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20151220第二次南澳南溪田野調查

20151220第二次南澳南溪田野調查

☆時間:1041220日星期日06301944
☆地點: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南溪流域。
☆名稱:2015南澳地區自然災害與防災教育之教材開發研究」。
☆參與人員:李思根老師(主講)、張志彰與芊芊、吳志明、許心寶、楊志文等6人。


☆活動流程:
時間
地點
觀察重點
備註
0559
北投家中

出門。0633錦西街。志彰車。
0913
鯖魚入口意象
南方澳沙頸岬
烏岩角卡車道入口。
0844
烏石鼻觀景台
烏石鼻海岬

0858
大坑橋
大坑橋崩塌、植生護坡

1003
澳尾橋
一組S形曲流、南溪河道
1019離開。
1022
無名溪曲流
反向坡、曲流
1036離開。
1042
那山那谷河岸
河道觀察、岩性觀察、曲流成因

1116
腱狀丘曲流()
曲流、劇場河階、流槽切割、腱狀丘
最棒的景點。1129離開。
1131
金洋國小
校園植物
午餐。1236離開。
1239
金洋公園
順斜河1246
找不到下河的路,1303離開。
1311
570K+400
新建橋梁、野溪整治
1336離開。
1353
仲岳溪河階
劇場河階、岩相觀察
1446離開。
1459
簡易便橋
取水口、巨礫
1501離開。
1512
南澳古道口
植物觀察
1528步道崩塌,折回。
1619
南澳火車站

李老師搭火車。
1944
捷運民權西路站

解散賦歸。

☆教學紀錄:
再一次又再一次拜訪南澳南溪,循著宜57縣道在覻無人跡的山區踏查,
看著車窗外的莽莽林蓁,我訝異於上一次留存的印象已杳。
大地的智識須要勤行,經歷過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的踏查、記錄、演繹,
然後,腦海中才會統整出一個概略又清晰的南澳的概念團塊。

此行的研究團隊中,
李思根老師是核心的靈魂與發動機,60年歲月的淬煉與凝華,
  用腦袋思考地學理論與實際地景的關聯與遷異,
  跟著他,學習是具體而輕易的。
志明兄是大地技師,防災工程、營建規格是他從業的專業知識,
  植物、昆蟲、蜘蛛、兩棲等生態素養超強,
  善於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精采的自然素材。
志彰兄也是獨立執業的大地技師,活力充沛,
  每當地質災害,總興致勃勃的載著李老師目擊大地變遷第一手資料,
  初識他是在北投社大植物課程,當時他擔任班代,
  興趣廣泛且能深入,長期經營自然生態社團。
心寶姐是高中地理老師,教學與理論結合,
  退休後又主動進修資訊影像的正式學程,
  研究成果的影音剪輯、簡報呈現都得靠她。
至於芊芊,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
  有個活潑的孩子,讓我們見識了鐵漢柔情的一面。






鯖魚入口意象
1.  鯖魚越捉越小:捕獵的壓力讓鯖魚提早交配、產卵,體型越來越小。
2.  鯖魚節:南方澳堪稱鯖魚的故鄉,捕撈量全台第一,一年約6萬噸。
3.  烏岩角舊礦區道路入口。
 
鯖魚意象

南方澳與龜山島

烏石鼻觀景台
1.  烏石鼻海岬:堅硬的源頭山片麻岩體伸向太平洋。
2.  蘇花公路安魂碑記:陶淵明〈神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26條性命。
3.  大理岩橫切面的變質構造:透鏡體、串腸、順向排列等。
 
雲隙光

安魂碑

烏石鼻海岬

大理岩剖面

大坑橋
1.  岌岌可危的空軍基地。
2.  崩塌地護坡與植生。
3.  植生基材:種子、黏著劑、土壤、營養物質(雞屎、太空包廢料)
4.  發現旅行團罹難處。
大坑橋崩塌

大坑橋溪

澳尾橋
1.  南澳南溪與南澳北溪流路:
A.  南澳北溪:中下游為線狀流路。
B.  南澳南溪:中下游為一連串曲流的彎形流路。
2.  一組S形大曲流:以澳尾橋為分界。


