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愛好石頭的夥伴組成了石緣書會,
嘗試著由地質初探走入多一點深度的石頭盛宴中。
像我們這樣業餘的石頭愛好者,
上了幾年課、維持幾年興趣,然後就遇到瓶頸了,
在沒有研究的推力之下、在沒有儀器的鑑定之下,
困惑之處愈來愈多,發現的樂趣愈來愈少,將要何以為繼?
石緣書會運作幾年了,我卻有些慚愧出席的次數少了。
01.今天吃大餐,跟張徽正老師到台大集賢館二樓吃義式料理。與會人數將近20人,見到了許多許久未見的老同學,感覺真開心。當年四處跋山涉水、採集岩礦、討論辯疑的場景還很清晰的呢!玩石頭的人胸懷豁達,見面是開心的。
03.奇特的岩柱:綠色的岩柱夾雜白色的凸鏡體,張徽正老師詢問:看材料有無顆粒?有無順向排列?心寶同學回答:綠色及白色石頭都很細緻,不是泥就是灰,凸鏡體有順向排列。我的忖度是:綠色的是火山灰,經過海水輕度的熱水換質,所以火山灰由白色變成淺綠色;白色的是石灰岩的團塊,火山活動時期剛好為海相沉積且間歇性噴發,所以雜有海洋生物遺骸,其後造山運動的壓力或剪力將石灰岩團塊推擠成順向排列。但是為何會成為岩柱外型?這就難以猜測了!
07.塔狀玄武岩:岩石表面黝黑,細看可發現許多微小的氣泡;最特別的是外型有許多環狀的凸起與凹下的構造。三峽國中的學生曾以此為研究題目榮獲科展第三名的佳績。他們的研究結論是:這是含氣泡的玄武岩,屬於中新世晚期的角板山火山活動期噴發的產物。因為玄武岩質岩漿內的氣體會往上冒,凝固成岩石之後,上部氣孔多所以構造較疏鬆;下部氣孔少所以較緻密,經過長期的差異侵蝕之後,形成凹入與凸出的外型,由於岩漿多次活動,所以外型呈現塔狀。全臺僅出露於三峽橫溪長壽山附近,目前長壽山工務所有143根、台大地質所有6根、台中科博館有2根。地質館前小公園中央有17根柱狀玄武岩,產地也是三峽,可與塔狀玄武岩參看比對二種玄武岩產狀。
09.即席測驗:不能講石灰岩,那麼,這顆石頭要如何命名?要從它的特徵去推論,其成分是甚麼?有貝殼、有珊瑚礁,以生物碎屑為主,屬於沉積岩。甚至更厲害的人可以辨識出以哪一種生物的碎屑為主。石灰岩與生物碎屑岩有一些不同,石灰岩以成分是碳酸鈣來命名,含碳酸鈣成分較多;生物碎屑岩以生物碎屑為主,還包含許多其他的小礫。
10.壺穴:裡面還有膠結磨它的材料(石英小礫)。
最後,我們到鹿鳴苑喝咖啡。寓意或許是小雅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