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20140106探索大地之心――大屯火山探索營

 [永續臺灣.環教紮根] 以國家公園為場域之環境教育教案徵選
教案設計與執行說明書
作者:楊志文徐愛婷范揚紹許育臺鄭智元
一、教學概要表
主題名稱
探索大地之心――大屯火山探索營
授課年級
國小低年級 þ中年級 þ高年級
國中 □7年級 □8年級 □9年級
高中 □10年級 □11年級 □12年級
教學時間
五日
教學場地
þ陽明山國家公園   þ其它: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關鍵字
大屯火山群  火山碎屑臺地  體驗活動
符合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1-2-4-2 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1-3-5-3 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5-2-1-2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5-3-1-2 知道經由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社會領域
2-2-1 瞭解居住地方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2-3-1 認識今昔臺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
主要領域別(科目)
˙國中小:□語文□數學□社會þ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
˙高中職,請寫下科目:
˙若是以專題進行,請寫下專題屬性:
教學內容摘要
臺北市教育局每年暑假提供有意願承辦營隊的學校部分經費,由各個小學自由決定是否舉辦活動以及自行設計教學活動,以便讓大臺北地區學童報名參加營隊。本份教案是臺北市文林國小承辦的暑期體驗學習營課程。教學團隊共有五人,文林國小教務處的註冊組長許育臺承擔這項業務,一肩挑起所有行政與報帳的瑣碎事務;具有課程設計專長的徐愛婷、鄭智元老師協助課程規劃;再由對自然教學愛好的范揚紹、楊志文老師攜手探索營教學工作,將彼此對自然的興趣投射在真實的教學現場中。
如何決定營隊主題呢?因為范揚紹、楊志文二人在北投社區大學進修了三年的地質初探學程,想驗證看看自己所學是否能轉化為教學素材?剛好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國內唯一一座火山型國家公園,擁有豐富而保育良好的地景資源與解說資料,再加上大屯火山群素來又是大臺北地區的靠山,豈有住在臺北而不識大屯火山的道理呢?由於營隊活動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戶外教學了,此次營隊增加為二天。第一次拜訪大屯火山群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爆裂口──硫磺谷、龍鳳谷、小油坑;第二次拜訪較少為人注意的北海岸火山碎屑臺地,包含熔岩流海岬──麟山鼻,以及天然紀念物的高位海蝕石門──石門洞。

整體課程活動特色包含下列四點:
1.      學習及認識火山地形、火山活動及實驗操作。
2.      戶外實地觀察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後火山活動樣態。
3.      認識火山地質與外營力風化而造成的海岸地形。
4.      探索火山區與海洋交界所形成的精彩海濱生態。

另一方面,我們也想讓學員在營隊結束後,能將一份較為完整的報告帶回去,因此朝著製作研究報告的方向去規劃課程,包含認知課程、實地踏查、資料整理三個過程,即是將火山概念室內課程,火山區戶外教學,火山研究報告製作三個環節彼此之間緊密相扣,盡量設計開放式的、探索式的、體驗式的教學活動,期望學員能對陽明山國家公園獨有的大屯火山建立起基礎概念。
    在教學當中,我們不求知識內容的廣博與深入,而是讓孩子透過整理筆記的過程深化學習內涵。最重要的是帶孩子去玩,引發對自然的敏銳度、對科學的企圖心,也讓家長明瞭我們在教什麼?

    課程規劃如下表:
日期
第一節
第二節
午休
第三節
第四節
7/18
認識
火山地形
認識
火山活動

實驗操作
陽明山國家公園影片欣賞
7/19
硫磺谷+龍鳳谷+小油坑(大屯火山群戶外教學)
7/20
戶外教學
統整
主題報告
製作

火山區
海岸地形
海濱生態
7/21
麟山鼻+石門洞(火山碎屑臺地戶外教學)
7/22
戶外教學
統整
主題報告
製作

成果發表
心得分享

    在五天的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火山環境教育為主軸的活動之後,預期成效如下:
1.      培養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      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二、教學規劃設計
先備知識與正規課程連結關係:營隊的學員以三到五年級學童為主,由於地質方面的知識較為冷僻,對孩子來說相對較為陌生,但神祕而具破壞力的火山活動又令人深受吸引,能讓學生引發興趣。本課程與國小自然六年級的「大地的奧妙」單元中的岩石、礦物有關,以及海浪雕琢地形造成地景的部分直接相關。另外,在觀察動物、植物方面也能與若干生物單元彼此連結。
第一天第一節【火山活動】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為什麼要認識火山?因為火山區盛產黃金。聽老師講一個故事。
印加帝國的故事【黃金故事】
7'
活動內容
二、介紹地球內部構造。
三、介紹板塊運動,以蘿蔔排骨湯做比喻。
四、班尼奧夫帶:七種地質作用。
五、火山的分佈。
六、火山噴發物質:氣體、液體、固體。
七、火山作用簡報。
學習單P6
學習單P6p7



