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20201015全國環境教育成果觀摩會——大安森林公園夜間觀察

  

    第廿屆全國環境教育成果觀摩會,這是教育部通告廿二縣市報告年度成效的場合,劃分為環境倫理、綠色能源、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四組,每個縣市代表大約四人,主辦單位並邀請四位教授指導與講評,以鼓勵賞識代替評鑑考核、以相互觀摩收見賢思齊之效。

 

    對我來說,我期待的是「夜間活動」的安排,被安排的場次是「大安森林公園夜間觀察」。這就更奇特了!臺北盆地有著許多生態豐富的場域,為什麼會挑選一個市中心、被水泥叢林包圍的都會公園,而且是拆除建物之後才開始種樹的人工環境?在這樣一個地底塞滿了磚瓦廢渣、樹長不高的公園中,會有什麼精彩生態?在這一個每天數百、數千民眾運動、散步的人聲鼎沸的公園裡,會有多少野生動物呢?

    我們這組參與的人數較少,共有14位。講師是一位年輕的兩爬專家——周老師,一派輕鬆地帶著我們探索夜色中的大安森林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中的螢火蟲活動區域很好找,別的地方都是白色路燈,請找鵝黃色路燈的地方就對了!因為膚色燈不會影響到營火蟲,但是若是LED手電筒,燈頭套上玻璃紙也是會影響營火蟲的。復育的螢火蟲以黃緣螢、黑翅螢為主,大安森林公園以前是農田,所以是讓螢火蟲回家,而不是移入。營火蟲怕水蠆、小米蝦,遇到攻擊時會分泌類似松香水的味道。近年來因為放生螯蝦,造成螢火蟲幼蟲大量減少。周老師實際撈出一尾龍紋螯蝦,牠是孤生殖的,繁殖力強。黃緣螢吃台灣原生螺類,例如圓田螺、川捲等,會分泌麻醉劑消化螺類。但為何螢火蟲不吃福壽螺?因為福壽螺肉很硬,且福壽螺遇到攻擊時分泌的黏液很多,會讓幼蟲窒息。走到了第三期復育區,有大片的野薑花,還有姑婆芋。台灣的野生龜愛吃姑婆芋,例如食蛇龜。吃有毒的植物是為了殺死體內寄生蟲。螢火蟲幼蟲也會吃有毒物質,讓自己散發臭味。」

    「大安公園原本貢德氏赤蛙最多,但今年因為肺炎疫情,碳排放少,造成冬天比較早來。穗花棋盤腳開花了。非洲大蝸牛有三種,非洲大蝸牛((殼口螺軸處白色、軟體黑褐色)、白玉蝸牛(白子化的非洲蝸牛,做為養殖食材)、虎紋非洲大蝸牛(殼口螺軸處粉紅色、軟體淺褐色或灰白色)。非洲大蝸牛的特色是殻厚,腳踩踩不爆。」

    「福壽螺,怎麼分公母?」

    「昆蟲公寓。」

    「黑框蟾蜍、斑腿樹蛙。如何分蟾蜍公母?用二個手指抓胳肢窩拉起來,會登登登叫的(說我是公的,你抱錯了)就是公蟾蜍;母的就不會叫。有時七八隻蟾蜍抱在一起,因為是體外受精,有參與就有機會繁衍後代喔!」

    2123,課程結束了。我特地跟周老師聊了一下,周老師看起來20多歲而已,但是他講的內容我在書本上都沒看過,特別是我隨口詢問蟾蜍公母的問題,周老師馬上教導捉胳肢窩來分辨,這真是聞所未聞,改天要找一隻蟾蜍來試試看。在聊天中,周老師說他原本大學是國貿相關科系,因為參與教授在大安森林公園復育螢火蟲計畫,發現自己對自然生態有濃厚興趣,因而轉職為生態講師,導覽的內容大都是自己親身觀察所見。聊了一下,轉頭時人群已經杳然,結果自己獨自一人又走錯方向,一路向南,等到發現時才再繞回北側的捷運站,今天的收穫和運動量都相當充足呀!

