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泉源啟動:農村旅行領路人招募與培訓計畫的第一場活動,邀請了蟲窩自然生態工作室黃致玠(小毛)老師為我們引路,探索十八份挖圳的豐饒與奧秘、低調與喧囂。
小毛老師請我們直呼小名,不要稱呼老師;謙稱他只是一位引路人,引領我們探涉自然生態的美好而已。用好玩的事物讓孩子們勾起好奇心與真興趣,孩子是最直接的,喜不喜歡都直接表達!小毛老師樂於分享,除了五感的直觀體驗之外,還清楚傳授活動設計的理念與具體操作的注意事項,讓這一堂課應用性十足!小毛老師談興極佳,從中興大學昆蟲系畢業之後,曾在自然中心工作三年,清楚了以環境教育為核心的生態教學是畢生值得努力的方向,而後獨力摸索出一條親子自然生態教學的路徑,成立蟲窩工作室撒下一顆顆綠色小種籽、集結更多有志年輕人共同投入、在一戶戶的親子與家庭之間點燃火花。
對野外環境的關懷也是蟲窩工作室的一個重點,小毛老師在十年內帶著孩子在各處水圳水質檢測,建立環境變遷的在地資料庫。
觀察活動以引導式的問題、體驗式的感受、操作式的嘗試,讓孩子找出可能的答案,符應科學方法的歷程。愛婷就說小毛老師看似輕鬆寫意的體驗活動,其實是經過巧妙的教學設計之後才呈現出來的結果,教學功力十分深厚!
小毛老師教學活動緊湊、互動氣氛熱絡、解說題材豐富,參考美妙筆記後臚列如次:竹葉小船漂游、大花咸豐草射靶、網捉中國蜂、漢氏山葡萄種子、觀察不同種類的捕蟲網、網撈長臂溪蝦、討論水圳工法、構樹貼貼樂、試吃假人蔘葉片、閃光苔蛾漫步中、樹縫中的蟲繭與泥胡蜂泥巢、演練昆蟲網抓豆娘、尺蠖的測量姿態、中華珈蟌鼻頭佇立、黃紋三錐象鼻蟲生死掙扎、咬了一口的台灣巨山蟻、大鳳蝶的破翅人生、透翅毒蛾的繭、江某的旋轉不停、猴子排遺、人面蜘蛛的勇氣、雞肉絲菇、蟬、非洲大蝸牛的廣東住血線蟲。
以下為今日見學筆記:
竹葉小船。中國蜂花粉籃。『植物怎麽玩它比認識它更重要。』土人蔘生吃葉片。閃光苔蛾,摸它的長毛,摸起來像狗毛,紅色的腳。每年6、7、8月的夏日固定班底,以平板輔助,用照片說明。『引導你去思考,而不是直接說答案。』繭與蛹的差別在哪裡?泥壺蜂的泥巢。『扶手是觀察昆蟲的好地點。』尺蠖,肉突。中華珈蟌,伸出手指讓豆娘的腳抓一下;仰頭,讓豆娘停在鼻頭上,因為豆娘喜歡停在高處不動。咩咩咩咩咩咩.....的騷蟬。台灣巨山蟻,頭胸紅色,腹部黑黃條紋。『為什麼野生動物偽裝很厲害?因為偽裝失敗一次,生命就結束了。』摸大鳳蝶麟片,澆水,防止被蜘蛛絲黏住;停棲時露出腹部,因為後翅少一對翅脈。短腹幽蟌遇到天氣不好,不想飛,比較好抓。非洲大蝸牛,外殻甜筒狀,黏液裡有廣東住血線蟲,專一性寄生,到人體亂鑽曾造成腦膜炎。
謝謝小毛老師以引路人的姿態帶我們走入自然環境的直觀與思辨中,謝謝泉源協會以領路人的培訓帶我們涉入十八挖圳的悠閒與豐饒。這次活動真緊湊、有趣,讓我們從一般的路人升級為開心的路人。心中感謝、無比感謝!
主題:2025泉源啟動:農村旅行領路人招募與培訓計畫的第一場活動。
講師:黃致玠(小毛)老師。
講題:十八挖水圳步道生態導覽。
時間:7/19(六)15:00-17:00,2小時。
![]() |
善用平板傳遞精彩圖像 |
![]() |
丈量全世界的尺蠖幼蟲 |
![]() |
竹葉小船動手做、放水流 |
![]() |
轉轉吧!要有巧手慧心的人才能轉的動。 |
![]() |
黃紋三錐象鼻蟲的生死一線 |
![]() |
與人面蜘蛛的第一次接觸 |
![]() |
綻放如花的大花咸豐果實 |
![]() |
介紹非洲大蝸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