學習單P8


火山作用與相關地景資源簡報
85'
綜合活動
八、有獎徵答
岩礦標本
8'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學習單。
2.火山作用與相關地景資源簡報,李思根教授自編。
參考資料
1.北投社區大學地質初探課程上課筆記。
2.普通地質學。何春蓀(1990),五南出版社。
3.臺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莊文星(1999),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一天第二節【火山地形】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討論火山與一般的山有何不同。

7'
活動內容
二、介紹大屯火山群生成背景。
三、介紹大屯火山群分布。
四、說明大屯火山活動的階段。
五、火山地形的種類。
火山地形簡報、學習單P3
學習單P3、封面
學習單P4
學習單P4P5
85'
綜合活動
六、有獎徵答
岩礦標本
8'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學習單。
2.火山地形簡報,范揚紹老師自編。
參考資料
同前一節。

第一天第三節【實驗操作】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提醒學生實驗的安全守則。並請有蠶豆症學員先離開教室。

5'
活動內容
二、礦物結晶實驗。
1.試管放入樟腦球二粒和蠟筆。
2.管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等樟腦球及蠟筆融化
3.第一支試管放入裝冰水的燒杯;第二支試管放入裝沙的燒杯;第三支試管在熱水中。
4.待三支試管冷卻。
5.比較三支試管內結晶顆粒的大小,鑲嵌生長的情形。
三、火山噴發實驗。
1.將小蘇打粉放進火山口中
2.再倒進紅墨水與
礦物結晶實驗材料:樟腦球六粒、深色蠟筆一支、玻璃試管三支、木塞三個、燒杯三個、電爐、熱水、冷水、沙、放大鏡、毛巾。







火山噴發實驗材料:小蘇打粉墨水、三角錐、托盤
73'
綜合活動
四、觀賞「臺灣的火山」影片。
臺灣的火山影片
22'
教學資源與素材
1.「臺灣的火山」影片,國立教育資料館。
參考資料
1.礦物結晶實驗網站:http://web2.nmns.edu.tw/89volcano/gu-32a.htm

第一天第四節【影片欣賞】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活動內容
一、觀賞「大屯火山群地理景觀」幻燈片並做解說。
「大屯火山群地理景觀」幻燈片
45'
綜合活動
二、探究火山的意義,在於此地為地球生命起源的環境。

5'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大屯火山群地理景觀」80張幻燈片,王春洋老師自編。
參考資料


第二天【大屯火山群戶外教學】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車上說明戶外教學安全守則與夏季氣候。

20'
活動內容
二、講說郁永河採硫故事。
三、觀察五指山層、硫磺谷噴氣孔與人工溫泉。
四、C34溫泉小漥測量溫度、酸鹼度。
五、龍鳳谷觀察熱液換質、硫氣孔、硫磺結晶、洋蔥石。
六、欣賞「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
七、小油坑測量溫度、酸鹼度,觀察爆裂口、竹子湖。
八、鞍部觀察周遭地形。
郁永河採硫碑
大字報

溫度計、石蕊試紙、廣用試紙、Ph筆。
大字報

遊客中心「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
溫度計、石蕊試紙、廣用試紙、Ph筆。
大字報
6小時
綜合活動
九、回顧戶外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書寫遊記。

2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
參考資料


第三天第一、二節【戶外教學統整與主題報告製作】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以分組競賽進行學習單討論。


活動內容
二、在陽明山地圖內找出火山位置、斷層線以及昨天的路線。
三、討論並完成郁永河採硫史事、五指山層、硫磺谷展望、龍鳳谷展望、小油坑展望等6張學習單。
四、小組集體創作大屯火山行小詩。經教師檢核後謄錄。
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圖每生一張、色筆
景點照片、雙面膠、油性筆、學習單


團體照、學習單
180'
綜合活動
五、各組成員到臺前朗讀及解說創作的小詩。

2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學習單。
2.陽明山國家公園服務簡介摺頁地圖。
參考資料


第三天第三節【火山區海岸地形】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每組二張臺灣立體地圖,引導學生觸摸著名地標。
臺灣立體地圖
10'
活動內容
二、引導學生觸摸出臺灣西部、北部、東部不同類型的火山地形。
三、說明各火山區形成的原因與關聯性。
四、以簡報說明火山區海岸的地形,做為明日戶外教學行前解說。
臺灣立體地圖



火山區海岸地形簡報
80'
綜合活動
五、有獎徵答。
岩礦標本
1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臺灣立體地圖
2.火山區海岸地形簡報,楊志文老師自編。
參考資料
1.地景保育季刊。

