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20190507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書摘


20190507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書摘

一、書籍資料
  1.作者:赫爾曼‧赫賽    譯者:徐進夫    出版社:志文出版社
  2.書名: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
  3.出版日:201708(新版八刷)    頁數:267

二、閱讀動機
    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了來花蓮的時候順道買幾本書回去如同伴手禮,
    419日的花蓮之旅,421與小桐到九成九書城買書,
    小桐買了一些哈利波特小說,
    我很高興他終於將眼光從貓戰士的身上移開了。
    我也挑了一本書,是以前高中時期閱讀的流浪者之歌,
    思索著生命本質的年輕的時候想找一個答案,如今不再年輕了,
    答案好像不重要了,生命似乎只有終點,沒有答案的了。
    那麼,追尋的是甚麼呢?

三、書籍內容:
  1.高聞達知道他絕不會做一個平庸的婆羅門、一個懶散的祭司、一個巧嘴的貪婪商販、一個徒然自負其實一文不值的演說家、一個邪惡而又狡猾的教士,更不會在大批羊群中作一隻溫馴的笨羊。P38
  2.一個傳說,從許多方面傳到他們那裏,說有一個名叫瞿曇,竟稱世尊,又號大覺佛陀的人,出現於世了。他不但已經征服了世間的煩惱,同時也使生死輪迴的循環止住了。P67
  3.涅槃具備八種法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淨、虛通、不動、快樂。P75
  4.悉達多欠缺的是衣服、鞋子、金錢;他的專長是思索、等待、斷食。P130
  5. 佛地論五曰:「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攝藏無量功德,故名無盡藏。」。P186
  6. 唵!整個宇宙就是這個唵字。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一切,都是這個唵字。超越時間、空間,以及因果的那個,也是這個唵字。所有的一切,見於此處、彼處,以及一切處的,不論什麼,莫不是梵。這就是自我、神我、大梵,絕對的實相。《曼都克耶奧義書》。P187
  7. 他從這條河學到了許多東西,他向它學會了如何聆聽,如何平心靜氣地聆聽,如何心胸開敞的聆聽。既不煩倦、亦不希求什麼,既不批評、亦不亂提意見。悉達多前生前世的生活也不在過去,而他的死亡乃至復歸於梵,也不在未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皆真,只有現在。P200
  8. 河在大笑。是的,事情就是這樣。凡事如不備受辛苦而得一個最後的了結,就會從頭復演一遍,而同樣的煩惱又得重複一回。P236

四、讀後心得
  1.悉達多是不聽教言的:強調經過自身的體驗才能得到智慧。
  2.悉達多的追尋歷程:從婆羅門梵我的頌歌中流浪到苦行沙門(沙門不屑的眼神),從苦行沙門的禁戒中流浪到給孤獨林(世尊的光輝身相),從世尊面前的因緣法流浪到渴慕欲界(金絲鳥夢中死了),從渴慕的羅網中流浪到渡口觀河(完美至善的唵字),從愛子之心的苦痛中完成生命的追尋(當你放手才能自由)
  3.從流浪的腳步中停下來的是渴求不安的心;從流轉不停的世事世情中停不下來的是流浪者之歌。哲思讓忙碌的時間變慢了、腳步真實了、眼睛眺望的更清明了。



書影

20190410臺北市101環教路線徵文暨教案設計工作坊書摘


20190410臺北市101環教路線徵文暨教案設計工作坊書摘

一、書籍資料
  1.作者:台北市高中、國中、國小教師    出版社: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
  2.書名:臺北市101環教路線徵文優勝作品集
  3.出版日:20190401    頁數:得獎作品14

二、閱讀動機
    偕愛婷參加環教中心舉辦的徵選活動,這個活動的特別之處不是在徵選乏味的教案,是的,凡是教案都乏味,但是故事是動人的。此次活動先辦理徵文活動,徵文得獎作品再進行工作坊產出教案以及環教路線實地踏查。我選讀了幾篇,發現許多老師都有獨到的眼光,以不同的姿態鋪敘文字,並且在自己工作的角落中悄悄地播下了向陽的種子,令人驚艷呀!

