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20230821自然初階研習班

  

暑假來到三峽國家教育研究院參加五天研習,三天是實體研習、二天是線上研習。這是第二次來國教院學習了。

92學年度,大概是200307160717,我和愛婷來到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參加「環保節能水噹噹種子教師研習班」,2天的住宿研習,細節已經模糊了。

此次來到教育研究院,建物敞亮、花木扶疏;三餐美味、菜色多變化;宿舍乾淨,原本的二人房室友沒來直接升等單人房;冷氣涼爽,教室、宿舍都讓人神清氣爽。這麼頂級的研習進修園地,擔任教職20多年,才有第二次進入教育研究院的機會,可說是難能可貴呀!

傳習苑前庭有一座「良師興國」牌坊,掛著鐸鐘一頂,金鐸上有「鐸音廣沐」額題,背面則是一個倒三角形的會徽,似字非字、似圖非圖,搜尋網路資料,才知道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前身是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那是研習會的會徽,目前研習會已經改制了,會徽的含意遂不可解。

我報名的是「第2055期國教輔導團自然科學領域輔導員初階培訓班」,涵蓋國中、國小教師,學員大約50多位。參加初階班之後,意思是後續還有進階培訓、領導人培訓,期待下回的到訪!

 

研習心得:

1.  報到要趁早:抓緊時間,提早進傳習苑研習教室,要先找一個有插座相鄰的位置,筆電才有充足電源。我想說小油、俊明跑到教室第一列坐,學習動力這麼強烈?結果是因為旁邊有插座。

2.  自備延長線:研習教室提供延長線,但是數量不大夠;有經驗的學員會自備延長線,利人兼利己;常在外面闖蕩的學員帶的是多孔插座,輕便省空間;我的筆電撐不到三小時電量,好心的鄰座跟我換座位、前方的學員跟我輪流用插座,人間處處有溫情。第三天他不跟我輪流了,因為他連夜買了一條嶄新的延長線,再也不用擔心缺電了!

3.  作業每節寫:每一節課都要記錄研習省思,包括了課程摘要、在實務上的應用與省思等欄位,研習結束一周內上傳CIRN作業繳交區。貼心的生活輔導員會叮嚀每節課記錄,就不用擔心記憶遺忘曲線的衰退速度了。

 

建議事項:

1.  國中、國小的課程與內容不同,有相關沒交集,建議國中與國小教師能夠分開舉辦研習。不然聽很多國中自然講師的分享,但未來沒有應用的可能,現在也沒有學習背景的準備,投注了學習時間但與個人的工作無關,覺得有些可惜。

2.  自然領域的範疇廣闊,建議初階研習班可以劃分主題小組,讓參加者可以直接在五天內深度討論、交流該主題,例如區分為科學展覽、戶外教學、教具製作、動手做課程、數位自然等,劃分小組主題,能讓五天的研習班精上加精,滿載而歸。

3.  五天的初階研習大多是講述方式的課程,建議可以多一些小組的交流討論,分享報告。來之前我們都已經聽了很多很多了,來之後期望能有一些引導的議題,讓大家相互激盪、彼此交流,回去後讓我們能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例如之前參與的教專研習,有許多的價值澄清討論、產出性的議題討論,學員間的互動非常多,產生的火花和感動久久不能消散!又例如之前參與的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的科普閱讀工作坊,直接就讓我們小組組員以一個特定的教學設計模式,集思廣益產出設計簡報,並且分享交流,事後並將所有組別的創作成果分享在雲端平台上,讓各校也可以實際應用這些珍貴教學資源,像這樣有目的性的研習活動,會比聽聽講師講述更有活潑性!