第三天第四節【海濱生態】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展示五種海濱植物標本讓學生觀察。
五種海濱植株標本
5'
活動內容
二、介紹海濱環境惡劣的生存環境。
三、說明海濱植物克服環境的特殊構造。
海濱生態環境簡報

五種海濱植株標本
40'
綜合活動
四、有獎徵答。
岩礦標本
5'
教學資源與素材
1.海濱生態環境簡報,范揚紹老師自編。
參考資料


第四天【火山碎屑臺地戶外教學】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在車上觀察臺北盆地與沿途地景、道路。

30'
活動內容
二、麟山鼻吸鐵沙、解說地景、生態、貝殼、石滬。
三、白沙灣遊客中心欣賞「聖山巡禮」影片。
四、老梅公園觀察昆蟲生態、爬風稜石。
五、石門洞地景觀察、貝殼介紹。
大字報、磁鐵。

「聖山巡禮」影片。

大字報。

大字報。
6小時
綜合活動
六、回顧戶外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書寫遊記。

4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聖山巡禮」影片,北觀國家風景區。
參考資料


第五天第一、二節【戶外教學統整與主題報告製作】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一、以分組競賽進行學習單討論。


活動內容
二、在學習單地圖內找出昨天的景點與路線。
三、討論並完成麟山鼻海岬、風稜石、石門洞歷史、東海潮間帶、岩壁生態系等5張學習單。
四、小組集體創作北海踏浪行小詩。經教師檢核後謄錄。
學習單P5

景點照片、雙面膠、油性筆、學習單

團體照、學習單
180'
綜合活動
五、各組成員到臺前朗讀及解說創作的小詩。

2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學習單。                 
參考資料


第五天第三、四節【成果發表與心得分享】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分鐘)
引起動機



活動內容
一、學生張貼活動花絮的照片,並寫下照片註記。
二、引導學生書寫體驗營心得。
三、學員上臺發表自己的收穫與感想。
照片、活動花絮單

學習分享單
130'
綜合活動
四、頒獎典禮:教師講評並頒發優良研究報告之獎品。
岩礦標本盒
20'
教學資源與素材
1.學習分享單
參考資料











三、




教學過程記錄與成果
()第一天課程(20110718
1.     第一節課──火山活動【楊志文】:100分鐘的時間上不完課程,還向第二節的范揚紹借了15分鐘。同時展示向友人借來的薩爾瓦多火山碎屑標本,計有:火山灰、火山礫、安山岩、阿ㄚ熔岩、火山彈、黑曜岩等,以及澎湖玄武岩、花崗岩、石英安山岩、斑狀安山岩、輝長岩、玻璃質玄武岩、蛇紋岩等本土的火山岩石標本。
2.     第二節課──火山地形【范揚紹】:范揚紹直接運用WORD檔以單槍播放簡報檔,學員在解說中有文字可以看,有圖片可以看,是不錯的方式。
3.     中午吃便當,有5位男生反應吃不夠,育臺調查後下次加飯。12301320,關燈讓學員午睡。
4.     第一節課展示四盒岩礦標本。聲明最後一天會送給研究報告優秀者,學員非常感興趣,下課時一群人圍著觀察。中午有學員反應:螢石不見了,於是我過去檢查,發現大理岩也少了一枚,補齊大理岩標本之後,將岩礦標本盒收起來。
5.     下午第一節課──實驗操作【范揚紹、楊志文】:
A.     礦物結晶:將每組三個試管縮減至二個試管,把樟腦丸、蠟筆搗碎,以隔水加熱法煮成液體,大約要花20分鐘。頻頻探看融化情形,我吸了不少人工樟腦氣味,有些反胃。操作前讓一位有蠶豆症的學員到圖書室看書,以迴避樟腦味道。再將液體分別放入熱水、冰水鍋內冷卻(另一個沙量杯,考量冷卻狀況介於二者之間,且細沙不易尋覓,故捨去),觀察冷卻速度不同所產生的礦物結晶。
B.     火山噴發:等待礦物冷卻的空檔先做火山噴發實驗,育臺為每組倒入白醋300ml、少許紅墨水,一瓶小蘇打粉,讓學員以湯匙放入蘇打粉到三角錐玻璃瓶內,模擬火山噴發情形,還細心地準備了承接液體的托盤。產生的紅色氣泡溢流出來,讓學員不亦樂乎!
a.       操作的重點在於事前的說明:當火山的岩漿庫壓力增加、溫度上升,較輕的氣體和液體就會找一個通道(裂隙)噴發出來。火山氣體的比例越高時,噴發越猛烈;火山岩漿越黏稠時,越會累積巨大能量,噴發威力越大,甚至會炸毀整個火山錐,大量的火山碎屑造成火山體周遭的火山碎屑臺地。
b.      此次實驗,藉由醋和小蘇打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當大量二氧化碳泡沫上升、衝出三角錐瓶口時,將類似火山噴發的場景。
C.     而後再以100倍放大鏡觀察礦物結晶,因為不想打破玻璃試管,觀察時以試管上方蒸汽的結晶較為清楚。礦物結晶晶瑩剔透,如水晶般纖塵不染,每組的外型、結構皆有不同,有氣泡狀、樹枝狀、鱗葉狀等等,可說是美不勝收,師生看得皆十分驚訝!小朋友一看再看,百看不厭!
D.     收拾好器材後,時間還剩下10分鐘。先看「臺灣的火山」影片,全長22分鐘,看完才下課休息。其實冠名「臺灣火山」未免口氣大了些,重點都在北部火山區的大屯火山、龜山島,尤其聚焦在硫磺谷、龍鳳谷、小油坑三個區域以及地熱區的熱液換質作用,剛好與明日戶外教學地點重疊,是一場最適切的行前解說。
6.     下午第二節課──影片欣賞:15401620。范揚紹將「大屯火山群地理景觀」80張幻燈片以投影機播放,並說明照片內容。
7.     放學時,教師一齊帶學員到校門口,等待家長接回家,少數學員自行搭公車回去。有一位家長1730才會來接,請學員至警衛室等候。教師1655離開。
8.     今天的感受:與去年相較,學員相當乖,沒有重大衝突。而且年齡層為中、高年級,學員的理解力也比較好。