三、書籍內容
  1.探訪女巫──北投古蹟尋寶趣:清江國小老師。
        由台北文獻館志工老師導覽,特別介紹北投16條文字巷,譬如銀光巷,取名是因此條巷弄是由台銀宿舍到善光寺之間,是一條清幽雅致的林蔭小道。
        北投公園有十分密集的溫泉相關產業與景點,小朋友對每件事物都興致勃勃、充滿興味。真是一次歡樂的鄉土人文戶外教學。

  2.藏寶圖的秘密:福安國中老師。
    好好玩的童軍任務,彷若哈利波特般充滿了神奇感。孩子先用倉頡輸入法解開神秘任務信件,前往芝山岩考古探坑揭密古台北人的生活現場,認識情報傳奇人物戴笠等各式的任務;然後判讀地圖,前往至善公園,尋找吳稚暉銅像旁的第二封信,拓印「榮典之璽」;接著再前往雙溪公園進行大自然素描,再透過電碼密碼本找尋下一封信件;而這最後的一封信其實是無字天書,必須用高熱烘烤才能一窺堂奧,但又得小心別燒毀了信件;而最後的一項烤肉活動的設計也是饒富興味。
        福安國中的這條路線已經發展15年了,每隔幾年就會再操作一次,結合了各種童軍技能。我想,這麼緊湊的情節,完成任務的探索活動真是魅力無限啊!

  3.徜徉醉夢、漫步小坑:北政國中老師。
        這篇散文非常精彩,平實地呈現了一位老師將眼光望向戶外,發現了生物多樣性之美,繼而帶孩子拜訪野溪,喚醒沉睡許久的生態種子,之後由垃圾滿溪及外來種的顧慮讓孩子追論到環境議題的覺知與行動。真的是很棒的環境教育歷程的範例了。
        作者觀察到野溪近十幾年來生態的好轉,學校親山近水,戶外教室只在一牆之隔而已,進一步地讓授課課本與生活環境、生態環境靠近,開始自編教材,讓教學目標緊扣自然生態,教學素材取材自校園周遭,發展多樣的戶外教學。
        其中最有心得的是醉夢溪堤防到小坑溪步道的了,前者三面光,後者生態工法,凸顯的對比讓人省思,孩子們主動看到了垃圾、提到了淨溪,進一步的追問成了課程深化的引線。
        由一條充滿生命力的野溪,感受荒野之美,興起保育之心與行動。環境教育真的是這樣的發展歷程的呀!

  4.典藏城市的四季:景美女中老師。
        小區域的物候調查,極度文青的浪漫敘事。由親近樹木的觸動,共譜生態的脈動。這是一篇自慢於生物老師自身的都市生活經驗與踏查呢喃。
        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青田街,緩緩地深呼吸,用步行的緩慢與自在來揮霍渾漶的生命情懷。

  5. 蛙鳴鳥啼象山遊:博愛國小老師。
        漏水的一場意外,意外的讓保育的台北樹蛙從象山山區搬遷到象山公園定居;而後漏水的房舍修繕好了,台北樹蛙卻面臨危機了……
        這座象山公園,將生態保育與人類活動彼此融合,展現人為居處與自然環境共共生共榮的新時代風貌。

  6. 綠色永續,護岸清流:雙園國中老師。
        埃及聖翾,被解說老師稱為是惡名昭彰的外來種呢!其實我很喜歡這種姿態優雅的大型籠中逸鳥。
        步行11km,撿垃圾。發出關懷土地,做一點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心力。

  7. 如果你給我一座山 -漫遊大溝溪親水公園、忠勇山鯉魚山親山步道:木柵國小老師。
        里山與人與自然接壤之處,里山倡議提醒人們善待土地,為子孫留下美好樂土,期待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從大湖公園起步,經過大溝溪親水公園,走進鯉魚山步道,探訪圓覺瀑布,抵達圓覺寺。全長約4小時。
        作者感謝土地包容了我們,低下頭滴落汗水,踏實地在這片土地行走,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廣闊世界中的座標。