 

見學筆記

1.      教育政策之執行與推廣_課程與教學政策  國中陳校長

   1.介紹當前重大的教育政策,例如海洋教育、愛樹教育、防災科技等計畫。

   2.介紹政策白皮書,例如國中小國際教育白皮書等內容。

   3.實作AI課程運用LINE群組在教學上的運用。

   4.實作照片生成器在實際教學上的運用。

5.介紹調整指令以完成更精確的AI實作成效方法。

   6.省思:教育重大政策很多,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用AI生成器輔助教學,十分有趣,學生會受到吸引。運用AI生成器進行設計與活動時,應該要留意媒體識讀的基本素養與智財權的爭議。

2.      教學支持與陪伴_輔導團與地方科教中心的支持系統  國中邱老師

1.講師目前在屏東的國中任教理化,教二個班級,一週九節課。身為實際教學授課的老師才能自己操作教學實驗。這是講師的堅持--實際的教學生活。

2.輔導團業務方面甘苦談:召集學校不容易找,輔導團五人為限,長官交代事務層出不窮,若沒有教學熱忱,很容易被殘酷現實打敗。

3.非制式教育的科學教育中心:歡迎大家使用設備高級、配備完整的屏東科教中心,目前結合扶輪社計畫推展科普活動,讓更多學子受益,進行動手做科學實驗活動。

4.善用AI機器人輔助完成計畫與活動,這是科技帶來的便利性。

5.可以跟大學、高中合作,善用人力資源進行科學活動推廣,但要留意品質管制,不做危險的活動。

6.省思:可以多跟社會團體合作,以社會資源挹注教學活動,他們不會要求一大堆,也不會管核銷細目,完全信任教師,能夠將注意力放在活動本身。可以善用高中生需要學習歷程成果的動力,與高中老師合作舉辦活動,兩皆得利。在校服務的部分,從學生眼睛發亮的眼神,確認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對學生是有益的。這是身為一個科學教師的榮光。屏東縣的國教輔導員在貧乏的資源中努力開拓一片天的毅力讓人敬佩。一個輔導團五人為限、主任輔導員還要執行精進計畫、到校輔導、招募團員、舉辦研習、長官交辦事項等等,一人分飾多角,許多工作都要完成,令人敬佩呀!講師最後分享到日本參加科學攤位展的經驗,走出在地,跳出舒適圈的勇氣真不簡單。

3.      教學創新與資源運用_科博館教學資源之現況與運用  科博館黃研究員

1.科博館有160萬件收藏品、60多位研究人員,分屬不同學群,策劃相關的展覽主題。科畫博物特展,嘗試帶著學生去畫東西。科學繪圖是透過觀察,以各種視角去記錄這個世界。展現科博館收藏的多樣性、繪圖的多樣性。讓參觀者以實物或畫作為主題,坐在桌椅前進行實際的繪畫記錄。

2.從自然歷史,進行解碼或描繪。包括了地球歷史、生命歷史、人,涵蓋了地質學組岩礦學門、地質學組古生物學門、生物學組、人類學組等。

3.虎克的顯微圖譜,除了精細的圖像,還有細膩的文字描述,並表達了自己對自然之美的讚嘆。

4.科學繪圖的需要性,在於做為物種發表的鑑定,把各個細節清楚的呈現,做為植物誌編纂的基礎。

5.省思:我也可以在自然課程中讓學生嘗試著去描繪主題實物,例如貝殼、標本等的事物,接著讓學子用文字去描繪它的外在特徵與構造,最後再寫出自己的觀感與省思,與他人分享。或是與美勞老師合作,由美勞專科指導線點圖像的技巧與方法,精進繪畫的美感、構圖,呈現自然之美、科學之真。在戶外教學的活動中,可以鼓勵學生以圖像、文字、感知來呈現觀察、探究的過程,產出自己第一手的學習成果,這樣的學習設計將更有深度。畫出一個很有活力的生命的樣態!留一些時間,讓學子們可以練習光影的明暗、筆觸的、立體球形的線條,去記錄自然生命力的弧線,把時間留在有感的手作中,學習是個人的、個別的、個性的。看起來好像沒有明確而條理分明的主題,但是可以積累對自然的認識、對萬物的情意、對感官的任運。