()第二天課程(20100719)──大屯火山群戶外教學
1.     活動流程:學員32位、家長1位、協助人員2位。

時間
地點
活動

0849
文林國小校門口。
搭乘遊覽車出發。

0911
龍鳳谷遊客服務站。


0915
郁永河採硫碑。
解說郁永河故事。0942離開。

0944
火山邊緣。


0958
石壇路涼亭。
解說五指山層、人工溫泉、噴氣孔。1014休息5分鐘。

1028
鞍部。
解說火山地形。

1034
C34溫泉小窪。
測量溫度、酸鹼度。

1105
龍鳳谷涼亭。
解說熱液換質。1115休息10分鐘。觀察硫氣孔、硫磺結晶、洋蔥石。

1142
紗帽山路步道口。
1144上車。

1208
陽明山第二停車場。
午餐。

1330
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觀看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1353上車。

1415
小油坑。
立體模型、測量溫度、酸鹼度、觀察爆裂口、竹子湖。

1531
箭竹林觀景臺。
眺望群山。

1527
鞍部
解說鞍部。1534回程。1538回小油坑。1545上車。

1615
文林國小。
放學。
2.     等學員到齊,晚20分鐘才上遊覽車。在車上講「觀雲知天」,今天是厚層的陰天,戶外教學最棒的天氣。並且說明經過的路名,由行義路直上龍鳳谷。
3.     在龍鳳谷天氣很熱,高溫使得我們要盡量找遮蔽的涼亭休息。在龍鳳谷鞍部遇見立偉、阿佳老師帶另外一群中和安親班學員進行戶外教學,果然是系出同門,選擇的景點相同。他們由鞍部走泉源路下行。
4.     在行義路口國家公園牌拍團體照,解說附近的火山地形。龍鳳谷溫泉窪及龍鳳池前非常酷熱,包括太陽光的熱、高溫蒸汽的熱、汩汩溫泉的熱,附近又相當狹隘,有些熱的吃不消,但是讓學員測量是課程的重要部分。各組以溫度計測量,溫度為72°C。以石蕊試紙檢測,紅色不變、藍色變紅,泉質為酸性;再以廣用試紙檢測,學員判讀分別為pH4pH5pH6不等;最後以pH筆檢測已放涼的溫泉,pH2.6。後到龍鳳谷涼亭講熱液換質,休息10分鐘。某生到處亂跑,掉進蓮花池塘,長褲浸濕。
5.     在龍鳳池短暫觀察三個重點:硫磺凝華、洋蔥石、ƒ火黏土。才剛11點,學員就餓了。范揚紹建議原路折回,學員比較不累,我則認為可讓學員多走些路,印象較深。於是取道陡坡上行至紗帽山路。
6.     在陽明山遊客中心遇到地質課同學高藝嘉輪班當義工,推薦我們1330觀看新製作的「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果然非常精采。遊客中心有飲水機可裝開水。
7.     小油坑雲霧四集、風勢猛烈,海拔高度811公尺,遊客服務站有跑馬燈顯示溫度、濕度、風向、大氣壓力等資訊,方便解說氣象的變化。遊客服務站的解說志工相當主動為我們導覽,可惜學員不大專心,在服務站內到處瀏覽。
8.     在小油坑地熱區觀察被煮爛而分離出來的角閃石,學員相當熱中細看,教師催促再三才肯離開。
9.     箭竹林步道涼亭是眺望七星山爆裂口最佳角度,也是眺望群山的最佳教學點,可觀察七星山、竹子山、小觀音山、大屯山等著名火山。
10.  回程時要學員閉上眼睛,感受氣壓改變造成身體的不同感受。並鼓勵學員寫下戶外教學作文,完成者明日給老師批改,贈送岩礦標本一枚。

