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20080617認得幾個字讀書心得


一、        基本資料:
張大春(2007)。認得幾個字。台北縣: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二、        心得感想:
ü      作者為什麼那麼愛罵人?
第一個原因,因為他是讀書人:讀書人讀萬卷書、知天下事,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繼往聖先賢之絕學,難免目空一切、心高氣傲,看什麼都有一點不順眼,這是根源於讀書人的「褊急性格」。第二個原因,因為他覺得失落:作者哀傷著古老的文化中國的消逝。許多的文字死亡了,只留下猜謎式的趣味,再也沒人關心;許多的典故與知識都已經不合時宜了,就像孩子們不在乎的語氣,現在也沒人在意了。在我看來,去中國化(文化上的意涵)是個無法抵擋的趨勢,連中國大陸也是如此,因此,從清朝的王國維到現在的張大春,都一再地喟嘆、失落,但就是這個樣子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他們的美好的國度,已經不在人間了。
ü      作者為什麼要寫「認得幾個字」?
第一個原因是開了「識字」的網站討論區,累積了一些罕見的、易誤認的語詞。第二個原因是教孩子每天認五個字,從孩子的反應與對話中探求字的用法與創造性。第三個原因是基於中文系/讀書人的敏銳性,養成了常常翻查工具書的習慣,因此對於文字的掌握度較高,而這點倒是我們可以多加仿效的好習慣。
ü      作者怎麼去認識「字」?
第一點:從小的「庭訓」,他老爸也是滿腹經綸的人物。第二點:大量的閱讀,自然累積了許多文字知識。第三點:對文字的好奇心,總是想方設法的推敲出文字的多種樣貌。
ü      「字」為什麼那麼難認?
每個字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有的活的比較長、有的活的比較短,它有許多的變化,慣常在不同時期展現不同的樣貌,不管是外在形象或是內在意涵都千變萬化。A.可能字形被奪走了,如「西」;B.可能發展出相反的字義,如「離」;C.可能跟其他字通用了,「假」與「嘉」;D.可能慢慢地走向死亡,如「璺」。E.又有可能去搶了別人的字義,如「問」搶了「璺」;F.還有可能在搶奪的過程中,改變了外型,如「西」成為「栖」;G.以上數種混雜排列變化。我們要怎麼說字的哪一個面貌才是正確的呢?教育部為了「以正視聽」,找了一群專家編定了「標準字」,卻是一再地修訂、通告,試圖用一個框架去馴化一隻自古以來就動個不停的獼猴,我覺得這不是個聰明的作法。
ü      為什麼孩子學不好一個「字」?
爸媽不去教,老師不會教。根源於兩者之間肚子裡的墨水都不夠,而後者在語文的教學方法上也是模糊的。
ü      孩子和爸媽到底誰是老大?
我看到了書中有父子/父女的親密的相處情狀,有一些對話、有一些互動,孩子們總要到很久很久之後才能享受父母深微的好意,前提是孩子剛好有著絕佳的記憶力,不然就是等到自己當了下一代的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導師:父母處心積慮地想教導孩子,卻不自覺地成為孩子的學生。
ü      為什麼冷飯熱炒還是看起來很美味?
因為他用寫小說的格局寫雜文。作者是寫小說、說故事的好手,書裡的每一篇雜文都像是小說,以一個「字」為鑰匙,貫穿整篇故事。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瑣事,卻隱隱地透露出嚴肅而偉岸的命題,而且,總不肯直接說破,而是讓讀著自己尋蹊思索。
ü      這本書零零碎碎的內容投射出什麼圖像?
第一個圖像:讀中文的人是可憐的,記一大堆生冷艱僻的文字,去比較它在不同典籍中的字義,包含著許多古人與排版工匠有意無意的混用、亂用、隨便用。不過這大概也成了作者的近乎自虐的樂趣。
第二個圖像:作者在談自己的生命,談自己的反省,談自己鑽研了一輩子的近乎是一盤已經冷掉的炒飯的古典文化。
ü      我也來認一個字吧!「夔」!
作者好笑於孔子所說的「夔一,足也」,夔是指一位樂師的名字,被誤解為「夔,一足」。甚而莊子以此在秋水篇寫下「夔憐蚿」的寓言;最好笑的是在山海經這本書中,夔成為單角牛的奇獸,連圖像都產生了。
其實人文的資料由於每個人掌握的與解讀的不同,常常有各種不同的結論。以我的瞭解,上古神話傳說往往在儒家合理化的解釋中消失了原本的面目,其中又以孔子為代表人物。甚至我們可以認為孔子是神話的殺手,我們目前只能由一些當年不受重視的一些雜書的簡略性的資料去拼湊神話的面貌,如「山海經」、「莊子」、屈原「天問」等。
基於對這個「夔」字的好奇,我特地去查了一下手邊有的字典、辭典與網路資料。如下所示:

