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20211123拜訪女王頭、燭台雙嶼No.142

  

入冬以來的冷氣團來了,金山區氣象預報為本日陰短暫雨,攝氏氣溫1316度。強風、低溫是這一天的基調,以及,下了一天的雨。一到野柳,迎接我們的就是北海岸冬日綿長的斜風細雨。

難得遊客稀少,今天除了我們,還看到另外三個國小班級的師生;風浪大,野柳第一區圍起封鎖線,只能站在觀景平台遠遠眺望了!不畏強風的黑鳶逆風翱翔,離我們好近!還好第二區是自由活動的,可以盡情的尋訪蕈狀岩、薑石、燭台石、蜂窩岩、豆腐岩;但是陰雨,不得不取消了拓印海膽化石的活動。這一天時間掌控的完美,1140離開野柳地質公園,1300準時前往獅頭山公園,介紹木麻黃、海檬果、石英砂岩,最後爬到頂峰以燭台雙嶼為例,說明海蝕地形演育的過程;1430準備搭車返校,1550及時到達學校。

家長的熱忱令人動容,皇冠海岸十個任務的探索,各組愛心爸媽帶著孩子們在高低起伏的岩礁之間指指點點、引導討論,又是鼓勵、又是提點、又是讚賞的,是今天整個行程最美麗的風景了。

樂於分享也是行程中的亮點,暐昌將上次海釣釣到的稚魚帶來野柳海濱放生,一路上跟我分享釣魚的樂趣與拉桿的訣竅,有的魚種要拉到第三下才能拉出水面等等,並且讓全班同學圍觀石狗公完美的偽裝與生命的韌性,雖然孩子們放生的手法比我預期還要粗魯,但他是懂得魚兒的,「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文奕是一個嫻熟的自然觀察家,與他同行,一路上有分享不完的驚喜。回程的路上隨機的與小女孩聊聊此行甚麼最難忘?她說是螃蟹。而這隻螃蟹就是文奕在野柳第二區龍頭岩附近發現的。我們以為牠是蛻殼,結果牠會橫行;我以為他是綽號白肚仔的斜紋方蟹,回來查詢資料才知道白底仔是「瘤突斜紋蟹」,而眼前的這隻小蟹是細紋方蟹還是白紋方蟹?蘭陽博物館的解說資料說「白紋方蟹和細紋方蟹不易區分,最簡單的方式是從腹部第六節與第五節長度去比較。白紋方蟹雄蟹腹部第六節約等於第五節的長度或稍短,細紋方蟹雄蟹腹部第六節較第五節長度長很多。」可惜沒有拍照腹部進行比對,也可惜我們看到的那隻是雌蟹呀!分享的喜悅是愉快的,在離開之前,我還向經過的班級老師分享了方蟹與觀察的重點,期望更多人能感受到觀察的驚喜。

物種的辨識真的是考驗科學教師的一環,以今天早上609的鳥擊事件為例。一大早,小朋友告知609班級有一隻小鳥,級任老師請我過去看看。一看,是一隻倒臥在前走廊的灰褐色的野鳥,檢視地面與透明玻璃,各有一塊藍色的漿果漬痕,研判應該是撞擊到玻璃而後掉落地面死亡。將小鳥各個角度及玻璃、地面漬痕都拍了下來,記得前幾年有一隻黃尾鴝撞到玻璃死亡,看牠尾巴有白羽,詢問專家這是「白尾鴝」嗎?專家很快就回覆說「應該是冬候鳥白腹鶇」,再用網路查詢,這隻鳥腹面胸部附近是鵝黃色絨毛,檢視之下覺得比較像是「白眉鶇」。後來找來408二位小幫手一起將白眉鶇掩埋在自然教室二的花圃內,祝牠永遠安息。思考著:需要請購猛禽貼紙貼在玻璃窗上避免再度發生的鳥擊事件嗎?

中餐借用金山遊客中心二樓露臺用餐,遊客中心有公廁、飲水機、長桌、木椅,這是個遮風避雨的友善空間。在這麼涼颯的戶外環境裡,中午看到有親子享用熱騰騰的泡麵,對照冷冰冰的簡易飯捲、麵包,真是個反差極大的享受呀!祇是,當我們準備離開之際,地面卻到處飄飛著塑膠包裝紙、餅乾塑膠袋……怎樣的公民才會在離開前留下滿地的垃圾?是因為心中裝滿了垃圾了嗎?幸好有多位同學協力清除垃圾,還給遊客中心一片清淨。畢竟環境是大家的,多一個人行動,就能多一些乾淨的未來。

這幾年帶戶外教學的風氣跟以往不能同日而語。早先是級任老師帶學生戶外教學時,希望跟科任調課,科任老師不大願意,後來教務處統一解釋:凡是戶外教學都不該向科任老師提出調課需求;到了這幾年,我在自然科任的角色上,有級任願意偕辦戶外教學我都十分歡欣,但如果我這一天帶一個班級離開學校進行戶外教學,那我另外的三節課務就要徵詢其他班級級任調課了,級任老師有權利不配合調課,這是合理的,我遇到了多位老師不願意調課,我十分尊重老師的意願。但是對我來說,戶外教學的成本越來越高了,在空曠海濱櫛風沐雨帶整天的戶外教學,還要自費聘請代課老師支應本日的校內課務。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之後,我需要更思考一下帶戶外教學的成本效益。

解方不難,有二個做法。

其一是戶外教學定為校本課程,每學期一次,時間到了就出門,那一天的課程就是戶外教學,不用分哪幾班哪幾節?哪位級任哪位科任?