  8. 草山尋春:文化國小老師。
        作者的敘事分三段,小油坑的火山爆裂口、大草坪的體驗遊戲、陽明公園的賞花尋春。我對作者的期望較深,總覺得火山的偉岸與壯闊之處仍描繪的不夠到位。
        而且,最後的收尾有點空虛了,應該再用一個扣人心弦的環境感知的上位概念來烘托與整合前面的三段內容。我對作者的期望較大,總期待作者能再努力一些,投映到因環境美好所勾引出來的環境敏感度與內在幽微的情意性。

  9. 拜三做伙來去peh-野孩子,健行趣:木柵國小老師。
        作者帶著資源班週三去爬山。他說:「山再高,高不過腳底;路再遠,遠不過有心人。」最早的時候,是這篇文章感動了我,讓人知道教育有許多的可能性,縱使是資源班的孩子,也能在老師的投入之下揮灑出山野教育的一抹虹彩。
        第一條路徑,走了12公里,孩子敬畏先人的辛勞,而非征服的虛幻快感;慢慢的,一路走來,孩子的行為不同了,觀察力與想像力都升級了。孩子們一路走來,從教室裡的客人,變成行動的主人。
        這是一篇感動人的教學行動呀!一次次的登山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朝向著「全力以赴、一定成功」的教育榮景前行。一個老師,是能夠改變許多的不可能的。

  10. 木中自信小茶人:木柵國中老師。
        作者帶著九年級全體學生,安排了一次親近鄉土的茶鄉文化之旅。過程中,雖然有許多小插曲,卻也有溫馨的相互鼓勵與圓滿達成任務的成就感。

  11. 七星山攻頂趣:東門國小老師。
        作者帶著孩子攻頂七星山頂,之前當然是要好好的鍛鍊一下體力的啦!一路上的歷程形容得十分貼近,七星山是大屯火山群峰之首,端的是陰晴不定、風雲倏忽,這是一趟艱辛的路程,但也讓孩子體會到決心與毅力能克服體力上的考驗。
        我以前也帶過孩子爬過七星山,登七星山有多條路徑,當時的我太過年輕,還刻意挑了一條最艱辛的路線──從苗圃直攻七星山頂,當天大雨滂沱,所有的隨行家長都勸我慎重考慮換條步道了,但我還是固執地照表操課。在大雨中穿著悶熱的雨衣,踏上陡直地看不到盡頭的石階步道。啊!一想到此,悔意深重,一如當天濃蔽天地的大霧與雷鳴交加的風雨呀!

  12. 夢遊140仙境:萬芳高中老師。
        真的是逐夢般的筆觸,柔軟而細膩的感懷,讓這處「萬隆煤礦、芳川煤礦」舊址的140高地迷離而有情感。走在高地,心寬了、眼界寬了、人生的感悟也拉出了縱深。關於自然中的美,蝶兒是一個焦點,人與蝶、自然與人文、夢境與直觀,既是分分合合,倏忽又亦真亦假。
        走在這份穿越故事的步道小徑中,路徑殊途、風景不易。生命沒有對錯,只是各自美好。作者以局外人的眼光,為每一個仄欝的年輕心靈熨貼了一帖消暑良方。

  13. 淡水河遊來,來遊河水淡─我的無邊界環境教育教室:長安國中老師。
        結合戶外教育與環境教育的活動,步行15.5km
        無邊界教室,無所不包的氣勢與無所不在的議題。

  14. 北投尋寶:文化國小老師。
        北投尋寶,真正的寶物是一份守護環境的心意。
        這堪稱是一篇傑作了。因為一個課程要有許多精彩的活動來支持,有奔跑競賽的遊戲、有歌聲響徹的樂音、有鑽石等級的閱讀、還有通風排熱的綠建築探究,這真是一篇涵蓋豐富、多元活潑的戶外教學了。尤其最後能引導到環境情意的敞發,由景入情、感知入心,確然是環教本色呀!