4.      課程與教學領導_學習領導的意涵與趨勢  國中陳退休校長

1.方向對了很重要!研發創新教學方法、建立學習教材資源、提供各項教學協助。

2.學習領導是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焦點的一種領導方式,教師做為領導者,透過參與學習社群、提升領導能力、合作與對話,對於教室內班級經營與教室外學校整體產生影響。

3.教師透過學習領導的實踐,增進教師有效教學與學生有效學習,得以成為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的永續發展體。

4.態度決定人生,歷練不忘初心。

5.興趣是支持前行的動力。

6.教師領導透過積極參與、主動付出、互助合作、溝通互動、良好環境、提升領導能力,帶動學生、同儕、行政人員、家長、社區人士,影響學生學習、課程教學、同儕專業、校務發展、社區發展,產生春風化雨的正向循環系統。

7.省思:宗慶校長在科學教育、戶外教學領域深根,在付出中得到成長,在成長中自我實現,並能在教師的角色上發揮正向的影響力!找到自己的方向,堅定前行的步伐,確認自己的工作願景--揉合環境教育、海洋教育、戶外教育的自然步道教學活動。並期望能進一步的發揮課程與教學領導,以團隊共同成長、創造課堂內繽紛光華,大家一起前行,發揮更大的光和熱!

5.      課程發展與評鑑_科普課程的發展與評鑑  屏東大學林教授

1.科普是什麼?用學員喜歡、習慣的「方式」,將「科學資訊」、「傳達」給他人。

2.介紹以簡易摺紙模擬桃花心木種子飄落時的旋轉。

3.省思叮嚀:好的科學課程需不斷修正調整,對孩子來說,經歷過好玩的課程,開了眼界之後孩子會自己找有趣的活動學習。

4.好的科普活動是不上課的,讓孩子一起過來玩,自己就會發現,找出學習的認知才好玩。

5.省思:銘照老師喜歡以動手做的活動來啟發學子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開發了多樣的光學、力學、電學的課程。困擾之處在於教具要自己設計,到處去蒐集教學的素材;操作時效果很好,但活動之後也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置教具,這樣的空間對老師來說也很困難。動手做的科學活動成本是很高的,除了經費的資源,還有空間的資源、相關操作配套的資源。長年從事科普推動活動真的是要有佛心,投注巨量心力卻不容易讓外人理解呀!我們在自己學校的操作也是這樣,一大堆的材料找不到地方收納,設計了課程之後操作不難,難的是要一系列去進行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巧婦難為資源不夠。

6.      教學創新與資源運用_線上演示實驗的資源與教學創新  高中林老師

1.今天的宣安講師在前一天先發下操作的材料,再以線上的方式操作光學的實驗與解說。以玻璃來說明穿透光與反射光的各種變化,讓我們知道平面鏡與雙面鏡的教學應用。

2.教學之前先讓我們更改google的名稱,在帳號前加上編號,就可以快速知道出席者與缺席比例了。先點選管理帳號,進入個人資訊頁面/基本資訊,就可以進行名稱修改了。

3.省思:國中的理化課程難度還是有的,對比小學自然課程,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呀!線上課程的教學,真的很容易分心。教師需要設計更多互動的小實驗與小組討論,才可以讓課程更加活潑。

7.      教學支持與陪伴_線上模擬教學的實施與行動研究  國中江老師

1.逸傑老師是國中的老師,以一件得獎的教案受邀到培育班分享教學的行動研究。

2.逸傑老師先分析國小、國中各版本的浮力單元內容,以小學來說,南一版的課本活動最豐富、翰林最簡略、康軒介於二者中間。希望能讓學生以實作的方式來學習浮力。

3.接著講師讓我們使用Padlet應用程式讓我們小組進行討論,分享自己曾經做過的浮力的教學與應用。

4.省思:同樣的單元,讓國小、國中老師一起進行分享與討論,較能看出科學概念上的加深、加廣,與個別學習階段所側重的重點。彼此之間也可以相互觀摩,這樣的機會真是難得。講師也分享了多個好用的應用軟體與官方網站,讓我們可以在適當的單元過去官網撈資源應用在課程中,真棒!

