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20151011如實的夢幻

20151011如實的夢幻

1971年夏天,一對學生情侶來到七星山僻遠的池邊,
午後的濃霧如夢似幻,
誰也想不到他們隨手撈起了一株來歷不明的雜草,
竟然是植物界的國寶——台灣水韭。
張惠珠、徐國士,他們的名字與台灣水韭、夢幻湖從此連在一起。

2015年秋天,我們踏上了夢幻湖步道,
20年前早聽說夢幻湖已然老化、陸化,這座七星山腰的小小堰塞湖消失在即了。
金秋十月的斜風疾雨讓人拉緊外套,
漫天雨霧是飄忽的、時間或許是抽象的、
眼前矗立的火山短暫的只能算是0.5個地質單位年代而已。

我在花師聽過張惠珠老師的植物課,
也在草山拜訪過夢幻湖乾涸的谷底,
還在課堂裡描摩過台灣水韭迷離的身世。
其實,故事不遠。



看風大
風很大,下雨的時候其實不冷,冷的是因為風寒,
風把頭髮吹飛了、把灌木的葉芽剪掉了、把植物變色葉的機制啟動了。
這是草山的東北季風,
從山凹的通道長驅直入。
我們看到:凡是長不出樹的地方風都特別大。


看山曉
登高就要望遠,遠望青山視界寬,
1.在大屯火山群山當中,七星山獨占鰲頭,1120m,只緣身在此山中;
由左至右一覽,
2.竹子山堪稱榜眼,1094m,大屯火山群北端的高山,設有重要的地對空雷達。
3.七股山標高890m,是七星山東側的寄生火山,舊名麻瘋山。
4.磺嘴山,912m,火山群排名第五,擁有最完美的火山山形、火口湖。
5.大尖後山標高885 m,磺嘴山的寄生火山,其實與磺嘴山差不多高了。
6.大尖山,879m,山形橢圓,也是寄生火山。
7.石梯嶺山,標高885m
8.竹篙山,標高830m,從北投、士林地區向北望時清晰可辨。
我們看到:凡是一顆一顆圓圓的山頭都是火山。





看水幽
1.牛奶湖,地底冒出的硫酸質溫泉水,孳生一種以硫黃為食的硫磺芝菌種,
使得湖水乳白。
2.冷水坑,古老的火山熔岩堰塞湖,為七星山、冷水坑、竹篙山之間的凹地,
被七星山熔岩流攔腰蓄水,只是後來水滿了,溢流的湖水切開湖緣(松溪)
現今成為一座小型的火山堰塞盆地,種植園藝植物。
此地有斷層經過,加上溫泉、地熱旺盛,
很長一段期間是重要的硫磺鐵採集地點。
3.夢幻湖,早先名為鴨池。
生長許多水生植物,連日的豪雨,讓湖泊短暫的重現夢幻本色。
我們看到:湖泊只是地表上短暫的水體,很快的時間或是一遇到變動便會消逝。牛奶湖還活著、夢幻湖正死亡中、冷水坑是已死亡的湖泊。這三種類型今日都在眼前。



看森線
森林線是森林生長的界線,這裡的森林通常是指針葉樹林。
1.水平的森林線:如七星山900m處是木本與草本植物的分界,走在步道上,木本區是悶熱的林蔭,草本區則豁然開朗、風吹草偃。
2.平面的森林線:七股山及擎天崗附近的二個熔岩丘南側森林成片,北側芒草(或箭竹)整面。為什麼植物群落會沿著山稜線壁壘分明?因為北側是迎風面,風勢太強,只有柔軟的草本植物能存活;南側是背風面,風的壓力小了,木本植物就能展現優勢。
3.線型的森林線:望向竹篙山,可以發現從山頂沿著山溝有數條深綠色的森林向下延伸,愈下愈寬。因為山溝就是山凹,又擋風、又蓄水,針葉樹就能掙扎地拓展範圍了。
我們看見:以柳杉為代表的針葉樹群落,正安靜而緩慢的配合著風勢、雨絲與高度環境伸展著一套與大自然協調的拳法,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



看蛇籠
鐵絲網編成箱籠,裡面放河邊撿來的鵝卵石大礫、巨礫,
擺在山溝與道路的交界處,以及山坡與道路的交界處,
透水性良好且可抵擋落石,
既排水又護坡,而且視覺效果與自然環境協調,
是國家公園兼顧景觀與安全的上選。
缺點是鐵絲易鏽,尤其地熱區酸蝕嚴重,鏽斷更新的頻率較高。
(鍍鋅低碳鋼線蛇籠)
我們看到:崩塌與沖刷是一定會有的自然平衡過程,用當地的石頭來維持當地的穩定度,也是一種人為與自然的平衡思維。