其一是整天的戶外教學改成三小時內的微戶外觀察,地點以鄰近的社區就近步行前往,例如第一、二節的自然課+早自習,08001030;或是第三、四節+午休,10301330;或是第五、六節+午休,12001500。級任教師平素辛勞,微戶外觀察就不須奔波在外了,由我直接向學務處申請戶外教學,若遇到午休就申請退餐,學生自備簡易午餐;我再邀請一位熱心家長隨行。至於觀察地點,目前想到可以搭配第二單元水生家族,帶孩子們前往田心仔自行車道+大業綠地,沿途有池塘、水田等水域環境;搭配第四單元交通工具與能源,帶孩子們前往七星公園,尋訪新北投火車站、舊式火車頭與平快車車廂。

有了微戶外觀察,帶學生到戶外學習,走馬看花腳程輕,穿街走巷任遨遊,說走就走,頃刻便回,這樣就不需要調課、代課等安排了!

 

時間:20211123(星期二)08131550

地點:野柳地質公園、獅頭山公園。

主題:409皇冠海岸戶外教學。

參與人數:學生28位、家長7位、麗芳老師、志文,小計37位。

活動時程:0813文化國小,0946野柳停車場,1010體驗石區,1024觀景平台,1043野柳第一區,1058野柳步道,1110野柳第二區,1138野柳商店街,1215金山遊客中心,1300獅頭山步道,1403回程,1435上遊覽車,14351502歸納總結,1550文化國小。

 

麗芳老師是我女兒的恩師,有幸再度同行戶外教學,真是不可思議的緣會呀!以下為此行麗芳老師的回饋與回響。徵得老師同意後為個人的部落格增色!

『志文老師,曾是我的家長,近十年的緣分竟延續至今,如今何其有幸,能夠與他共譜同學年的情緣!當年志文老師以家長身份帶領當年的107親、師、生,度過美好的貴子坑自然之旅;而今日依然如往常般的引領409師生進入楊老師所建構的自然世界。

1123日正是入冬以來的第一波寒流來襲,強烈的東北季風肆虐整個北海岸。一下車,從腳底直竄而來的涼意便立刻席捲全身,即便身上已有層層發熱衣護體仍抵擋不住那無孔不入的寒意。即便如此,孩子們與家長們的參與熱烈程度未減,拉起帽子、做全防寒裝備,在楊老師熱情帶領下,開啟實地考察序幕。志文老師豐富的背景知識將當地特殊的地質景觀口若懸河般的流瀉而出,大夥兒沉醉其中,在驚嘆自然景觀的奧妙與孩子們熱烈討論氛圍中,寒意彷彿已被拋諸腦後。野柳地質公園第二區的景觀豐富,實為地理考察的寶地!孩子們盡情地穿梭其中,運用感官深刻的感受大自然所形成的美麗世界,與三年級所習得的文本相互輝映、學以致用,我想這便是現代教育主流-素養教育最佳的實踐方式吧!

下午的獅頭山之行,對於經常走坡道的我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只是一人獨行從未因腳邊的一草一木而佇足欣賞,而志文老師隨手撿拾的果實,便從植物的背景侃侃而談,扎實的自然知識從中便可窺視一二;除了習得知識之外,更佩服志文老師所展現「留心處處皆學問」的實踐真諦。再者,夫妻岩的演化史也讓我印象深刻,從海蝕溝、海蝕門、海蝕洞等多樣的岩石外觀,經歷千萬年的潮汐,每個時期呈現不同的樣貌。在廣大的天地之間,除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領悟出人類順應自然法則而行的相處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我們驚嘆大地的氣勢與厚實之際,是否能時刻提醒自己在教育崗位上努力奮發向上?

這兩年來因疫情所擾,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被限縮,更多的人屈服於病毒而將自我拘泥於方寸之地;教育現場實地探究的課程被網路畫面所取代,這樣的教育方式少了真實感,少了溫度,更少了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親密互動。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多元的體驗是我以為重要的教育信念,以此為奠基,孩子方能在更成熟的年紀發掘自我興趣進而深入探究期盼慢慢地找到人生目標。因此,志文老師一提及校外教學邀約,我便立刻答應,企盼孩子們在專業教師的引領之下,找到生命中的一點點曙光......

當天清晨撞擊在三樓609透明窗戶的白眉鶇。

白腹鶇還是白眉鶇以腹面胸部的鵝黃色絨毛判斷是白眉鶇。

408小幫手為遠來的白眉鶇舉行葬禮。

糞管狀生痕化石是海濱小動物的高級住宅。

分組討論熱烈進行的一景。

家長帶著孩子探究單面山的秘密。

熱心家長為孩子們拍下與蕈狀岩合影的一幅寫真。

全班同學在觀景平台以野柳岬為背景合照。

孩子們觀察即將放生的石狗公,所具有的良好偽裝。

小組與蕈狀岩的代表龍頭岩合影。

氧化紋奇幻的線條耐人尋味。

女王頭是野柳最負盛名的奇岩,日漸消瘦的身影令人心憂。

女王頭的節理面,下方風化劇烈、上方較少風化的原因耐人追思。

與野柳的地標合影。

在岩石海岸爬行的小動物。這是細紋方蟹還是白紋方蟹

敏銳的孩子發現了可愛的小動物。

臨別之際,與花豹岩摹品合影。

金山遊客中心的金山景點示意圖相當可愛。

家長帶著孩子們進行獅頭山地景的觀察、討論。

燭台雙峙是金山地區令人注目的焦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