一、        汪怡(1984)。國音字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P64
夔(ㄎㄨㄟˊ葵陽)舊說木石之怪,如龍,一足。‚舜官名,典樂之官。ƒ周時國名。„姓。

二、        蔡焜霖(2002)。讀者文摘版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P306
夔(ㄎㄨㄟˊ魁kuei)【名】古代傳說中,像龍的獨角怪獸。‚牛名,例:夔牛。ƒ人名,是虞舜的樂官。„周朝時候一小國的國名,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
【夔州】唐置州名,故至在今四川省今舊名府,奉節縣。‚明置府名,故治亦在今川省奉節縣。
【夔峽】在奉節、宜昌間,長江橫切巫山,造成長江三峽。其中瞿塘峽亦稱夔峽,位奉節城東,峽口有大石孤立江心,稱為灩澦堆,水勢湍急,航行最險。
【夔紋】我國古代青銅器的一種紋飾。以傳說中近似龍的夔為圖案,其紋形常作單角、單足、張口、尾上捲。夔紋有的成為幾何圖形。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
【夔夔】恭謹恐懼的樣子,例:夔夔齊栗。(孟子Ÿ萬章上)

三、        說文解字注。
1.「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兩手。夊、兩足也。」
2.「夒:貪獸也。一曰母猴。佀人。从頁。巳止夊、其手足。」
3.「夔:即魖也。如龍。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四、《呂氏春秋˙慎行論》「一夔已足」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五、《山海經·大荒東經》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 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六、莊子·外篇·秋水
夔謂蚿 曰:『吾以一足跳躑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

七、劉基《郁離子》
東海之若游於青渚,禺疆會焉,介鱗之從者以班,見夔出,鱉延頸而笑,夔曰:『爾何笑?』鱉曰:『吾笑爾之蹻躍,而憂爾之踣也。』夔曰:『我之蹻躍不猶爾之躃跛乎?且我之用一,而爾用四,四猶不爾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則贏其骭,曳之則毀其腹,終日匍匐,所行幾許。爾胡不自憂而憂我也?」

以上文字,它們的關係圖如下:






條列說明則如下:
1.文字學:從以上三個字,我們可以有幾個認識。夏是有一張人臉的中國之人(四夷的狄、戎、貉、蠻、閩、羌、夷、焦僥都非人哉?),夒是像人面的猴子,夔是像人面的猴子,頭上長了二個角。在上古的人物與動物中,長角代表著神力,它可能是某個部落的圖騰。所以,三個字的差別在於:第一個字是人,第二個字是大猴子,第三個字是具神性的大猴子。
2.地理:部落所在地的地理名稱以具神性的大猴子命名。而當地臨靠長江,長江中出沒的鱷魚,也被人命名為「夔」。
3.國名:上古時代,部落就是一個國家,以「夔」命名。
4.姓氏:氏是部落的名稱,全部落的人都用這個稱呼,源流應該可追遡自黃帝以前。熊摯的子孫應是以「夔」為姓。關於中國上古社會的形貌,可參見杜正勝所著「周代城邦」一書。
5.人名:樂官「夔」,應是舜時代的來自「夔」國的人,因以名之,具有音樂天賦。
6.地名:後代的人一直沿用此一古名,最晚到三百多年前,巫山山脈這一帶,東起秭歸,西至奉節,還被劃分在「夔府」的行政區內。
7.考古:證實傳說中的夔就是鱷魚。中國龍圖騰的崇拜很有可能就是鱷魚崇拜。從生物學的演化看來,鱷魚當之無愧。
8.神話:二種傳說混在一起了,東海裡的夔牛單足,被剝皮製戰鼓的應是鱷魚;長江裡的夔龍(鱷魚)應是四隻腳的爬行動物,古籍中常出現牠被剝皮做鼓。
9.藝術:夔龍紋進一步地大量出現在禮器的青銅器和玉器,圖案的特徵與鱷魚相符合,只是多了顯示神性的角,以及被誤用的單足。
10.文學:單角的夔牛、像龍的夔龍(鱷魚)、猴圖騰的夒猴、人名的夔這四者都是存在的,且同時並存。編故事的人我還是覺得很有可能是孔子,因為他「不語怪力亂神」,所以要努力地將不合理的神話合理化地記錄下來。
11.最後,楊子曰:綜合孔子、莊子、山海經、說文對「夔」的解釋,共有四義。a.人名、b.猴子的名稱、c.似牛的奇獸、d.似龍的奇獸。其實四者皆是,而文字學剛好是串連這些資料的繩索。我覺得「夔」最早是某個以猴子為崇拜符號的部落圖騰,隨著影響力的增加,它的名稱被借用在不同的傳說中,例如東海的夔牛、典籍與銅器中的夔龍,最後,孔子說它是一位來自「夔」部落的樂師名字。

筆於二樓2008061916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