滑走坡
切割坡
河道
A
武塔曲流
武塔村
對面的馬路,河岸有消波塊。
梭狀河中洲
B
武塔北曲流
大規模堆積
蘇花改高架(墊高)道路
裂瓣狀河中洲
3.  河道觀察:南澳南溪澳尾橋下河道寬,呈現網狀流路,堆積旺盛。北側河道枯水期有裂瓣狀河中洲,並可見漣痕、流紋、淘選,可稱為堆積型河床,水流型態為片流,是老年期河流代表。另一側(南側)為兩端漸尖的梭狀河中洲。
澳尾橋南望

澳尾橋北望

武塔隧道北口

北望網流

難望梭狀河中洲

無名溪曲流
1.  順向坡與反向坡。

運動方式
落石防護網
反向坡
墜落(落石)
順向坡
地層滑動
2.  曲流頂部有一條支流(無名溪)匯入,無名溪上游開採高純度的石英礦。
無名溪曲流

順向坡

側向坡

那山那谷河岸
1.  岩石觀察。
A.  武塔片岩(Wt):以石英雲母片岩、石墨片岩、大理岩、變質燧石、綠泥石片岩、含礫變質砂岩等岩類為主。角閃岩包裹體內有不同的變質構造,包括石英脈(串腸、剪裂)、混成岩等。從地質圖圖例的說明,武塔片岩大約是二疊紀形成,以石英片岩與石英雲母片岩為主,包含了Wtc綠泥石片岩、Wtm大理岩與綠泥石片岩、Wtq變質燧石層與石英片岩等三個亞層。
B.  飯包尖山片麻岩(Fp):河床上的巨礫一定是硬的,且多是外表黃褐色、塊狀的片麻岩。從地質圖圖例的說明,得知飯包尖山片麻岩體侵入的時代為中生代晚期,成透鏡狀分布,主要為正片麻岩。
2.  河床堆積相:判斷哪些是人為的?哪些是自然的?
A.  粒徑:巨礫多是塊狀的片麻岩(飯包尖山片麻岩)。小礫、中礫多是片狀(葉理發達)的石英雲母片岩(武塔片岩)
B.  圓磨度:次圓到次角。
C.  淘選:不良。
D.  覆瓦排列:
a.不大明顯的覆瓦排列。
b.挖土機排的礫堤覆瓦相反。
3.  堤中堤:河道中的二道堤防。堤防外是河道,無法利用來農耕。二道堤防中間的地方在枯水期可利用種植農作物。但是政府要多花錢再做一道堤防,而且容易被沖垮。須考量投入這麼多金錢是否划得來?
4.  沉積構造:
A.  漣痕。
B.  滯留波:有石頭的地方水流受干擾,泥巴堆積的形狀就會不一樣。
C.  彈波:位痕。
5.  對面河岸觀察:
A.  聯合沖積扇:雙子河沖積而成的。
B.  崩積層:左邊(上游方向)的農耕區。
C.  平面型崩塌:更左邊(上游方向)的地層裸露區。
6.  曲流形成原因:
A.  山脈的構造線:地層的排列方向。當河流遇到交錯的坡腳(山腳),切不穿,所以要繞道,稱為「穿入曲流」,在山地裡面,型態改變很大。控制變因包括了二個坡腳的間距,間距越大時曲流的規模越大。
B.  岩性:地層層態(坡向、走向)與岩石質地(硬岩或軟岩)
C.  水流:流速(坡降決定流速)與流量、含沙量。水流的動能大,曲流維持的時間較短。
D.  規模:河流坡腳的頻度會影響曲流型態、曲流率。
那山那谷河岸全景

那山那谷河岸全景

人工覆瓦

聯合沖積平原

崩積層

平面型崩塌

協和褶皺

緊密褶皺

腱狀丘曲流:靠近金洋聚落的一端,河岸樹木擋住了視線。戶外教學時可考慮下游側上次有淹水的路段,空間與視野較佳。
1.  最棒的景點:曲流的攻擊坡、滑走坡,高位與低位的劇場河階,腱狀丘與河中洲,流槽切割,三角末端面等地形一覽無遺。
2.  伊沙默橋:再前行約100m可見到野溪在金洋公園附近匯入南澳南溪。
腱狀丘曲流

