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20180419橫山國小、鱻魚工作室參訪


20180419橫山國小、鱻魚工作室參訪

時間:2018419(星期四)09301502
地點:新北市三芝區橫山國民小學、新北市淡水區小坪頂鱻魚工作室。
主題:橫山國小、鱻魚工作室參訪
參與人員:吳美麗教授、環教團員6人。

一、橫山國小學校特色簡介/橫山國小陳志哲校長/校長室
  1.橫山國小創校於民國54年,校地0.7公頃,教職員20(博士比例21%,有3)、學生91(外地來的佔92%)、新生報到率900%(應到2位,實到18)
  2.橫山看的到海:背倚竹子火山、位居橫山熔岩台地,望向蔚藍東海。
  3.三芝特色:一廟、貝殼廟;二多、藝術家多、梯田多;三花、櫻花、睡蓮、油桐花。
  4.得獎無數:2015年特色學校特優獎、106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
 
看的到海的學校

橫山國小合照

二、海洋教育現場與教師社群/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視聽教室
1.最近幾年有機會出國觀摩海洋教育的實施,參見哈佛大學的海洋教育的教學摺頁,美國推海洋教育會舉辦工作坊,大學、研究單位與教師會一起共作。做一本摺頁是不簡單的,要經過實作後修改才列印。
2.介紹一本寄居蟹的摺頁,從牠的眼睛來看世界,從卵開始敘述。
3.個人介紹: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畢業,但海洋科系畢業不容易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英語漢聲出版社的編輯,又在基隆的小學擔任英語教師,目前在橫山國小擔任導師,從事海洋教育課程的推廣,有空時在國語日報科學版或未來少年雜誌社撰寫海洋科普文章專欄。師大科教所博士班讀了七年畢業,所辦恭喜他,因為同一屆七位同學中只有二人順利畢業。
4.海洋課程融合了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並介紹相關的學術文章和博士論文。桌上的期刊有要的人可以自己帶回去。
5.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他們有興趣的是探究式的學習,不需要都用考試的方式來評鑑,教學中要設定比他們能力高一點的目標讓他們有動力,不一定要什麼都教給孩子。最好的老師是不著痕跡地把教學內容帶給孩子,孩子沒意會到學到什麼,但已確實地學會了一些能力與知識。
6.海洋課程的用意是希望孩子上了這樣的課之後,對學習有主動性,例如上完鯊魚課之後,他會主動去找相關的書籍去看。有一些弱勢的孩子,學習動力低落,這樣的課會讓他重燃學習的欲望。
7.2009年在學術研討會提出,海洋大學有許多專門系所,可否有管道讓海洋專家與現場教師合作,設計深度的動手操作實驗?例如以流體力學的角度,證明鯊魚的異形尾拍動時,能夠產生向上抬升魚體的動力?這樣的實驗絕對可以感動學生。教授回覆說看海科館的影片就可以設計海洋教案了。此一事件讓弘善老師決定投入海洋教育的耕耘。
8.淨灘的垃圾,上面的海洋生物其實是很好的教材,可以讓學生操作很多有趣的實驗。
9.海洋教育的推廣很多都用知識性的競賽來呈現,或是四格漫畫。但只能這樣推廣嗎?
10.沒有時間:議題教學在沒有明定授課節數的狀況下,只能以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最後只能將議題化約成零碎的知識學習。
11.缺乏教材:弘善老師提供44份操作過的海洋課程教案,歡迎大家運用,相關教材也可以提供。再者,台灣的老師依賴教科書的程度相當高,要自己設計教案是很難做到的。
12.專業知能不足:海洋教育研習中,海洋專業知識是教師們最需要的需求,需要外在的支援。
13.實施內容與方式偏倚:大陸重視海洋軍事方面的議題,我們缺乏海洋法政的教案。大部分老師是用講述式的教學法,戶外參觀或運用視聽器材,動手操作的比例不到40%。而國外動手操作海洋教案是常態。
14.台灣的海洋教育定義還沒有很明顯,最近幾年國外的海洋教育都是科學教育,例如美國的海援計畫,是由研究單位推動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知識重要還是行動重要?知識應能改變態度、行動,但很難檢測。重點是:知識的呈現方式。有趣的海洋課程不但增進學生的海洋素養,還是學習的載體,以及吸引學生探究的魚鉤。
15.海洋教育與認知衝突:貝殼怎麼來的?會不會長大?為什麼海洋中許多動物都不會動?陸地有這樣的動物嗎?(珊瑚可以都不動,陸地的動物可以嗎?最高的山有大動物嗎?最深的海呢?最大的動物為什麼在海洋?)教師可以用認知衝突還讓孩來對海洋課程有興趣。
16.用類比的方式進行教學:模擬月相變化、模擬火山爆發。後者好玩,但前者較有科學意義。前者是深度類比,後者是表面類比。
17.台灣除了本位主義之外,教師還是習慣分工而比較不會合作,事實上,合作是比較難的,海洋課程需要的是跨領域專家的合作。很多學校都有貝殼館、展示空間,但是科學性的課程比較少。另外,老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不足要怎麼教?需要支援。
18.建議之後可以找林勝吉老師進行海洋課程的演講,他能提供許多的活體讓孩子們認識。
 