()第三天課程(20110720
1.     第一節課──戶外教學統整【楊志文】:帶著學員一邊黏貼照片,一邊討論問答的的題目、完成填充題的答案,讓學員在布幕上以光筆連結答案與照片的位置。范揚紹幫忙在電腦螢幕上即時顯示答案與連線,學員依序完成郁永河碑、五指山層、硫磺谷展望等學習單。以分組競賽的方式加分,學員參與相當踴躍。
2.     第二節課──主題報告製作【楊志文】:繼續完成昨天戶外教學的學習單,諸如龍鳳谷展望、小油坑展望等。
3.     在大屯火山行學習單上貼入戶外教學團體照,引導學員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創作小詩。要求如下:
A.     自定題目:取一個最貼切的小詩題目。
B.     句數限定:每首詩至少要有八句,或是十六句。每句七個字。能押韻是最好的,但是老師不要求押韻。
C.     內容限定:要有「郁永河」、「五指山層」、「硫磺谷」、「龍鳳谷」、「小油坑」等關鍵詞在詩中,還要有開頭、有結尾。
D.     團體合作:一個人做記錄,小組成員共同思考、討論,以簡短的文字回顧昨天的戶外教學,可參考學習單上的範例。
E.     教師檢核:完成小詩的組別,由組長拿給老師檢查,修改不通順之處及訂正錯別字。
F.      謄錄短詩:將修改後的短詩抄在學習單空格內,詩尾要簽署自己的姓名及寫上日期。
4.     第三節課──火山區海岸地形【楊志文】:
A.     每組發下一到二張臺灣立體地圖,引導學員觸摸臺灣西部、北部、東部不同的火山地形,分別為方山、獨立山頭及山脈的型態。
B.     以立體地圖讓學員對臺灣火山區的相對位置有所認識,並說明各火山區形成的原因與相關性。
C.     以簡報檔說明火山區海岸的地形:尤其是明天要去拜訪的麟山鼻與石門洞,更是詳細的解說其形成機制與獨特性,作為戶外教學的行前解說。
5.     第四節課──海濱生態【范揚紹】:
A.     課前準備:范揚紹準備了一套「海濱生態環境」簡報檔;今天中午休息時,我們二人開車到關渡採集植物標本。為何不到淡水?因為太遠了。但是關渡河邊會有海濱植物嗎?去了就知道。小計採集:構樹、雙花蟛麒菊、濱豇豆、蘆葦、水筆仔等植物標本。
B.     以簡報檔說明惡劣且嚴酷的海濱生態環境。
C.     以植物標本說明海濱植物克服環境的特殊構造。
6.     今天交出週二戶外教學作文者約有12位學員,比預期中踴躍。
7.     1620,帶學員到校門口放學,等待家長接回或自行搭公車返家。