環教路線徵文活動網址:http://ee.tp.edu.tw/

20190405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書摘


20190405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書摘

一、書籍資料
  1.作者:苦苓    出版社:時報文化
  2.書名: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
  3.出版日:20110317(出版三刷)    頁數:237

二、閱讀動機
    我喜歡重讀讀過的書,再看一次往往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部分。
    這本書是20114月獲贈於竺良媽媽的,
    現今家長、學生、教師間少有餽贈的習慣了,
    每一個心意都蘊含著期許,
    這本精彩的生態小書是可以增進我戶外解說的方向與能力的。

三、書籍內容:
  1.遇到熊:裝死沒用,熊吃腐肉;爬樹沒用,熊也會爬;逃跑沒用,但比同伴快就好了。可以把自己的身體變大,例如張開雨衣;發出奇怪尖銳聲音,例如吹哨子;再慢慢後退;拍照,若拍到國家公園不認識的熊獎金十萬元。
  2.裝死的葉子:火炭母草,也可以吸食紅色莖的汁液;虎杖。
  3.黃苑:林蔭千里光,取名為、小星星、麥當勞花。共通點是popular。之後再講到蔓黃苑、一枝黃花。

麥當勞
黃苑
1
幾乎全世界都有
除了兩極地區都有分布
2
很多地方都有
700-3000m。垂直分布廣。
3
開的時間長
6-12月,半年之久。
4
黃色
黃色
  4.你是樹、我是藤,你活我就活,你死我就死:客家山歌。
比喻
生態關係
住別人家裡、沒付房租、沒有弄壞房子
附生
住別人房子、有給房租
共生
住別人房子、不給房租、又弄壞房子
寄生
  5.乘著歌聲的翅膀:用鳥名和叫聲編故事。
  6.鴛鴦:運用反差改變認知。
  7.松的傳奇故事:二葉松與五葉松比較;毒他作用;種子成熟時間久,超過一年;放火自燃、犧牲自己。解說員情詩「不要送我玫瑰花,花枯葉落兩凋零;請你送我二葉松,生生死死不分離。」
二葉松
五葉松

紅派Red Pie
白派White Pie
紅白對抗
黃山派
華山派

信佛教(一夫一妻)
信回教(一夫四妻)

身體好(木頭硬)
身體差(做紙漿)

  8.柳杉、台灣杉、香杉、鐵杉(松科):用動作辨別近似樹種。
  9.赤楊的美德:用處很多、自立自強、拓荒英雄、槲寄生與紅胸啄花共生。
  10.台灣三賤客:大花咸豐草、紫花藿香薊、非洲鳳仙花。台灣三害:福壽螺、布袋蓮、小花蔓澤蘭。
  11.竹子:
看年紀
有白色纖毛的年輕,綠色年紀大,最老的變黑或變黃。
長得快
一個晚上長10幾公分。
根很會跑
過馬路、過河。
二種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
諺語
竹子開花人會衰,老鼠吃完竹米,會吃農家的米。
競爭力不強
不容易自然繁殖,都是人種的。
  12.蕨類:
    A.瓦葦與石葦:前者「哇!好整齊喔!」孢子排二排;後者排列雜亂。
    B.芒萁:人生下來,對人生充滿了疑問,是一個問號;之後很高興地張開手,準備迎接美好人生;長大之後,認清了人生真相,就低下了頭。
    C.蕨類有三低:低處生長;要求低,不用很多土壤、不須豐富營養,什麼環境都能接受;DIY(靠自己),不必結婚,自己製造孢子交配。
  13.小小解說員:
    A.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弄清楚遊客特質。
    B.解說員不必什麼都懂,只要比遊客懂就可以了。
    C.不必什麼都比遊客懂,只要想解說的部分比他們懂就好了。
    D.介紹附近的特色、好玩的、有趣的。
    E.前一、二天把步道再走一遍,找解說定點,花一定要會認。
    F.與其三言兩語帶過幾十種植物,不如詳細解說讓人印象深刻的兩三種。
    G.總而言之,要有趣就對了。
    H.不認識的用手機拍照,記下特徵,留下電郵,再寄信回覆。
    I.提問,給紅點貼紙,累積最多的送紀念品。
    J.鳥的叫聲,介紹鳥的樣子、特性。
    K.哪一株姑婆芋的莖是野豬啃過的……
    L.介紹泰雅的習俗、傳說。
  14.花:
    A.長得不夠漂亮,服務就要好一點:冇骨消。
    B.如果你不夠漂亮,就要會穿漂亮衣服:華八仙。
    C.如果你不夠漂亮,就要會打扮、化妝:杜鵑。
    D.如果你不夠漂亮,就要多幾個集合起來:台灣何首烏。
    E.如果你不夠漂亮,就不要太挑:海芋與蒼蠅。