弘善老師分享海洋教育課程

交流與討論

弘善老師進行分享

橫山國小合照

三、鱻魚工作室參訪/陳錫欽老師/鱻魚工作室
  1.鱻魚工作室是一個紀錄環境的模型地點,年輕時(20-40)歲父親寵我,任我在各地海邊釣魚,魚最漂亮的是在被釣起的那一瞬間,最飽滿、最有生命力的一刻,想留下這份美麗。環境的變遷太快了,台灣海域約有105種鯊魚,鱻魚工作室目前完成了79種鯊魚模型。為什麼要記錄鯊魚呢?同一種鯊魚,以前長到1.5m才會繁殖下一代,現在獵捕的壓力讓母鯊80cm就性成熟了,忙著繁殖下一代。鯊魚模型紀錄了環境的變遷,讓未來的孩子知道以前台灣有過這麼大型的魚類。
  2.以矽膠來翻模,可以將誤差控制在1/10000以下,因為真的活體久了會退色、物種會面臨滅絕,但是保存了翻模,可以用模型的方式留下紀錄。
  3.一條魚有一個故事:
    A.灰鯖鮫嘴部模型,400kg,算是小的。
    B.大白鯊的牙齒,邊緣有鋸齒,這隻有2100kg
    C.綠島龍王鯛,被民宿老闆獵殺後送來這裏翻模後,目前在中研院泡福馬林。
    D.鯨鯊寶寶,當年母鯊在成功漁港被捉到,吊起來時小鯨鯊從肚子裡生出來,鯨鯊是卵胎生,海生館養了5隻都沒成功、日本福岡養了1隻,錫欽老師分到了2隻,當時的紀錄是一胎共有297隻鯨鯊寶寶。
  4.以工養料:以便宜的價錢幫學術單位製作海洋生物模型,中研院等機構也會將難得的魚類交給他翻模,目前已開的模有1000多種了。連雲港想做一個東海龍宮的計畫,將中國海域所有的魚類蒐集完整,台灣的區塊就要找錫欽老師協助。
  5.去年做公仔,接了一堆公仔的工作,做到沒時間,但還是想要做自己想做的正途,想做魚類的保存。
  6.人心的貪婪,例如國外延繩釣能釣到500m深的海域就不簡單的,台灣的技術能抓到1000m以下的海域,並引進到大陸去,更多地方的海域都受影響了。
  7.錫欽老師認識400多種草藥,每種草藥都是寶呀﹗
  8.之法校長:台灣現在都釣不到魚了,連到東引都釣不到魚了。而溪釣的每條溪也都封溪了。
 
