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20120731敘澎湖地景



20120713敘澎湖地景 
 玄武神獸化黑石,澎湖生成千萬年。七次岩漿海進退,珊瑚泥沙夾其間。
 結晶緻密因分凝,多孔填入杏仁片。火口岩脈矗岩頸,柱狀節理列方山。

澎湖、望安,對我來說是很熟悉的地方了!
20000714第一次跟王春洋老師的望安團來澎湖、住望安小吃部、吃阿玉海鮮;
20010710第二次跟王老師的望安團來澎湖、住望安小吃部、吃阿玉煮的海鮮;
20070405又與王老師來澎湖地質考察;
我記得至少還有一次是跟王老師的家人遊望安的,從天台山搭警察的便車下山。

這次不同之處在於全家一同成行,愛婷、品澍(6歲)、品桐(4歲)與我,
全團最年輕的二個人都在我們家裡面。
從一大早的欣賞日出、坐船漫遊小島的行程、潮間帶戲水的活動、走點看廟,
一直到夜間觀星,看微亮迷濛的銀河迤邐夜空,
我們家的小子們雖然走的比較慢,但勇氣可嘉。
與家人同行,讓我出遊時不再牽腸掛肚,也有一種心靈滿足的愉悅。

同樣的行程再三重遊,我可以很有把握的指涉這些景點所要傳達出來的概念:
『活著,就是要好好的活著,且用所有的感官接觸世界。』
朝陽是那麼的近、島嶼是那麼的近、傳說是那麼的近、星辰也是那麼的近,
這句話在澎湖,特別是望安,是那麼的真實與真切!


此行四天三夜,帶著一點點學習的味道,也帶著一點點休閒的況味,
還帶著一點點的親子遊的溫馨,王老師定名為「澎湖玄武岩地景考察之旅」,
回家之後,腦海裡仍然對那些黑石頭念念不忘。
地質學的課程讓我知道台灣有三種火山岩漿所形成的地質區。
分別是:
古老岩漿形成的澎湖火山區(深綠色地質區)、
較不年輕的岩漿形成的東部火山區(深紅色地質區)、
ƒ最年輕的岩漿形成的北部火山區(淺紅色地質區)。
這一次的旅行,看的是玄武岩、聽的是玄武岩、玩的是玄武岩,
滿腦子想的也是玄武岩。
澎湖六個玄武岩地質公園當中,除了七美、吉貝二處緣吝一面,
我們總共造訪了桶盤嶼、望安、小門嶼、奎壁山等四個地質公園,
可說是一次以玄武岩岩石為中心的旅行。
且讓我以歌行吟詠,說說「玄武岩」的箇中滋味:
    『玄武神獸化黑石,澎湖生成千萬年。
七次岩漿海進退,珊瑚泥沙夾其間。
      結晶緻密因分凝,多孔填入杏仁片。
火口岩脈矗岩頸,柱狀節理列方山。』
        說明如下:
      「玄武」乃是上古神獸之名,取龜蛇纏繞之形,以黑為色;
      而澎湖是一千七百四十萬年前噴發出的黑岩漿所形成的群島(花嶼除外),
      岩漿冷凝之後岩石色澤深黑,稱為「玄武岩」。
      岩漿共噴發七次,形成七層玄武岩地層,分別是地上四層、地下三層,
地層之間為風化的沈積岩層所分隔。
      而玄武岩以岩性區分可分成四類:
      全晶質玄武岩、緻密質玄武岩、ƒ多孔質玄武岩、杏仁片玄武岩。
      澎湖玄武岩形成的地形當中,
      以火山口、岩脈、岩頸、柱狀節理、方山等地景最為特殊。
                                                        2012073110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