四、印象深刻的句子
    生命在死亡處發生:死掉的人只是身體沒有了,但是又出生了更多新的生命。不管是不是同一個身體,只要世界上還有這一種身體,生命就沒有結束。

五、讀後心得
  1.解說的核心是有趣:作為一個解說員,努力充實自己的生態資材,再用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才能完成一場精采的生態解說。因為幽默是最高階的溝通方式啊!
  2.花招百出的解說策略:有趣的主題、活潑的口語詞彙、類推與比擬、客家山歌、編撰故事、認知反差、寫首情詩、二種比較、比劃動作、三的數字與諧音、一連串的特色、多層次的排比。這真是超級解說員才能揮灑自如的上乘武功啊!
  3.將自然景物投射在人生風景:多講自己的親身經歷、呼應最具爭議的社會議題、提供人生哲理的另類解答。要讓自然與人文交融連結啊!



書影

20190330源頭活水十八份:泉源社區開發史(一)/中正山步道導覽書摘


20190330源頭活水十八份:泉源社區開發史()/中正山步道導覽書摘

一、書籍資料
() 源頭活水十八份:泉源社區開發史()
  1.策畫:林再賢  作者:陳建一、王志文、呂理昌、楊志彬、游文宓
  2.出版:台北市泉源社區發展協會
  3.出版日:20121100    頁數:76
() 中正山步道導覽
  1.策畫:林再賢  作者:陳建一、林柏昌、林再賢
  2.出版:台北市泉源社區發展協會
  3.出版日:20111100    頁數:95

二、閱讀動機
    鄰居再賢兄是十八份達人,熟習在地與社區的文史掌故,不僅如此,他還長年以社區發展協會的名義申請補助、組織團隊、禮聘專家來進一步的梳爬十八份地區自然與人文的各種素材,除了運用在導覽活動,也提供第一手資料與各界人士。這二本十八份社區資料是再賢兄特意贈送的。
    學校每年舉辦的親子登山健行活動,20190316是我參加的第三次,路線是由文化國小沿著車道步行到十八份嶺頭的張公聖君廟,抽獎後再解散。過程中,我對泉州移民安溪人的張公聖君信仰產生了興趣,因此重新再閱讀這二本書,進一步的對當地書契、信仰與水道相關的文史興味盎然。