與陳錫欽老師合照

龍王鯛模型

大白鯊的牙齒

灰鯖鮫的顎骨標本

翻模的工具

鱻魚工作室的標本與模型

進行討論與分享

陳錫欽老師製作的龍王鯛模子

四、參訪心得
  1.年幼時的個人興趣,能在不靠海的山區小學開出一朵繽紛多彩的海洋教育之花:弘善老師在海洋教育議題一路走來耕耘著海洋教育教學平台、海洋課程省思與創新,這份毅力讓人欽佩,也讓人不禁懷想著:不須妄自菲薄,一個教師是很有力量的,他能改變一些現況,帶給孩子一些些的不同,而這樣的過程就是教師的回饋與教職的意義。
  2.匯聚各領域的專家群來成就一個課程,這樣的過程是感動人的。海洋課程的專業性高,課程設計需要跨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課程的推廣需要「知識仲介者」,當我們的周遭有越多熱情的知識仲介者,教育現場就會綻放出更多五顏六色的花朵。
  3.鱻魚工作室裡面住著一個逐夢的人——陳錫欽老師。用他的雙手捏塑、調色,為台灣消失中的海洋生態留下真實身影。而陳老師本身的故事、講述的魚模型故事,比這些珍稀出色的魚模型同樣的不惶多讓。

20180426八里淨灘尋寶


20180426八里淨灘尋寶

時間:2018426(星期四)08301508
地點:蘭雅國小、八里左岸公園河灘(新北市環境教育中心前)
主題:八里淨灘。
參與人員:國語實小、幸安國小、大佳國小、百齡國小、蘭雅國小、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5部遊覽車,大約150人。

要去淨灘的前一天,隨口問了一下小子要不要去?
他說:要去,還要去撿一顆龍涎香回來。
想不到這小子還記得去年魷魚課程中的一段故事:
深海中神祕的大王魷魚眼睛像一顆排球一樣大,身長超過可達到16m長,
可是他在海中還是有更致命的天敵——抹香鯨。
抹香鯨吞下了大王魷魚,胃酸可以消化掉整隻的魷魚,
唯有圍成圓形的尖銳的二枚角質喙沒辦法處理,只能用分泌物將它包起來,
日久年深,變成抹香鯨腸胃中的一個團塊。
在某個時間嘔吐出來,團塊在海面漂流,一邊曝曬、一邊發酵,
有一天被沖上岸,呈現黑灰色,古人燃燒時會有一股特異的馨香,稱為「龍涎香」。
據說之前有一個英國小男孩在海邊散步時撿到一顆醜醜的龍涎香,
拿去拋售,價值大約新台幣26000000元呢﹗
也就是一顆龍涎香等於2.6個千萬富翁。
龍涎香是小男孩的淨灘夢,
這一天的夜裡,不知寂靜中有否出現大王魷魚與抹香鯨神秘的微笑?

一、完整的淨灘活動
  1.從海鳥胃看海洋垃圾問題/荒野解說員蕭儒遠老師
    A.09001021,以照片呈現國內外海濱、溼地環境及物種。休息10分鐘。
    B.10311134
      a.河灘物種與海龜肚子生態劇:水筆仔、招潮蟹、黑面琵鷺、高蹺鴴、東方環頸鴴。
      b.小信天翁鳥肚的垃圾。
      c.一周環保生活的對比。
      d.生活中的5R理念。
  2.濕地淨灘體驗學習/五校師生、環境教育輔導團。
    A.11341230,午餐。每位排骨便當,NT80
    B.12561435,淨灘地點在新北市環教中心(左岸公園與渡船口之間)
 
進行海灘生態劇

海龜的肚子裡

淨灘行動

什麼東西最難淨

二、潮間帶的小驚喜
  從草地踏入沙地,小子就開始追逐,
  追到了一隻動作靈巧的小沙蟹,而且自得。
  孩子淨灘,一直要踏進泥灘地,勸止說鞋襪會濕,
  孩子們卻仍然前仆後繼的往前走去、越走越遠。
  跟著走進去。呀﹗好多藍色的圓圓的小螃蟹;一邊走,一邊捉小蟹,
  牠們的動作很慢,只會稍微遁入沙中躲藏,
  捉住牠,也沒有攻擊性,是容易親近的「短指和尚蟹」。
  一手可以捕獲9隻。
 