()第四天課程(20100721)──火山碎屑臺地戶外教學
1.     活動流程:學員32位、家長1位、協助人員2位。

時間
地點
活動

0853
文林國小校門口。
搭乘遊覽車出發。

0948
麟山鼻公廁。
0955抵達濱海步道口。

1008
小沙灘。
吸鐵砂。1018解說海蟑螂、白水木。

1040
海濱吧臺。
解說馬鞍藤、風稜石、富貴角、菟絲子、方蟹。

1101
涼亭。
解說貝殼。1123離開。

1130
停車場。
遠眺石滬。

1144
風稜石餐廳。
觀察臺灣大蟋蟀、熊蟬、毒蛾毛蟲。

1154
觀景臺旁。
上遊覽車。

1201
白沙灣遊客中心。
觀看聖山巡禮影片。1223上車。

1238
老梅公園風剪林。
午餐。觀察狩獵蜂行為。1358爬塊狀熔岩。1409離開。

1424
石門洞。
撿貝殼。1455上車。1518三芝7-11買飲料。1532離開。

1620
文林國小。
放學。
2.     學員遲到20分鐘:據稱是昨夜習寫大屯火山戶外教學作文太晚睡,所以今天遲到讓大家等。
3.     白沙灣吸鐵砂:雖然豔陽高照,學員仍興高采烈的用磁鐵吸鐵砂。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是戶外教學的精髓所在。
4.     海蟑螂:捉了一隻海蟑螂予范揚紹解說。海蟑螂屬於節肢動物、甲殼綱、等足目、海蟑螂科。有14隻腳。
5.     躲太陽曬:解說點分別為有遮蔭的海濱吧臺、涼亭與林蔭步道,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
6.     白沙灣遊客中心:這是一個冷衙門,門可羅雀、冷冷清清。我們請服務人員播放「聖山巡禮」影片予學員觀看,主要是想吹吹冷氣調和一下身心。沒想到等開冷氣、等看影片,等了好一陣子。影片描述觀音山的自然、人文景觀,內容不痛不癢,無甚可觀。
7.     老梅風剪林:在老梅風剪林午餐,由一大片正榕群落形成,環境相當潔淨,旁邊有一處公廁,可怪的是此處風剪的方向不明顯,正午無風稍悶熱。意外地觀察到狩獵蜂拖著一尾新鮮的螽斯進入地洞,奇妙的行為讓學員嘖嘖稱奇。學員餐後揮舞木棍被教師制止,而後某生還拿起木棍揮舞,罰站五分鐘。
8.     攀爬風稜石:從木棧道到風稜石僅需五分鐘,不過落差懸殊的砂丘可是讓學員吃足苦頭,捉著一旁的植物莖葉、踩在鬆軟的砂地、陡峭的小徑,前行是相當艱辛的。卻可讓學員自發性的守望相助,拉拔年紀較小的孩子一起前往目的地。站在巨大的塊狀熔岩上,吹著涼風、眺望無限的海景,學員的表情滿滿都是值回票價的滿足感!
9.     石門洞:到達石門洞之後,遇到大漲潮,完全淹沒了潮間帶。讓學員足足撿了半小時的貝殼。大部分學員無畏曝曬,蹲在大太陽下專注的尋覓,老師則躲在海蝕石門的陰影下等待學員前來詢問貝殼名稱。
10.  缺水危機:夏日的海邊教學,行前請學員準備二瓶水,沒想到學員還是頻頻反應沒水喝了;幸好范揚紹多準備了一箱礦泉水供學員取用;沒想到還是不夠發,幸好慷慨的遊覽車司機從冰箱裡傾囊清出所有的冰水給學員才足夠。回程時讓學員到7-11便利商店買飲料,歡呼聲四起。

()第五天課程(20110722
1.     第一節課──戶外教學統整【楊志文】:帶著學員完成照片學習單,並書寫每個景點的心得。
2.     第二節課──主題報告製作【楊志文】:繼續完成昨天戶外教學的學習單,黏貼營隊活動照片六張,在北海踏浪行學習單上貼下戶外教學團體照,引導學員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創作小詩。第二次習寫時學員能做的更好,顯示出重複練習的效果。某生隻字未動,自顧自的玩著機器人玩具,教師並未強求習寫;但他無故拿取他人物品及影響他人時予以制止,最後更換座位到最後方。
3.      第三節課──成果發表【范揚紹】:學員以40分鐘書寫體驗營學習心得分享,而後范揚紹引導學員發表自己寫下的感言。育臺與我挑選二位學員資料夾的研究報告拍照存檔,並影印學員的報告、日記、感想。
4.      第四節課──心得分享【楊志文】:挑選出六位學員的優良研究報告,頒發岩礦標本盒作為獎品以為鼓勵,並說明優秀之處。學員都先挑選岩石標本盒而非礦物標本盒,我想是因為岩石標本較大塊吧!
5.      剩下20分鐘觀看備用的「太平洋火環」影片,並加以解說。
6.      1630,帶學員帶校門口放學,與學員道別。等待的過程中,與學員丟大花咸豐草果實大戰。詢問體驗營感受,學員反應相當正向,直說明年還要再來,還有人說家長要留下教師電話,以便明年報名。


 四、教學評量(學生回饋)
()學生小組創作之大屯火山行小詩
1.     給壯觀的大屯火山群
校外教學心情好,我們來到陽明山。聽郁永河說故事,五指山層歷史久。
有毒氣體硫磺谷,酸性池塘龍鳳谷。爆裂口在小油坑,快樂出門平安歸。
2.     大屯火山生態之旅
大屯火山真有趣,千奇百怪多知識。看看郁永河石碑,五指山層真古老。
硫磺谷如臭雞蛋,龍鳳谷看龍鳳泉。小油坑裡溫泉燙,快樂收穫滿行囊。
3.     大屯火山
背起包包上山去,到處都是琉璜味。上面有個大石碑,刻著郁永河故事。
看到五指山層後,下面就是硫磺谷。龍鳳谷裡量酸泉,小油坑裡撿礦石。
4.     大屯山戶外教學
大屯火山真奇妙,我們出發去探險。清朝有個郁永河,來硫磺谷採硫磺。
龍鳳谷有龍鳳池,小油坑撿角閃石。七星火山最年輕,大屯火山是老人。
5.     火山一日遊
火山營隊一日遊,郁永河碑歷史多。五指山層砂岩老,硫磺谷煮生雞蛋。
龍鳳谷多溫泉井,小油坑撿角閃石,這次郊遊很好玩,下次還要再來玩。

