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石英砂岩一部分呈鏽染的「他色」,一部分呈白色的「本色」! | 
|  | 
| 砂岩內有不規則排列的頁岩小礫! | 
|  | 
| 
頁岩小礫被濁流削起,捲入後來所沈積的砂岩內! | 
|  | 
| 頁岩在砂岩內呈不連續的分佈! | 
|  | 
| 白色的石英砂岩經氧化、渲染作用之後,形成黃色的外型! | 
採集地點在變質岩區的南勢溪新店、烏來交界的河谷!
  
|  | 
| 
在南勢溪蔚藍溪水的陪伴下,前往尋寶的過程! | 
| 
名稱:頁岩、砂岩的相遇與膠結 
分類:沈積岩-碎屑岩-砂岩。 
特徵:j黃褐色砂岩內含黑色頁岩包裹體。 
      k頁岩包裹體內有一些砂岩包裹體。 
採集時間:100年11月6日。 
採集者:楊志文。 
採集地點:南勢溪新烏交界。 
備註:2011南勢溪、烏來田野考察。 | 
| 
頁岩、砂岩的相遇與膠結 
喜歡石頭的人都很清楚:砂岩就是砂岩、頁岩就是頁岩, 
二者是涇渭分明的二種常見岩類。 
但在新店、烏來交界的南勢溪河床上, 
就採集了砂岩、頁岩混成一團的卵石。 
雖然混成一團,砂岩經鏽染之後呈現黃褐色的表色,而頁岩,仍是一派黝黑到底的本色。 
握在手中把玩,二者的差異就在手中浮現: 
黃色砂岩粒粒分明的粗糙觸感與相鄰的黑色頁岩滑膩感截然不同。 
看這種混在一起的石頭,看的是誰包裹了誰? 
我發現砂岩小礫被黑色頁岩所包圍,而整團的黑色頁岩又被更大的黃色砂岩所包裹; 
而,在未出露的地層中,未必不是砂岩再被龐大的、整層的頁岩所包夾呢! 
在主客易位的滔滔世情中,究竟誰能做得了主?或者說究竟誰是老大? 
我想這顆小石能帶來一些想法。 
從最早的侵蝕、風化、堆積開始, 
岩屑在水底成岩,砂岩、頁岩總是各聚一層。 
就在將成未成之際、將岩未岩之時, 
來了一陣恍惚, 
未成形的砂岩、頁岩被濁流削起、旋捲, 
落定時才發現已是頁岩、砂岩膠結的層序了。 
再來是造山運動的抬升,從海底到山頂, 
居高思危。 
岩層再次崩落、滾磨與碰撞, 
流水淘盡眾石,淘之而餘的就是這枚靜臥河床上的卵石! 
從容地敘說著相遇與膠結重複的旅程! 
楊志文20111120133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