灘與陸的交界

誰留下的痕跡

和尚蟹

施展遁沙絕技

三、遠洋捎來瓶中信
  有位百齡國小的孩子向我展示此行發現的寶物,
  一個貝殼狀的、潔白的鈣質空殼,略呈橢圓形,長約13cm
  細細去看,殼面上有明顯的成長紋和放射狀的肋紋,外緣鋸齒,
  螺旋中心附近有深褐色的條帶。
  「這是船蛸嗎?」「是的,船蛸是一種遠洋章魚,這是他的卵殼。」
  我向他借拍一張船蛸殼照片,他欣然肯允;
  再幫他與船蛸殼合照時同學們紛紛一起過來合影。
  同學告訴我,他是班級裡的科學怪人,而且平常是不拍照的……
  真高興在這次的淨灘中結識了一位樂於探索海洋的年輕研究者。
  回家查資料,得知船蛸是一種有殼的章魚,在海面附近活動,
  這個殼具有保護及產卵二種功用,以後者為主。
  母章魚產完卵之後就離開了。國立科學博物館有一位研究員有專文介紹。
  進一步比對圖像,這塊海洋珍寶應該是「諾氏船蛸」。
  把船蛸貼近耳際,大海有告訴你甚麼祕密嗎?
 
尋到寶物了
  我們家的小子淨灘時沒找到傳說中的龍涎香,
  但是看到了幸運小子發現的船蛸卵殼,跟一堆和尚蟹。
  「下次還要來嗎?」「淨灘真好玩﹗」
  「但是最好記得要穿雨鞋或帶雙拖鞋。」我在心裡這麼地自語。


準備淨灘了

在蒼茫天地間淨灘

淡水河的此岸與彼岸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20180425教育行動區同樂繪分享


20180425教育行動區同樂繪分享

時間:2018425(星期三)13301500
地點:文化國小自然教室三。
主題:同樂繪鯊魚課程。
參與人員:桃源國中群組(桃源國中、桃源國小、關渡國小、文化國小)、文化國小同事等約15位。

