程

高雄圖書館華立廳

厲害而精采的講座開始了

捷運裡南非桌山的風景照

繁華的都會

港都夜色,高雄港迷離而璀璨

港都晨光,高雄港充滿生命力

來到高雄市立圖書館了

頂樓的雞冠刺桐正好盛開滿樹紅艷

圖書館頂樓視野遼闊

與久別的同學聚首

與高雄的同學一會

高雄市立圖書館種了八棵竹柏,將陽光留給植物,意境留給閒人。蘇東坡說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