()學生小組創作之北海踏浪行小詩
1.     北海岸戶外教學
陽光普照天氣好,戶外教學有夠熱。麟山鼻有磁鐵砂,爬上高大風稜石。
海水侵蝕石門洞,地層上升貝殼多。東海潮間大石頭,跳呀跳呀過東海。
岩壁植物真厲害,溫差劇烈沒水喝。知識收穫滿行囊,快快樂樂回家去。
2.     北海岸一日遊
帶著快樂一顆心,我們要去海邊玩。麟山鼻海岬超硬,磁鐵穿上鐵砂衣。
我們去爬風稜石,坐在塊狀熔岩上。富貴角有雷達站,石門洞裡貝殼多。
跳石海岸真壯麗,潮池生態真豐富。岩壁植物真聰明,平安快樂回家去。
3.     給廣闊的北海岸
我們先去麟山鼻,看到壯觀風稜石。接著走到白沙灣,毛怪鐵砂吸一吸。
狩獵蜂捕食產卵,迷你貝殼石門洞。來到seven買飲料,收穫滿滿快樂歸。
4.     北海岸一日遊
麟山鼻玩磁鐵砂,小山丘爬風稜石。狩獵蜂挖巢穴住,捉螽斯給寶寶吃。
石門洞上升地層,石門洞下撿貝殼。熱到灌下四瓶水,還是覺得很好玩。
5.     探險家遊北海岸沙灘
好個炎熱大晴天,啟程出發遊海岸。白沙灣有三種砂,石英貝殼和鐵砂。
風稜石前比個YA!留個照片做紀念。海水侵蝕石門洞,迷你貝殼藏砂中。
狩獵蜂有好武功,抓蟲麻醉餵幼蟲。風吹日曬被蟲咬,勇闖北海收穫多。
()學生研究報告

五、教學反思
()營隊檢討會議                 
1.  戶外教學學員反應佳,有許多驚喜。二次的戶外教學都很不錯,在最後一天學員的心得分享之中,都說戶外教學是學員最喜愛的課程。
2.  此次規劃二個半天的課程來完成學習報告,有充足時間完成學習單及報告,時間分配比較充裕、不趕進度。
3.  第一天課程有二次的實驗操作,學習成效也很強烈,讓學員十分驚嘆。其中模擬礦物結晶的視覺效果非常好,但仍須研究在不敲破試管的情形下,完整觀察結晶的可能性。
4.  分組競賽能提昇學員的榮譽感,以及上課的專注力。室內課若學員有好的表現、舉手回答問題,教師即在小組分數上加一分,累積到最後一節課結算小組成績,成績優異的三組學員各贈送岩礦標本一枚。由於實施分組競賽,此次營隊上課的氣氛較為熱烈。
5.  此次營隊期望學員在結束之後,能帶回一份製作完成的研究報告。報告內有能涵蓋學習的重點,同時盡量減少抄寫的份量,因此嘗試以照片為學習單主題,盡量以寫下關鍵字、連連看的方式說明教學主題,最後用完整的一句話寫下對該主題的感想。為了激起學員認真習寫的動機,我們在第一天開幕式預告及展示四盒岩礦標本盒,聲稱報告優秀的學員,將得到精美的岩礦標本盒以為鼓勵,最後在成果發表上,挑選出六位學員贈送標本盒。
6.  營隊開始之前的工作會議上,老師期許這次營隊不罵學員。由於前幾期總有狀況較多的學員,管教上也多有困難,教師只能要求自己修養身心、聲色柔和;幸好此次學員較為乖巧,遇到學員違反營隊要求、不服管教時,立即由輔導員出面帶開,或是隔離座位,故此次教師們能在較為和緩的氣氛下教學。
7.  利用導覽摺頁製作學習單是個不錯的方式。我們預先拿回足夠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服務簡介摺頁,運用摺頁上的地圖製作報告封面,在封面上指導學員標畫重要的斷層線、火山體以及戶外教學路線,讓學員對大屯火山形成較全面的地理概念。
8.  運用社教機構與火山主題相關的多媒體影片,豐富教學內涵。大屯火山戶外教學當天到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欣賞嶄新的「大屯火山的故事」影片,讓學員由空拍角度及火山活動動畫認識大屯火山群;火山碎屑臺地戶外教學當天則到白沙灣遊客中心欣賞「聖山巡禮」影片,讓學員認識觀音火山的地質、自然、人文之美。在汗流浹背的戶外行程中,欣賞室內的影片不但能延伸學習觸角,也能讓學員吹吹冷氣、稍事休息。二次看影片的比較下可知:國家公園的影片、設施、服務遠勝於國家風景區。
9.  以觸摸臺灣立體地圖,讓學員認識不同型態的火山,諸如西部火山區的平頂方山型海火山,北部火山區的錐狀型獨立火山體,東部火山區的火山島弧追撞形成的山脈型火山體等等,讓學員清楚空間分布的關係,也能藉由實地觸摸,發現彼此之間的異同處。
10.   本次營隊操作式及體驗式的活動較多,以滿足學員的好奇心、真實感;在學習成效的展現上,重視語文與自然的結合,諸如讓學員分組創作戶外教學小詩、鼓勵學員回家習寫戶外教學作文等等,讓學員用自己的文字描繪自然的豐美,以及真實經歷的感想。
11.   課程的時間掌握仍須注意,例如第一天「火山活動」拖延了15分鐘才結束,第二節「火山地形」也有所拖延,直到下午才補看「大屯火山群地形景觀」幻燈片。
12.   指導學習單時,教師有時講得太快,學員緊張地詢問周遭同學如何作答。期望教師授課速度要讓所有學員都能從容寫完。
13.   需嚴禁上課時學員拿手機出來把玩的行為。
14.   營隊結束時,可考慮印製結業證書予學員誌念。
15.   教學內容能更有結構性,以適合國小學員身心發展的概念。例如火山類型可整理如下:
白岩漿
安山岩
沒噴發
一小條
侵入岩脈
萊萊鼻
一團
侵入岩漿
基隆嶼
一大團
侵入岩體
基隆山
猛烈噴發
噴一次
鐘狀火山
紗帽山
多次噴發
成層火山
七星山
黑岩漿
玄武岩
沒噴發