一、分享流程:
  1.科學繪本小旅行:介紹同樂繪群組發展歷程。
    A. 同樂繪是什麼?(指導教授淑雯老師的提點)
a.核心課程理念:多文本跨領域探究學習。課本+繪本;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動手做學習活動。
b.系統性:發展3-6年級繪本科學實作課程。目前操作過23個課程。
c.成長型社群模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閱讀與自然課程統整;導師、語文、自然、藝文老師加入;沉浸式英語計畫。
    B. 醞釀期:
      a.100101學年度。
      b.高年級自然老師共備。
      c.洪文徽老師以資深老師的角色,主動在每個星期固定的一節課共備,準備好實驗器材、相關教具提點另外三位初任自然老師須注意的地方、實驗調整的步驟、延伸使用的教材等。
      d.新手自然老師立即上手。
    C. 繪本與科學工作坊:整裝揚帆
      a. 102學年度。(第一年)
      b.指導教授:台北市立大學劉淑雯教授。
      c.工具書目:用繪本教兒童科學(華騰文化)
      d.嶄新理念:以學定教,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e.尋覓夥伴:自然領域六位教師。
      f.試作課程:小種子、可可冰、卡夫卡變蟲記、六隻鳥之歌。
      g.抒寫文章:「結合繪本和課本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經驗之初探」。
      h.參加比賽:2014全國創意教學KDP國際認證獎,以「繪本與科學一起來玩」方案。
    D. 繪本與科學工作坊:呼朋引伴
      a. 103學年度。(第二年)
      b.課程地圖:備課日進行學年度課程地圖規劃討論。
      c.新舊課程:水漥哪去了、軟趴趴的一團、在小小的池塘裡。
      d.激盪火花:自然領域研究時間修改實驗設計,追求更顯著的實驗結果與精確性。
      e.學術研討:「The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ing in connecting picture books with nature and science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Grade 5th in elementary schools」。
      f.大學講座:文徽老師在師培課程進行科學繪本課程教學演示。
      g.增能研習:「用繪本教科學工作坊教師專業增能研習」。
    E. 繪本與科學工作坊:沉潛蓄勢
      a.104學年度。(第三年)
      b.學生挑戰:在班級經營中遭遇到學生激烈而迅即的挑戰。
      c.跨校分享:日新國小、南港國小。
      d.新版課程:採用BSCS 5E教學環模式之外,還嘗試在課程中將閱讀指導與科學教育緊密結合。「繪本科學課:用繪本引導K5兒童探究科學」。「解決問題的人」、 「凝固與融化」繪本課程的嘗試。
    F. 同樂繪群組:再接再厲
      a. 105學年度。(第四年)
      b.閱讀推動師:進一步從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作。
      c.任教中年級:進行了12個單元的科學繪本課程。
      d.在地化課程:自編的單元有草莓、磁鐵課程。
      e.同樂繪群組:閱讀專家高主任、導師、美勞老師、自然老師,發展為跨校性的LINE群組。
      f.科學教育館:「2016科學教育傳播新途徑國際研討會」。
      g.動態繪本展:科學繪本書展安排共計九場的教學演示活動。
      h.上廣播電台:「精進閱讀—用繪本教科學」專訪。
      i.展望向未來:南港張齡云老師,分享STEM課程—汽車發明家。
    G. 同樂繪群組:更多可能
      a. 106學年度。(第五年)
      b.音樂老師與自然老師統整聲音與樂器單元。
      c.海洋教育議題的加入:海裡我最大、鯊魚黑幫。
      d.沉浸式英語教學計畫:自然老師與英語老師的協同教學。
      e.與國外繪本課程專家交流活動。
    H. 感恩與感動:感謝淑雯教授、高敏麗主任滿滿的熱情,讓我們心中忽明忽滅的篝火能繼續地保持溫度與明亮度。
  2.繪本,讓教學有期待:介紹中年級上學期的七個科學繪本課程。
  3.鯊魚黑幫課程演示:(李弘善老師設計)
    A.參與階段:先讓學生就他所知道的部分,畫一隻鯊魚。
B.探索階段:以魚類模型讓學生將鯊魚與其他魚類分類。
    C.解釋階段:學生經由比較,說出鯊魚與一般魚類的差異之處。
    D.精緻化階段:鯊魚黑幫簡報;鯊魚牙齒削鉛筆活動;觀察鯊魚活體。
E.評量階段:讓學生再畫一隻鯊魚。最後再介紹漢聲目擊者叢書(16)鯊魚,鼓勵學生主動閱讀相關的鯊魚書籍。
二、教學省思:
  1.文化國小開放校風、彈性處理、支持老師的環境以及服務取向的行政團隊,讓我們可以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開出同樂繪這樣的教師成長團體的花朵。特別是建民主任長期以來的鼓勵與協助,讓人點滴心頭。
  2.一開場播放文姬老師的新作「2018天下親子創意教學100:文化國小同樂繪」影片,搭配建民主任大作『不一樣的自然課 -FUN 繪本 DO科學 」』介紹文章,就堪稱將同樂繪的重點悉數呈現了。
  3.操作李弘善老師的鯊魚黑幫課程,學員參與非常熱絡。立刻就有師長詢問這些教材可以借嗎?覆以弘善老師是一位樂於分享的海洋教育知識仲介者,這些器材與簡報都是跟他借來的。會後徵得同意後將弘善老師的聯絡方式跟參與者分享,也為擴散優質海洋課程盡一點力。
三、活動照片:(感謝徐愛婷、廖勖凱老師提供)


介紹科學繪本課程

介紹教師成長團體始末及靈魂人物--文徽老師

介紹同樂繪課程

以高倍放大鏡觀察鯊魚盾鱗

小朋友的參與為課程帶來最多活力

主任進行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