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科普閱讀工作坊台中場見學
時間:2018年11月27日(星期三)0830—1600。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樓國際會議廳。
主題: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高階研習課程/108年國民小學素養導向科普閱讀工作坊(台中場)。
參加學員:國小台中場科普閱讀推廣工作小組(苑玲教授主持,成員8位。)、報名學員109位。
台中場的科普閱讀工作坊,輪到我要負責「以IDEA模式設計STREAM課程協作教學」,這個題目讓我傷神,理論的部分我怎麼看都沒辦法將別人的想法變成自己的東西。於是跟品方老師商量,由我負責STREAM部分,大約40分鐘;品方老師負責IDEA,大約30分鐘。但是這個STREAM也是難題呀!只好一直拜託愛婷以學校團隊夥伴的角色出面幫忙說明一下STREAM的脈絡。愛婷的課程敏銳度高,剛好上周末學校的親職教育活動,愛婷先試講STREAM部分,家長們的反應很好,紛紛表示收穫很多,所以就順理成章地讓愛婷進行20分鐘的STREAM理論說明,而我進行20分鐘的動手作小活動及讀寫結合報告就好了。我的台中的心中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科普閱讀工作坊的前一天,人在宜蘭武塔,早餐後閒來無事,先試看看11根鐵釘實作活動,結果都無法堆疊,原來現在的三吋鋼釘除了頭部縮小了,釘子也變瘦了。怎麼辦?只好緊急打電話請信明老師幫我從學校工具室裡再翻出多年前留下來的鋼釘應急,勉強再整理出9組二吋鋼釘材料包,但效果還是略差了些。
品方老師提到許多老師都發展了有創意的教學,但在今天的研習中能用IDEA模式來檢核自己在活動操作上是不是有什麼步驟沒注意到?其中「評量」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品方老師還特別提醒:我們早期發展的課程中,其實早就有R了,只是現在談STREAM模式,更強調R的重要性!還提醒我讀寫結合的例子中,要記得講出搭配的自然教學單元。
愛婷站在講台前,嫻熟的教育理論,將外來的學理消化後反芻,再與近年操作過的真實課程彼此印證,這是課程專長的本事呀!
我的介紹部分過後,下午還有老師私底下向我請教教學心法,說剛剛來不及記下來呀!「故事讓科學有靈魂,操作讓教學有生命!」我也期許自己能一直將故事、操作這二件事放在每一堂課最重要的位置中。另外一句則是自我勉勵的教學信念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對生命敏感!(植物學家貝利的名言)」。能有知音的共鳴,教育的路上真是熱鬧呀!
任務完成了,剩下來的就是欣賞與聆聽了,心裡很輕鬆的!
傅宓慧老師是舞台型老師,活潑奔放、語速極快,以星空主題,培養孩子擔任小小解說員,賦予任務之後,孩子們更加投入了!
林心茹老師說,課程的學習表現就是看動詞,學習內容就是看名詞,而學習目標就是將名詞與動詞串聯起來。植物主題具有高度研究性的架構,引導孩子進行一段與生活連結的有生命的教學課程。閱讀之前,啟動背景知識,預測、確認、新發現、疑問。以30節課,確實地帶出孩子的能力,是真正的探索歷程。這是很值得學習的主題探究歷程。
下午的分組實作演練,有芳雅老師振臂一呼,共有14組學校展現分享的課程計畫。芳雅老師還善意地邀請愛婷進入團隊,盛情可感!
1550,苑玲教授進行綜合座談。叮嚀如下:
1.國中場的科普閱讀工作坊有區分教師用的教材與學生用的教材。
2.教材不限是書本,實地踏查、專家演講也是教材。
3.若是科普課程,自然是第一個進來的,之後才是閱讀教師。
4.最後的成果,要做什麼?不是各做各的,也要做一個整合。
5.開始去做,越做會越好。
6.剛開始,二個人、三個人就可以做了。從二節課、三節課慢慢地增加。誠心誠意地希望大家可以去做看看跨領域的科普閱讀課程。
最後,謝謝苑玲教授,謝謝水柔,還有台中科普的師長們,今天的活動圓滿又順暢。今天是開心的一天,用課程跟大家學習,用課程跟大家分享,真高興跟大家在一起。
照片取材自108台中場科普群組相簿
綜合座談 |
合照 |
公共資訊圖書館 |
大合照 |
講師 |
講師 |
講師 |
講師 |
講師 |
講師 |
簡報 |
簡報 |
講師 |
講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