看古老蕨類
蕨類植物比開花植物古老,
前者的古老是因為不開花(不結果),蕨類以孢子繁殖;
小蕨類比真蕨類古老,
前者的古老是身型矮小,繁殖的構造是孢子囊穗而非孢子囊群。
1.過山龍,石松科蕨類植物。蔓藤性。
2.生根卷柏,卷柏科蕨類植物。蔓藤性、根支體。
3.台灣水韭,水韭科蕨類植物。沉水性水生植物。
4.雙扇蕨,雙扇蕨科蕨類植物。侏儸紀時代的孓遺植物。真蕨類。
我們看到:古老蕨類的共同特徵是身型矮小、苞子囊穗、二叉分支(植物構造上莖條、葉片或葉脈的每一次分支都是一分為二的型態)




看年輕草花
開花植物當中,單子葉植物比雙子葉植物進化。
1.大屯細辛,天南星科,早期的單子葉植物,還保留著網狀葉脈的雙子葉植物特徵,或者可視為雙子葉演化至單子葉的過渡型角色。花序避光。
2.山菊,菊科植物,雙子葉植物當中的優勢類別。秋天開花,為秋季山林點綴金光。花序向光。
我們看到:年輕的草花有的花序避光、有的花序向光,是誰來決定的?是傳播的方式決定的。



看吃蟲的草
看蟲吃草,天經地義;看草吃蟲,大呼過癮。
草為什麼吃蟲?從土裡獲得的養分不足。
大屯火山群有一種出現頻率相當高的食蟲植物——小毛氈苔。
要找它很容易,在步道旁裸露的岩石垂直岩壁上常可發現,
今日一探,我還發現他喜歡群生在潮濕、背風的小環境中。
我們可以推敲:小毛氈苔怎麼吃蟲?
1.香味誘引、
2.腺毛黏住、
3.腺毛集中包住蟲體、
4.所有葉子聯合反捲、
5.消化脢分解蟲體、
6.吸取氮素。


看地底的蟲
地底的生物是不長眼睛的,就算有眼睛也會退化。
我們看到蚯蚓爬出來了,觀察重點:
1.顏色較淺的生殖環帶,蚯蚓雌雄同體、異體生殖,受精後生殖環帶會脫落。
2.頭部在靠近生殖環帶的那一端,另一端為尾部。
3.從他爬行的方向也可判斷頭部、尾部。
4.蚯蚓對植物的貢獻包括挖洞增加土壤空氣量、蚯蚓排泄物增加土壤養分。
我們看到:小朋友好心地將步道上的蚯蚓移開,以免被遊人踩扁。


看地上的雞
我們從夢幻湖停車場→夢幻湖→七星公園岔路→冷水坑。
風狂雨斜,我獨自走回停車場取車。
意外地發現步道上有隻胖胖的鳥,長約25cm,距離我大約2步之遠,
難道是性情膽確的竹雞?這是第一次近距離觀察竹雞的經驗。
1.身軀圓胖、2.羽色灰褐、3.金黃飛行羽、4.面胸鐵灰色、
5.叫聲是雞狗乖,不過今天他只是單音鳴叫而已。
查了一下網路,才知雄雞叫雞狗乖,雌雞叫滴滴單音。
我們看到:隨後又出現一隻竹雞,是伴侶嗎?每個路過的遊人都一臉幸運地拍照留影——安靜的打獵方式。


看人間情味
1.下山的路上,順道載一位搭便車的登山客下山,
岳丈說:舉手之勞,在車上他說了多少句好話。
與人為善,神清氣爽。
2.我和愛婷是喜歡戶外健行的,可是二個孩子不愛,
提議爬山她們總是唉聲嘆氣,寧願在家。
這次跟岳丈、岳母同行,小朋友興高采烈,走在前頭。
孩子高興、長輩高興、我們也高興。
3.三代同行,開不遠的車程、走短短的步道、吹涼爽的東風,
一路聊天、一路賞景、偶然停下來吃東西,
且趁閒身未老,略敘天倫清歡,這是個簡單而無事的假日。
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夢幻般的下午的生活是如實經歷的。







筆於三樓2015101309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