腱狀丘

金洋國小:在校園內多次踩到狗大便。
1.  原住民文化元素:雕像、圖壁。
2.  校園植物:可進行植物觀察與比對的教學活動。青青菜園內有芥菜與蘿蔔的種植,讓我想到蘇東坡的詩了。「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蘿蔔)生兒芥(芥菜)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菜園內植物名牌介紹的姑婆芋應為五年芋。志明植物辨識功力高深,能一眼就看出特徵來進行分類,且能用確切的語句加以說明,例如烏心石托葉的鏽色毛等。另有一種類似澤瀉的藍花【梭魚草】以及一種莎草科的三片白色苞片【白鷺芫】的植物名稱待查。
金洋國小全景

泰雅照壁

青青菜園

梭魚草

白鷺芫

金洋公園:遠遠看到有小朋友在河灘上玩,我們尋找下縋河床的路,直到產業道路的盡頭,觀察到順斜河,此處河流湍急,折回,在金洋公園獨立的小山丘旁發現一條未完成的生態步道及一小徑,皆無法到河岸。附近蚊子兇悍,是腳有白斑的白線斑蚊,揮之不去、趕之不走,最後我們放棄尋路而離開。
1.  小花蔓澤蘭:綠色之癌。志明說香澤蘭接近灌木。
2.  大花黃槐:黃花,像阿勃勒的蘇木亞科花形,果實像黃野百合的豆莢,志彰注意到偶數羽狀複葉,小葉3-4對。以「蘇木亞科、黃花、偶數羽狀複葉」等關鍵詞查尋谷歌圖片得知為大花黃槐,園藝種逸出。
3.  順斜河:河流流向與地層傾向一致的河道。
4.  菇寮:以杜英(零星紅葉)種植香菇,採收後乾燥,以乾香菇的型態賣出。老婦以背揹的竹簍搬運鮮香菇,頗有原住民古風。
5.  水保植物:揚波(馬錢科)、銀合歡(豆科)
大花黃槐

揚波

菇寮

570K+400:災害復建工程,經費2070萬元新台幣。
1.  向上游看:坡度很陡的蒐集盆、直線流路的雨蝕溝。這條野溪的坡降相當大。可觀察河道上的梳子壩、護岸、透水壩(志明說又稱做防砂壩,以前叫做攔砂壩,現在叫做防砂壩)
2.  新建橋梁:預力樑,預留鋼鍵施預力的孔洞。橋下有二根排水的大水管。
3.  向下游看:生態工法護岸、一階一階的跌水工,與主流交會處的河床有一種下面方形上面菱形的鋼筋水泥製品,與在澳花溪看到的日字形的RC基礎格框應該是同一類的防止河流下蝕的護坡設施。
4.  向對岸看:此岸是切割坡,對岸是滑走坡,並可見一層高位河階(LT) ,或稱為平坦稜,代表的是以前的水位高度。
5.  河床觀察:河床岩性一致(都是片麻岩,推測為飯包尖山片麻岩體侵入體),圓磨度不佳、淘選不良。
6.  二個山腳愈靠近,河川迂迴率愈大。
7.  野溪:又稱為荒溪,坡降很大、災害很大、上游崩塌旺盛、下游災害嚴重。
8.  有人住,才叫災害;沒人住,叫做自然平衡。
9.  防災復建新思維:
A.  坡度是更重要因素:排水系統須包含雨谷或間歇河的支流水量,因這條野溪集水盆非常陡,所以水流流速快。一條河流的沖刷能量不見得是由搜集盆的大小決定(水量),坡度是更重要的因素(流速),例如近日新店溪的河口被堆積物堵住,溪流改道,沖毀民宅的例子。
B.  重新評估安全係數:我們現在設計的攔砂壩,是以50年洪水頻率的防洪標準來施作。近年來氣候突變,已經不行了,須重新評估,提高安全係數。
C.  房屋的建築線後退:野溪連續性的潛壩已不能適應氣候的突變。否則,災害會一直發生,所以房屋的建築線要往後退,一定要評估洪水期的流量。
河岸全景