8.      教學支持與陪伴_央團的支持與陪伴  國中楊老師

1. 央團112學年度新增的協作主題有食農教育、氣候變遷議題,雙語課程,科技輔助教學,學校實驗室教育體驗等。

2. 戶外教育協作方面,進行戶外探究課程設計、創藝力聯盟教師戶外探究策略研發工作、編輯出版等面向。輔導流程包括了戶外備課、產出課程、探究實作、共同議課。

3. 情境融入各協作主題方面,包括了教育漂箱、素養導向設計、真實情境的實作、閱讀理解策略、什麼是黑色光學議題設計等。

4. 科學閱讀方面,辦理科學閱讀教學推廣研習、國小自然科教科書圖形組織閱讀單及參考答案、科學閱讀單雲端架構、科學閱讀單教學公開課等。

5. 主題/跨域/彈性課程方面,開發以領綱學習重點為主的彈性課程,現場教師接收度較高,容易推廣及實施,並建構共享平台供更多教師雲端參考。

6.省思:央團的教師像八爪章魚一樣,關注的面向真廣,發展許多重要的議題,並且要製作教學包與教學回饋。令人敬佩!兩相對應,近年來本校自然領域投注精力之處為戶外教學團隊,每年有固定的主題在累積戶外教學課程,包括了野柳海岸、北部海岸、關渡水岸,貴子坑水保園區、七星山環山步道、走讀新北投、草山尋春、北投尋寶等課程,並且不斷的精進中。本校自然領域還有投入科學閱讀課程的設計與實作,以科學繪本+動手操作的模式讓學生提升學習動機,目前已經累計了三十多個課程。這幾年新課綱重新編排單元概念,我們的科學閱讀課程也要略加調整、跟上新局。期望有機會與自然領域教學專家進一步觀摩學習,持續為孩子的學習添一把火。

9.      科技融入自然領域教學之實務  國中李老師

1. 今天的講座是美惠教師,運用Lumio軟體介紹她的線上課程,期望能讓老師善用生生用平板策略,增進學生對自然科學習的興趣和效益。

2. 老師運用的互動平台,最多可以提供54位學員參與,運用隨機分組進行互動;也可以一開始請學員打上編號姓名,隨時掌握線上人數與狀況;可以運用遠端控制增加分頁,以三種模式來進行遊戲或考試,增加上課的活潑性。

3. 應用教育部因材網大數據的資料,可以判斷學生的學習階層,劃分在相對應的層級中,打造個別化的學習,讓學生創造更佳的學習成效。

4.省思:功能強大的線上互動軟體能讓更多學生參與,發表意見,並且能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增加學習的動機,滿足得到獎勵的動機。讓學生在線上學習中融入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習。善用資訊媒體的力量,包括了虛擬實境、線上科學平台、實驗室設備等模式,是AI世代的優勢與利多,能讓學生學習更為精確,打造個別化的學習契機。

10.  縣市團務發展與資源交流

1.黑熊老師分享:虹吸現象,紅墨水染色,水管做記號。管子裝滿水、三分之二水、一半水、三分之一水,看虹吸一定要裝滿水才可以運作嗎?當水在三分之二時,不管管子的水在出水口側、在入水口側、在中間時,水都會流動。當水一半時,是否會流動?還可以探討出水口與入水口相差五公分、十公分、廿公分是否流動的實驗。想證實的概念是水管不用全部充滿水,虹吸現象仍能運作。