三、書籍內容
  1.這是一本描繪十八份200年來的村史,透過田野調查的耆老訪談、族譜與地契收集來解讀土地與住民的互動歷史。用意是喚起共同成長的記憶與經驗、找出自己在社區中定位與價值、對社區產生認同感、增進社區的互助與團結。十八分的特色是水圳頭、木炭窯、柑桔園、梯田。
  2.書中重要內涵:收丁口錢(傳統廟會活動捐錢機制)、水圳及梯田、氏族探究(最早是同安的陳家、其他都是安溪人)、老地名、契約、信仰與廟會活動、區域空間(頂湖、下湖)、產業發展(茶葉、柑桔、番茄、木炭、水稻)、政治時代、傳說與生活、外來人士。
  3.「十八份」地名的由來,不是十八姓或十八戶 (台北市鄉土歷史專書的說明是十八戶墾殖,每次採買物品都要先分成十八分再送去,故得名。) ,而是十八股,240年前,詹吳顏王高陳等姓氏前往此地集資合股開墾,與原住民租地開墾後將土地分成十八分,按股抽籤均分,漢人聚集成庄,故名「十八份庄」,目前的行政區為北投區「泉源里」。
  4.陳家地契:乾隆三十六年。性質為永佃契約,因為漢人不能擁有番人土地。從規約來看,契約精神是保護佃農的。我們從課本中得到歷史的骨幹,這些契約是歷史的血肉呀,有幸遍覽,往事才有生命力呀。簡易分析如下:
性質
內容
關係人
業戶:畝倫圭勒/佃戶:陳元貴。
地點
座落:磺嘴頂(現名風嘴頂、鳳嘴頂)
周界:東至崁、西至艋舺崙、南至崁、北至大水坑。
緣由
A.自己不能耕種。
B.盡問番親不能承耕。
C.招得妥佃陳元貴。
權責確認
業戶:園即照付佃人前去蓋屋墾耕掌管為業。
佃戶:出得犁頭銀150大員,即日交訖。
議約內容
A.佃人居住厝地及茶園免納大租。
B.年納大租粟8石,早冬照數足付,不得粒欠。
C.與別番無干,倘有藉端詐索滋事,業戶出頭抵當,不干佃人。
D.開埤築圳,界內地任從開築,不得阻當。其工資業佃幫理,不得刁難。
E.佃人自開圳路,即就大租內扣貼,不得一例照甲納租。
F.佃人轉卸別佃,告明業主,清完大租,外任從出兌,不得刁難。
G.今欲有憑,立給佃批一紙。
H.墾耕永遠為業,日後並無贖抵等情。
官方驗核
清賦驗訖(印章)
見證
代筆、知見、土目、業戶。
  5.吳家地契:乾隆三十六年。
性質
內容
關係人
業戶:土目發生/佃戶:吳元回四股。
地點
座落:十八份庄/鹿場埔。
周界:東至水堀溝、西至業戶埔、南至山尾崁、北至尖山返水。
議約內容
日後墾耕成業,照例一九五抽的,配納大租。(收成的15%當大租)
  6.找洗:道光四年。已經跟人拿錢,還再找買主「找洗」,再拿第二次以上的錢。
性質
內容
理不直氣不壯
此業,先年岳伯祖經賣與周到觀掌管,價敷銀足,理難找貼。
實在不得已
今因家務窮迫,伯祖墓被壞欲修,不得已托中向周到觀,找出佛銀8大員正,銀即日仝中交訖。將山埔園地、坑泉水依舊付銀主墾耕栽種,及造蓋屋,任其掌管,不敢阻當生端。
不再有第二次
自此,一找千休,日後子孫,永不敢再言找貼。
意涵
平埔族人,土地賣盡,無以維生,再找昔日買主「洗貼」。道光27年至咸豐6年之間,地權轉移,由埔漢之間變成漢人之間。
  7.十八份的信仰分成三部分,地區信仰中心為張公聖君廟;繞境祈福的有清水祖師、媽祖;祭祀公田的保安宮。還有在頂湖傳教的林永成牧師。
  8.張公聖君:百度百科的說法是:張慈觀(張自觀),南宋人,烏面。披髮仗劍,環眼怒目,赤足踏風火輪,腰纏大蛇。在福建德化練法,見五通神強取民女,駕雲鬥法,被誘入石壺洞內以柴火燻燒七晝夜,故散髮烏面。念咒請肖明、章敏師兄助站,肖明撞碰石門誤傷張慈觀,慚愧而臉紅;章敏也氣得臉色發青。後來合力制伏五通鬼,才得知為螃蟹精。羽化後鄉人及好友塑像建寺於石壺殿。十八份的張公聖君廟,耆老詹國清說是民國34年外公的親戚吳興爐從唐山請回來,綁在肩上扛回來的;耆老吳欽福說法主公是從安溪石壺寺請過來的,聽說吳香爐賣香做生意,在清朝時候請過來的。吳欽福說的版本是:法主公在石壺山修行,另一位修行人大丁要搶他的地理,把法主公抓去燒;法主公早就算到,跟他兄弟說看到東邊黑雲要來營救,後來臉才燻黑。現在骨頭還在洞穴,生活用的菜刀、石頭、枕頭都還在。法主公很靈驗。
