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151219老梅的石頭們

20151219老梅的石頭們

一、基本資料
☆時間:1041219星期六,0933—1935
☆地點:老梅教室、英芳餐廳。
☆參與人員:老梅師資班10多位、老梅好朋友10多位。

二、隨想手記
封面上的石槽
老梅受到的注目日漸擴散,
青山瀑布、富基漁港、富貴角燈塔遊客日漸增多,
風箏節的活動也是人山人海,
特別是冬季海水漸冷,老梅石槽爬滿了綠油油的藻類時,
一波一波慕名而來的遊客更是擠得水洩不通。
甚至,我看到連小學社會課本都以老梅綠石槽做為封面圖案了,
今天,老梅已是北海岸明珠了。

美西國家公園
今天,我到老梅教室分享美西國家公園之旅,
王春洋老師導言。
我發現王老師講時事、講任何主題,都會對應到跟聽眾的關係,
也就是他所講的會是對聽者有用的事。
並且,善於用一個更高的概念囊括全部的內容,再來是比較,最後是應用。
例如用二條山脈、二條河的概念來看北美洲,
用十一字口訣濃縮臺灣地理區的觀念,
再用臺灣島與美西地理區相互比對。
最後用北太平洋暖流影響美西溫帶雨林、地中海型、沙漠等氣候類型的關聯。
統整了板塊、緯度、洋流、氣候的地理區概念之後,
再來看小地方的地景與生態,
所有的事物好像就井然有序地、理所當然地排列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了。


牆邊的石頭們
王老師心血來潮,在老梅教室外牆排了一列石頭,展現自然質地與線條之美。
每一顆都蘊含著頑固、堅強的個性。

1.  礦物類:
A.  冰洲石:結晶良好的方解石,敲開時有規則的破裂面,每一小塊都是方形的。

B.  綠色岩:一條條的針狀結晶,是一種可作為藥用的礦物。產地在花蓮壽豐鄉中央山脈側的礦床。

C.  鐘乳石:以石灰華的形態產出,礦晶水噴濺時呈小水滴狀散開,而後形成鴯狀結晶,成分為碳酸鈣。

2.  沉積岩:
A.  頁岩:黑灰色的石頭,摸起來質地細膩。一接觸到空氣與水分之後,風化速度快速。

B.  化石:悠悠時光之後,軟體動物的硬殼鑲在石頭內,沙子變成石頭,貝殼也成為石頭的一部分了,這是砂岩化石。

C.  矽化木:植物的莖幹被包在不透氣的頁岩層內,很久很久之後才被分解,然後一邊分解消失、一邊被二氧化矽填充,所以保留了樹木的構造,但質地已經置換為礦物了。

D.  石灰岩:珊瑚骨骼不斷累積,重力不斷的累積,珊瑚的縫隙都填滿了,珊瑚的外型也消失了,石灰岩的成岩歷程是一隻珊瑚蟲開始,到最後變成了一顆怕酸水的石頭。

3.  火成岩:
A.  斑狀安山岩:安山岩是有斑晶的石頭,特別是石頭裡面的白斑,如果結晶的大小跟麥粒、米飯差不多大的話,就被稱為是「麥飯石」了。

B.  火山集塊岩:火山噴發出來的是小塊的液態岩漿,在空中被塑形成圓形的塊體,接著被火山灰所膠結,成為邊緣圓滑的礫狀「火山集塊岩」。

C.  枕狀熔岩:深海指的是水深500m以上的位置,水下每10m增加1大氣壓力,500m處即有51個大氣壓力,這麼高的壓力讓海底火山一噴出岩漿就被四面八方的壓力擠成一團,一團又一團的岩漿表面因快速冷卻形成玻璃質,內裡是玄武岩質。這一顆枕狀熔岩來自高雄寶來。

4.  變質岩:
A.  石英片岩:含泥的砂岩(通常以粉砂岩為代表),受到變質作用時,泥質內的雲母會排列成層,砂質內的石英也會排列成層,於是便是「石英雲母片岩」,也有人以顏色稱它為「灰色片岩」。

B.  太湖石:中國華北大平原廣袤千里,看不到山,有錢人便在庭園中裝飾假山假水。石頭很重,倚賴大運河系統漕運,端點即在蘇州。而蘇州太湖,亦有產雅石。然而更多的雅石是採自中國東南或西南方石灰岩或大理岩地質區的奇石,送來蘇州做為集散地,就可以賣到各地去了。瘦、皺、漏、透是雅石耐人尋味的線條之美。而圖中的這塊太湖石比較像是大理岩岩塊破碎後又重新膠結,而後再度受到流水風化穿孔。