野溪整治

跌水工

梳子壩與透水壩

預力樑

仲岳溪河階
1.  菇寮:又經過一處段木香菇農場,農人正在鑽洞,準備植入菌種、封蠟。心寶建議教學內容新增香菇產業的介紹。
2.  山羊牧場:此處為南澳南溪上游最大的河階,仲岳溪是南澳南溪最大的支流。
3.  石英雲母片岩:標準的武塔片岩。
4.  河岸觀察:
A.  劇場河階:河階分成三階,第一階較高,約50m;第二、三階規模較小、高度較低。河階並不完全平坦,有幾處殘丘分布。
B.  河床堆積相:
a.  下切:沒看到底岩,屬於沖積河階。證明河流下切作用。通常河流越是上游,下切越大;越是下游,堆積為主。
b.  裂點:此處為河流由山地到緩坡的裂點,所以河床巨礫較多。一種是飯包尖山片麻岩的巨礫,另一種是武塔片岩的中礫、小礫。其中巨礫可見覆瓦。
C.  岩石觀察:石頭受壓力形成透鏡、串腸、拉長、壓扁等構造林林總總,為研究變質構造的好地點。
a.  變質砂岩:有許多不規則的透鏡體、串腸構造,表示石英脈受到很大的剪應力。石頭受到地殼深處的溫度、壓力而變形,稱為柔性變形。本來看不到,因為地殼上升、侵蝕風化的崩落後才能看到。澄清石頭形成的地點並不在這裡,而是在地殼深處,再由後期的侵蝕風化而得見。所以岩石形成與出現的位置要脫鉤,因為不在同一地點。石頭形成是一回事,石頭被看到是另一回事。
b.  片麻岩:石頭上有很大的白雲母礦物。石頭上的洞很多,可能是經過差異侵蝕,較軟的礦物風化所致。
c.  石英片岩:褶皺明顯。
d.  石墨片岩:用手指搓一搓會變黑色,表示石墨含量較高。並可見豐富的石英脈穿透體。
e.  混成岩:片麻岩內石英含量很多,可稱為石英質的混成岩。
D.  動物觀察:日本樹蛙,樹蛙科,又稱為溫泉蛙。
仲岳溪河階之南澳南溪河岸全景

黑羊

飯包尖山片麻岩

武塔片岩

蟲穴痕

流褶皺

簡易便橋
1.  向上游看:取水口、石籠。
2.  向下游看:比卡車龐大的巨礫。
3.  南澳古道的廢棄吊橋。
取水口與石籠

巨礫

南澳古道口:進入南澳古道後,步行16分鐘,遇到第一條野溪造成的土石崩塌,擔心路滑一失足成千古恨,故折回。
1.  水雞油:蕁麻科(Urticaceae)霧水葛屬(Pouzolzia)
2.  長葉腎蕨:腎蕨科(Nephrolepidaceae) 腎蕨屬(Nephrolepis)。不具耳狀突起。
3.  短柄卵果蕨: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卵果蕨屬(Phegopteris)。岩壁上的綠掛毯,基部一對羽片常縮小成耳片。
4.  粉葉蕨:為裸子蕨科粉葉蕨屬下的一個種。原產熱帶美洲,已在台灣歸化。
5.  瓦氏鳳尾蕨: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鴕鳥頭垂的五邊形複葉。
旃壇社曲流全景

南澳古道導覽圖

水雞油

短柄卵果蕨

危險崩崖

全緣卷柏

通條木

瓦氏鳳尾蕨

禁止事項

備註
1.  到水土保持局網站找尋河川整建的相關資料。
2.  Olympus TG3數位相機,價格13000元,近拍厲害。考慮選購。
3.  志明贈送一段砂頁岩互層的岩芯,頁岩的部分有發亮的夾煤層。
4.  感謝志彰細心修改南澳南溪第二次田野調查記錄文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