 

    第二天下午安排的課程是台北市特色環教分享。

  1.台北市野鳥學會推動環境教育現況,陳仕泓先生主講。「鳥是一個重要的生態指標,跟人類一樣,位於生態金字塔的頂端,是一個引導我們去關懷環境的入口。環境教育有一個非常好的入門活動——自然觀察。自然觀察永遠是最好的起點,引導孩子去看見環境中美好的一面。」

  2.台北自來水園區,江冠汝女士主講。「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是有價值。」

  3.關渡自然公園,王柔茜女士主講。「推廣濕地價值的環境教育。」

  4.內湖焚化爐,賴世陽先生主講。「一頁台北市垃圾處理歷史,垃圾山、垃圾大戰、垃圾掩埋、垃圾焚化、回收減量、垃圾不落地、強制分類(隨袋徵收)、垃圾零廢棄,揭示了人類面向未來的南鍼。」

 

    第一天的重頭戲是縣市代表報告。

  1.桃園市:環教省思為從知道、學到到做到;我們只是地球的一份子;帶著孩子看問題(例如紅火蟻、福壽螺、秋行軍蟲等)

  2.台南市:用有趣的外國參訪照片來詢問聽眾,增加互動,營造輕鬆的氣氛。

  3.高雄市:種子傳奇。

  4.新北市:2030永續發展方針,包括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169項追蹤指標。課程與SDGs的對應,在校內課程中的實踐。

  5.許哲毅教授回饋:轉化、內化、深化,將環境倫理落實到課程;關心非同類的族群;沒有環境倫理就沒有環境教育,這是環境教育的本質;深層生態學——我去做這件事,是真心對動物好。

  6.葉興誠教授回饋:氣候變遷是我們幾百年來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已經不叫氣候變遷了,而是叫做「氣候緊急應變」了,明年可能就會碰到正負2C了!氣候變遷只會越來越嚴重,國際上把這當作熱議題,之後要做國際教育的學校可以為主題。

 

    第二天還有一個重頭戲是永續城市國際論壇,邀請了荷蘭學者阿爾延.華爾滋進行遠距演講,搭配同步口譯機讓英文程度跟不上的與會者可以跟得上。

 

    永建國小演藝廳太悶熱了,於是我出去透透氣、散散步。

    金秋十月,欒樹最美。黃的、紅的、褐的、綠的,深深淺淺、恣意展露。秋天是豐收的時節!

    而我的學校有哪些種子可以運用?阿勃勒、鳳凰木、楓香、蒲葵、福木、樟、欖仁、黑板樹、茄苳、大花咸豐草。

    秋天的風涼吶!倚靠著仙跡岩,氤氳著整座山的靈毓,讓整個學園擁有綠意、生態和餘裕。我驀然發覺到演藝廳旁的植物很多都枯死了,而且是被勒死的,屍痕遍野,都是白千層。雖然白千層外表看起來仍然綠葉滿盈,但卻是此葉非彼葉!此樹非彼樹了呀!眼前的白千層已經不是白千層了,綠葉青青的是葉型較大、橢圓形的榕樹呀!繞了一圈、數了一下,校園內被雀榕纏勒死亡的有6株白千層,被正榕纏勒死亡的有1株白千層;正在纏勒、尚未勒死的有3株白千層(絞殺的有正榕2株、雀榕1)。假以時日,小計有10株白千層會遭殃。

    通常纏勒的過程是鳥類吃了榕果,將未消化完全的榕樹種子排遺到樹木上,榕樹種子在樹上發芽、生根、長葉,逐漸茁壯;當榕樹根系伸到土壤後,吸收到水份、養份後快速生長,會長的比原來樹木快速;一方面長的更高,以樹冠遮住陽光,讓原先植物光合作用變弱,逐漸衰弱;再加上榕樹根系勒緊原來樹木的莖幹,樹木最後便邁向死亡,於是榕樹便取代了原本樹木的地盤。但在永建校園中,我發現榕樹勒死白千層不用長的比白千層高,它不用等到遮蔽陽光,就能直接以根系絞死白千層了。

    有幾個思考的問題:

  1.為什麼白千層特別容易被榕屬植物纏勒?

  2.為什麼雀榕纏勒能力至少高過正榕二倍?

  3.本地的喬木有什麼秘方,讓它很少被榕屬植物纏勒?

 

大安森林公園夜間觀察

夜色中的美色

夜間觀察

在夜色中搜索

昆蟲公寓

感謝周老師精采的生態導覽

家森晉級為貴賓了

被絞殺了的白千層

左邊白千層已被絞殺、中間的正在絞殺、右邊的逃過一劫

一棵樹上卻有二種葉子

台北人用太多的水了

好漂亮的關渡濕地

關渡自然公園精彩的服務課程

台北市垃圾處理史

灰色的管子是甚麼東西?詢問環教中心臉書小編,說是「這是防落樁,主要防止土石流用的~~」但我覺得看起來像是通風管。20201119遇到永建前校長,他說確實是防落椿,用來防止表土滑落,是陳文山教授建議的。但是施作擋土牆又破壞景觀、影響馬明潭濕地(據說以前附近都是爛泥巴,馬匹陷在泥中嘶鳴,故名馬鳴潭。),所以做成大間隔的防落樁,材質為鋼管,上方是防水布。

寂寞的馬明潭溼地

閉幕表演

開幕表演

分享報告場次表

新北市的分享方案很有意思

教授講評

外國專家視訊演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