5.  構造與風化:
A.  擄獲岩:會噴出地表的火山岩中,常會有岩漿多次噴發的狀況。當前一期岩漿冷卻為岩石之後,又被後期熾熱岩漿包圍住,稱為「擄獲岩」,由於冷熱溫差高達攝氏1000度,此時會在擄獲岩外圍產生一圈顏色較淺的反應圈。

B.  龜甲石:北海岸的安山岩受到劇烈的風化作用,會沿著岩石表面不規則的節理慢慢侵蝕,由於差異侵蝕的作用,形成塊狀斑駁的龜甲紋路。

C.  玄武岩質蜂窩岩:澎湖桶盤嶼的玄武岩,受到鹽分、海水、風力等侵蝕作用,或是生物的鑽孔行為,石頭被挖出許多圓形的洞穴,狀似蜂窩。
D.  風稜石:澎湖的花嶼位於臺灣海峽中間位置,風蝕作用強烈。強風挾帶著硬度高的砂礫不斷磨蝕岩石表面,會磨出一個光滑稜面;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風向,因此會磨出多個光滑稜面與交界的稜線,稱為「風稜石」。


王老師大方的將收藏的岩礦擺放在室外任人觀賞,
但王老師的女兒有些小小的擔心:會不會半夜就被人搬走?
後來我們就在研究哪顆石頭最值錢?哪顆石頭最有可能消失不見?
而且巧合的是大家的眼光頗具一致性。




一首隱題詩
午後在老梅教室三樓煮茶月旦、搥打保健,
  我抽空分享了變質礫岩小活動,
  並集體即席草就了一首隱題詩。

  『一群人觀察
    顆顆皆礫狀
    小小的石頭
    石頭真美麗  唉呀!
    頭還真是大
    岩石世界真美妙』

  這首小詩,寫的剛好,剛好為老梅的石頭們歌詠,
  傳唱著大千世界的創造與流轉、人間萬有的侷限與風華。



筆於三樓201512290715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20151225綠泥片岩

20151225綠泥片岩
名稱:綠泥片岩
分類:變質岩—片岩—綠泥片岩。
特徵:
1.  片岩主要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
2.  由於岩石被風化或敲擊後,會形成一小片一小片碎塊而得名。
3.  砂岩、頁岩、凝灰岩經過中度變質作用都有可能變質形成片岩。
4.  呈現綠色是由於火山凝灰岩變質產生許多綠泥石礦物。
5.  綠泥片岩表面在陽光照射下呈現絹絲光澤的是絹雲母。
6.  地層名稱為武塔片岩之綠泥石片岩(Wtc),形成年代為二疊紀。
採集時間:20151220日上午。
採集地點:南澳南溪那山那谷河岸。
備註:致贈文化國小讀者劇場第一名601留念。


綠泥片岩14

這顆石頭是請志杰敲開的,
敲石頭要先戴著護目鏡,
以免碎石噴濺傷了眼睛。

石頭潛藏著大地的歷史,
端詳著一顆石頭,
你可以回溯時間投影畫面,
二疊紀約2.92.5億年前,
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地質時代。
接著地球上發生大滅絕事件,
海洋生物中9095%的物種消失。
然後才有恐龍為代表的中生代。
之後是白堊紀的生物大滅絕,
後來才是哺乳類主宰的時代。
而人類,是最近20萬年才演化出現。
201512241445




20151218南港國小雙語班科學繪本教學

20151218南港國小雙語班科學繪本教學

時間:20151218(星期五)下午。
地點:臺北市南港國小雙語班教室。
主題:小種子。
附註:雙語班教師四位。
 
學生科展的自製太空包。

學生的投入越多、收穫越多。

吹動小種子

改造小種子

改造小種子

種子小書

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種子/果實浮水盆。
二、繪本故事:小種子
三、操作活動:
1.  種子闖關站一到三站。
2.  種子闖關站第四站:改造小種子。
四、統整活動:種子小書
五、交流座談。

教學省思
1.  坐捷運時,多讀了一遍教案,感覺教學流程更能了然於胸。
2.  晚了5分鐘才抵達,真是不好意思。但這種小規模聽眾的分享其實讓人更自在。
3.  今天講故事的時間比較多,很輕鬆地閒話家常、東拉西扯地講了許多果實/種子的親身經歷和典故。
4.  她們要索取學習單的英文檔。
5.  他們詢問環保3R的操作性活動,除了電費單的碳足跡之外,我建議自製紙或堆肥的操作活動,還有環保署所建置的教案可參考。畢竟,「動手做」已然是自然教學深不可拔的信仰層次了。有空再找找操作活動予她們參考。

筆於三樓201512191750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20151217我被照到了。