2.東大附小老師分享:跨領域的校定課程。校園大探究帶著學生去發現校園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用平板拍照,學生陳述問題,同學點愛心去找出大家想要探究的問題,進行校園環境改善計畫。接著找出校園植物的問題,發現出樹穴太少的問題。

3.永福國小老師分享:校園動物大富翁桌遊,讓學生認識校園的各種動物,以撲克牌的模式來進行,可以融入各科的教學中使用。

4.王楹老師線上分享:國中測驗的心臟方面的題本,對生物老師來說,可以善用學習單來幫助學生釐清容易混淆的概念,以建構心臟的立體感。甚至操作豬心解剖,灌入水之後,學生可以觀察水流出來的位置,瓣膜的功用等等,非常具有真實感。

5.淑娟老師線上分享:運用跑檯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大腦的作用,再進行感官探究,分別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透過實作與實驗,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類似闖關活動。最後學生做海報製作,去思考、去呈現,再上台跟全班報告,有許多學習的成長。

6.宜蘭自然老師線上分享:發展小五學力測驗評量檢視,讓老師知道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15個單元主題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有的老師專長在生命科學,學生的表現就很不錯,但是地球科學不見得有好的表現,教師可以藉由宜蘭自然團發展的表格做為檢視,讓學生的學習能更均衡。

7.台南麗菁老師分享菜英文好自然主題,說明自己勇敢投入雙語自然的課程活動。配合雙語國家的上位政策,跨域進行課程,是要用自然教英文,還是用英文教自然?首先考慮怎麼上比較輕鬆,請教英文教師,與英文老師、級任教師組成教學小組。小組夥伴一直不斷的備課,相互消融學科本位的堅持,創造出提升學生能力的跨域雙語自然課程。

8.省思

第一位老師的分享,讓我們發現了平常在操作的實驗,從細節中也可以深入讓人雙眼發亮的探究主題,能來研習班看到各地資優老師的課程分享,真的是太棒了!

第二位老師的分享,跳脫出一般課程的結構化,讓學生主動地開展他們感興趣的課程,而不是全由老師主導。生活化的問題,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應用課程所學來投射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習產生更真實的效益。

第三位永福國小老師的分享,以一百多種常見的校園動物分成四類,讓學生一邊玩遊戲、一邊認識小動物,甚至能在過程中培養環境教育的知能,寓教於樂,潛移默化!

第四位國中生物老師的分享,善用學習單來讓學生了解心臟的構造與功能;接著進行豬心解剖的實驗,讓課程中有更真實的觀察與學習,令人敬佩!

第五位淑娟老師線上的分享,感覺好好玩的體驗活動,加入許多動態的操作活動、體驗嘗試,最後讓學生以海報、以語言進行說明與回饋,活動內容多元而繽紛,既能與真實感官相結合,又能扣合學習認知知識,真的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典範了!

第六位分享的老師是宜蘭縣的健忠老師,以跨科概念+探究能力進行學測架構檢核,符應108課綱的素養精神;第二版的表格再加上認知能力,關注的層面相較得更完整了。以簡單的檢核表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確實是簡便而清晰的方式了!

第七位分享的是台南的淑菁老師,與英語教師、級任教師組成菜英文好自然團隊,設計跨域的雙語自然課程,用活潑的遊戲來吸引孩子的興趣,並在多次的備課中,找出符應學生學習階段的重點,發揮教師協力的優勢。淑菁老師提醒我們不用糾結在英語發音不標準的地方,而是聚焦在自己教學本質學能的優勢上面,給予學生學習科學的正確觀念,這也是身為科學教師的價值所在。

 

高級住宿品質的良師園

研習要趁早一景

夜間散步的光景

良師興國牌坊

晨光中的庭園

鐸音廣沐鐸鐘

鐘中別有天地

台灣省教師研習班會徽

科學記錄的實作

在月色之下散步

圖書室的祈願

七夕的夜晚的星圖

七夕的祈願

研習班課程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