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尋找化石
時間: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11月14日(星期五)。
地點:文化公園。
附註:606—609,每次一個班級學生約30位。每次二節課(包含訂正月考考卷)。
一、偶然的緣起:11月5日(星期三)期中考結束的那個中午,帶著二個小孩到志明牛肉麵吃午餐。小朋友要求到文化公園玩一下,我答應了。小孩們興高采烈的玩著遊樂器材,我百無聊賴地逡巡著低矮的唭哩岸石矮牆,意外的發現了不少的沙棒化石。
二、化石的種類:
1. 辨識岩類:摸起來的觸感沙沙的,是由沙子經填充、膠結、壓密等作用而形成的砂岩,屬於沉積岩類。
2. 地層介紹:台北盆地附近的砂岩被先民切割為塊狀,因易受風化,多做為城牆、圍牆等石材使用,稱為「唭哩岸石」。主要為木山層地層,沉積時間大約在2400—2200萬年前,以陸相沉積為主。
3. 化石種類:化石可分成實體化石、生痕化石兩類,此為後者。為海洋生物在海底沙地內挖洞居住、覓食或移動的生活痕跡,由於管狀的外形,被稱為「沙棒」。此地可觀察沙棒的橫剖面、斜剖面、縱剖面三種類型。
三、調查化石數量:
1. 劃分區域:文化公園唭哩岸石矮牆有許多生痕化石,教師用三角錐做為各區域的界限,每個區域大約5-7m長度,讓學生分組尋找矮牆石材的頂面與側面各種化石的類型與數量。
2. 調查記錄:請學生將觀察到的化石登記在自然筆記上面,並統計各區及化石類型的數量。有問題的或難以辨識的可以詢問老師。
3. 師生討論:沙棒化石為海相沉積的科學證據,指示沉積位置。再者,密集的化石出現代表當時此區營養充足,海洋生物數量眾多。第三,化石在沉積岩中的數量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四、化石數量統計:(以608學生阿宇調查統計為例)
區域 類型
|
A型(橫切面)
|
B型(斜切面)
|
C型(縱切面)
|
小計
|
甲區
|
10
|
3
|
7
|
20
|
乙區
|
15
|
4
|
10
|
29
|
丙區
|
13
|
1
|
7
|
21
|
丁區
|
39
|
6
|
32
|
77
|
小計
|
77
|
14
|
56
|
(147)
|
1. 化石類型中以橫剖面77件最多,縱剖面56件次之,斜剖面14件最少。
2.
調查區域中,A區(20件)、B區(29件)、C區(21件)是一條ㄣ字型矮牆,D區(77件)是另一側口字型矮牆的一邊。為什麼相同的唭哩岸石中D區的化石特別多?我想可能的原因是教師在這一區陪著他們一起找,多一個有經驗的老手能找到更多的生痕化石。
六、
教學省思
1.
不同的班級尋找到的數量差異甚大:第一個班級找到30幾個化石,第二個班級找到50幾個化石,第三個班級找到147個化石,第四個班級找到90幾個化石。(後二個班級有要求學生繪製統計表格)
2.
學生驚訝普通的小公園居然也找得到化石,而且數量還真不少。親自觀察到的時候相當興奮。
3.
調查化石數量之前最重要的是確認學生能辨識出三種不同的化石剖面,而後才讓他們分組調查。
4.
學生也會順便詢問砂岩內其他的沉積構造,諸如燧石礫石結核(這也是海相沉積的另一項證據)、頁岩角礫包裹體(可用來指示頁岩、砂岩形成的先後時間)、砂岩上深淺不同的氧化紋等。因此這次調查化石教學活動也同時帶來多項的學習副產品。
5.
調查之後,教師詢問學生五個化石問題,答對一題可在公園玩一分鐘。讓學生在公園小玩一下。
楊志文筆於三樓201411212053
學生一邊觀察、一邊記錄化石種類與數量。 |
遇到不確定之處便相互討論。 |
外表不規則形的生痕化石。 |
呈直角轉彎的海洋生物居住或移動管壁。 |
生痕化石的管壁常被鐵離子所置換,因此較為堅硬,容易保存。 |
生痕化石的斜切面。 |
粗粒沙岩內常可發現團塊狀的燧石礫石,為海相沉積之證據。 |
外凸之生痕化石標本。 |
圓形的沙棒橫剖面化石。 |
砂岩內夾帶了一塊頁岩包裹體,表面已鏽染。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