20151029--1030教師組織研習

今天早上收到臺北市教師會刊物,發現我被拍到了。
用照片點名是近年來上課的一種趨勢,有圖有真相。
如果之後我的公假有爭議的話,照片就能為我證明。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20151209日新國小科學繪本教學

20151209日新國小科學繪本教學

時間:2015129(星期三)下午。
地點:臺北市日新國小自然教室三。
主題:小種子。
附註:自然科教師五位。

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
1.  猜測猢猻木、皺桐、葫蘆瓜、林投是否浮水?
2.  收集果實/種子的樂趣。
二、小種子繪本故事
三、種子闖關站
1.  用風來帶動小種子旅行。
2.  以依附的方式進行旅行。
3.  用漂浮的方式出發旅行。
4.  改造種子再進行一次旅行。
四、種子小書
1.  翻查植物圖鑑寫下各種種子傳播(用毛滑行、水面漂浮、用翅膀飛、依附動物)的二種植物種類。
2.  再想出二種植物傳播的類型及例子。
3.  統整果實/種子的異同。

教學省思
1.  本來早上想去買帶殼花生,剛好程德美贈送核桃,我就蒐集了文徽、信明和我的核桃,小計廿多顆。夠了,這次就用圓圓滾滾的核桃來操作吧!
2.  今天帶的果實標本都會浮水,略無鑑別度。我記得以前放的果實大都是沉水的。
3.  第一個操作活動是用吸管吹核桃,我特地準備了特大吸管(文徽建議的),有老師反應吹的頭會暈,而且核桃不大動。但稍做練習就能掌握竅門了。
4.  聽文徽建議用彩色粉筆在桌面畫出藍色海洋、黃色沙漠、綠色草地的範圍就好了,又快又省事。我規定吹五次內到達草地就通過了,游老師中氣十足,將核桃吹落懸崖,核桃破了。沒關係,我立刻再補充一枚。經過練習之後,所有的老師都能達成任務。
5.  改造小種子時,核桃太重,無法以羽毛枝杈吸附手套,增加了不少難度。
6.  種子小書老師們操作時討論的相當熱烈。
7.  最後的座談時,老師們問了很多關於胡桃/核桃的相關問題。

楊志文筆於三樓20151202145

一隻白頭翁受傷了,要怎麼辦?

細看白頭翁飛行羽與保暖的絨毛。





20151209資優課程——石頭生命歷史

20151209資優課程——石頭生命歷史

時間:2015129(星期三)08000840
地點:圖書室
附註:學生4位,2位缺席、1位請假。

教學目的
1.  觀察能力的訓練。
2.  常見岩石的認識。




教學流程
一、觀察一顆石頭
1.  5分鐘,以顏色、外型或其他觀察到的線索,寫下3-5個特徵,並命名。
2.  學生依序口頭報告。
3.  教師介紹各個石頭的特徵與名稱,並擺上石頭名牌。
二、石頭生命歷史排序
1.  5顆石頭有形成先後的排列順序,可與旁邊的同學討論,並寫下它們的順序。
2.  學生口頭報告排序及判斷的理由。
3.  教師公布排序的規則,若學生有錯誤的排序,請將正確答案寫在下一行的空格內。
三、地球控溫器
1.  溫室效應,地球發燒,氣候溫暖,生物數量增多。
2.  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產生醣類;動物消耗二氧化碳,製造碳酸鈣,產生石灰岩、岩礦中的矽酸鹽礦物(長石、雲母)與二氧化碳化學風化,產生石灰岩。此階段二氧化碳被封存至石灰岩內,地球逐漸降溫。
3.  地球冰凍,氣候寒冷,生物數量少,也就是冰河期。生物與岩礦減少消耗二氧化碳。
4.  加上火山噴發出大量二氧化碳,此時溫室氣體又漸漸增加,產生溫室效應。
5.  地球的氣溫不斷的高低擺盪,維持在生物適存區域,有效的控溫器之一就是石灰岩。若氣溫太高或太低,將形成生物大滅絕。
四、心得
1.  葉宗翰:石灰岩太強了!竟可控溫!珊瑚竟可變石!
2.  徐采翎:我學到了原來石灰岩是地球的控溫器。
3.  李沂庭:我學到了原來石灰岩是地球的控溫器。
五、教學省思
1.  五顆石頭的排序對學生來講很簡單,每個人都能排出正確順序。
2.  讓學生為石頭命名,例如將麋嶺岩命名為「拼接石頭」,就知道她掌握到了學習的重點。
3.  連最後5分鐘來到的學生都能排出石灰岩系列的排序,可見得這部分真的是很簡易。

楊志文筆於三樓201512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