  9.清水祖師:有一尊是落鼻祖師,又名蓬萊老祖,中法戰爭時淡水信徒抬著神尊前去打法軍,一有狀況總會事先落鼻示警,而且打勝仗了。有一次滬尾祖師公到艋舺繞境,艋舺人做了九尊一模一樣的神像,要留住祖師公;後來祖師公託夢,說鼻頭上有蒼蠅的是祖師公,才認出來請回淡水。艋舺人不服氣告官,艋舺祖師廟說落鼻祖師是他們的;滬尾人說是滬尾人供奉的,祖師廟尚未落成,暫寄艋舺的,爭吵不休,後來日本官府協調單月到艋舺祖師廟、雙月到滬尾祖師廟一直到現在。落鼻祖師遶境十八份時,曾調解黑肉伯與九華仔的糾紛,「祖師公問:要不要聽祂說,不聽庄子會出大事,聽了就沒事。」調解時大籬笆的人等很久,以為在刁難,後來祖師公的鼻子黏回去,就起駕過去了。
  10.吳家記:保生大帝祭祀公業祭田。道光13(1833),吳氏先賢114人,捐款240銀元,恐現銀雖堪生息,亦易花消,不如建業垂後,以為長久。於是買盡鳳嘴口水田帶山埔七股土地(現為北投區頂北投十八份地30筆土地) ,雇佃耕種,租金作為每年3/28大龍峒保安宮(寓意保障同安人)祭祀活動與宗親大會之用。因為吳氏祖先吳夵(紙本皆作上大下十,類似本字)一生行醫救人,未曾結婚生子,明永樂七年七月追封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其胞弟吳根之後代子孫,故組成吳家記祭祀公業,劃分六角頭,輪流擔任爐主,值年者在大帝聖誕前五日領取公銀38員以為開費之資,復另領厭爐銀(工作費)若干。從此照規承接,不得推餒。
  11.耆老林永成:福建人,民38年跟大哥到台灣,在高雄的化學工廠工作,有一天做實驗時火藥爆炸,上帝的聲音安慰他。之後離職到台中的神學院念書。畢業時很多大教會想聘用,他都不去,想走一條最辛苦的傳教的路。後來戴師母問有沒有人願意到頂湖傳福音,她說「交通不便、要爬山,什麼都沒有,沒有人喜歡。」林永成說願意。民國50幾年,村民很好客,邀請到家裡請他吃飯,但邀請他們到教堂聽道都不來。到民國70幾年,只有三、四戶信徒,建議大家下山聽禮拜(北投中和街有信義教會),頂湖教會就停止活動了。
  12.北投水道:北投自來水系統,全台第11個水道,至今仍在供水。
性質
內容
緣由
日本時代,北投溫泉區、公共浴室等溫泉產業興起,需要大量用水。
水源探查
明治43(1910)9月進行水源探查,10月在中正山下西南方發現兩處水源。進行水道布設計劃,公告水源地上方30公頃為水源涵養保安林,現今3004號區外保安林。
水道建設
1911313日開始興建,同年620日完工。水道工程經過北投公園噴水池和北投公園站前廣場。
第一水源
鳳梨宅泉,標高197.58m
第二水源
汴頭泉,標高139.03m。巴洛克建築風格。
之後新增
第三水源紗帽山湧泉、第四水源大坑溪水源。
管理維護
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

四、讀後心得
  1.我是十八份說書人,跟著親子登山活動的腳步,一路上聽我聊聊路旁的北投水道設施、張公聖君的神奇事蹟,十八份墾殖的時空背景,唉呀!這片土地與土地上的住民的故事還真有意思呀!搭配現場的傳奇故事聽起來最是過癮啊!
  2.口述歷史的資料讀起來耐人尋味,一樣的一輩子,聽到不同的人所在意的事情太有意思了。等你老了,你要如何為自己的人生畫記?我敬佩林永成牧師,在最枯脊的荒漠中撒種子,縱使種子還是無法生根繁茂。走過這一遭,盡力了,老亦無悔呀!
  3.十八份真是一塊神奇的小社區呀!有這麼多精彩的故事、信仰、生態、農產、景點和地景,其實書中還提到了大慈寺與法雨寺,也都有著動人胸臆的傳奇故事,讓人悠然神往呀!感謝林再賢兄等有志之士,用心勤力地將這些精采的鄉土底蘊翻出新意,讓眾人薰染土地的芬芳,搭建起人與土地、人與社區、人與自然的心靈連結。



封面

封底

地契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