侵入岩脈
望安島天台山
緩慢噴發

方山
桶盤嶼
海蝕地形
柱狀節理
桶盤嶼

()教學省思
1.     由學員的心得分享中,印象最深的多是二次的戶外教學,包括火山群壯麗的景致、硫氣的薰染,以及辛苦爬上塊狀熔岩的成就感等等。得證戶外教學提供多重感官的刺激,讓學員身心都有豐盈的收穫。
2.     學員在作文的描述當中,對親身操作、體驗的活動敘寫最多,諸如:測量溫泉的酸鹼度、實驗操作的成果、觀察角閃石、吸磁鐵砂、撿迷你貝的過程等。
3.     面對炎熱的天候,戶外教學是倍加辛苦的行程,因此也讓學員體認到「水的珍貴」。
4.     口賦「探索營之歌」一首以為誌念:
工作團隊鐵三角,范氏伉儷與志文。教學庶務一把抓,課程年年來翻新。
營隊四年逝匆匆,口碑良好報名湧。大自然探索在先,遍識植物與蛇蟲。
繼之海濱生態營,北海岬灣壯麗行。今年大屯探索營,勇闖磺山熱雲騰。
赤陽暴雨渾不怕,爬上熔岩最高峰。親手實驗最好玩,就在暑期體驗營。
5.     筆者在多年之前曾參加過「八十九年度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中心體驗自然活動設計計劃」,發現環境教育很強調以真實的環境為教學的內容,並以具體的、感官的活動設計來引導出學習者的主動性,讓人感動於宇宙萬物之美,進而疼惜大自然所有美好與浪漫的生命。而陽明山獨有的而富有生命力的火山活動、火山地景、採硫史蹟、豐美生態等資源,恰好就是環境教育最佳的材料。身為國小教師,我們的使命就是設計具有開放式的、探索式的、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啟發學童的對環境的情意與態度。
6.     在多年的自然教學歷程中,我們認同自然教學還是要歸結於人文精神當中。我們認為自然觀察的第一個層面是「認知」,對眼前的事物有充分的知識性的瞭解;第二個層面是「情意」,對眼前事物的情緒反應,或是喜好厭惡,或是驚嘆認同;第三個層面是「描述」,用自己的語言去說明眼前的事物,也就是根源於客觀知識的主觀描述,從人文的角度去解釋自然,用自己的觀點去丈量世界!所以我希望孩子去為觀察主題命名,並且藉由小組討論的形式去修正觀點。舉例來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紗帽山步道可觀察到稀有的松葉蕨,能說出松葉蕨「二叉分枝」的特徵是認知層面,「好奇」是情意層面,而孩子們寫下的「千手觀音」這句描述,就代表著人文精神。
7.     最後,我們期待自然教學的效果是引領出孩子們對生命的敏感。中文系的教授希望他的學生即使是看到窗外的落葉,也要能想像到葉子與枝椏分離的心情。而我們期望:懂得自然觀察的孩子們,能透過這一系列的課程,對自然界的任一生命與無生物,都常保有一份好奇、敏銳與覺知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