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20240511『紫氣互紫龍紫微降世,白礁乘白鶴白日昇天』--奇廟保安宮

  

自然步道協會學友BEN大力推薦張躍騰老師的保安宮導覽,說是聽別人講躍騰老師很厲害,自己聽了之後確認真的很厲害,所以再三推薦。

保安宮由於地緣關係,是我常常拜訪的廟宇,閩南式樸素秀雅的建築風格,帶著低調典麗的風味,是我心目中最美傳統廟宇之一。

走入廟堂前,好的導覽老師一定是個傳神的說故事人,躍騰老師正是如此。跟著躍騰老師出沒浸淫於神奇、傳奇的另一個國度中,彷彿身處一個香煙裊裊、忠孝節義的先民信仰世界中。

 

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原名吳夲,北宋時期福建同安人,行醫濟世,後來成為醫神、地方守護神,明朝永樂皇帝敕封為「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具有大帝等級神格。是移民各地同安人的鄉土守護神。

保生大帝傳說是天上紫微星轉世,我們在鄰聖苑中可看到一棟「紫薇閣」,正是呼應此事。醫神懸壺濟世,出神入化的神技自然不僅僅救助凡夫俗子,醫神讓人津津樂道的事蹟都在鄰聖苑內以塑像、剪黏維妙維肖的具象化了!

一是神龍眼疾。神龍化身為老頭子求診,吳真人看破不說破,拿起毛筆輕輕一刷,就治好了龍神的眼翳,讓龍神炯炯有神、光明再現。

二是絲線過脈。明成祖永樂大帝的皇后得了乳疾,發皇榜懸賞良醫,吳真人化身道士前去醫治,但患部私密,只能隔簾以絲線聽聞脈息,皇帝先後用絲線纏住桌腳、貓掌測試,最後醫神治好了皇后,皇帝賜予尊號「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三是鄱陽救駕。元朝末年群雄並起,陳友諒以60萬大軍與朱元璋20萬大軍在鄱陽湖決一死戰,原本陳有諒軍占有優勢,緊要關頭保生大帝前來幫忙,以最新科技的雷射光射向陳軍,陳軍紛紛失足落海,讓朱元璋得以反敗為勝、扭轉乾坤。

四是為虎拔刺。白額猛虎吞食了老婦人,不料髮簪卡在喉嚨疼痛難當,只好前來祈求吳真人救助,吳真人要老虎承諾永不害人後,在虎口放入圓形的虎撐,幫忙拔出了要命的髮簪。從此老虎成為吳真人的保鑣兼座騎,稱為「黑虎將軍」。

 

接著由三川門進入保安宮聖殿。最早的時候是渡台的同安人隨身攜帶的一方香火袋,有人看到夜間發光,迎回家中誠心供奉;1755年蓋了最早的木頭廟,以坐東朝西寓意思念家鄉;1803(嘉慶9)重修;日據大正年間再度重新,上演了一場陳應彬、郭塔拚場故事,一左一右,各憑本事,賭上大木匠師團隊的榮譽和紅包。最後在1997年進行最後一次重修,保安宮以民間經費修廟、不更改原有結構、細膩地使用原有工法與材料施作,贏得了2003亞太傳統文化保存獎殊榮。

陳應彬、郭塔的較勁是一刀一鑿的雕琢在木作內的。第一個隱藏版的真心話在三川殿員光薛平貴跨海征東作品內,刻有「真手藝無更改  銀同郭塔敬献」字樣。

第二個隱藏版的真心話在拜殿斗拱(到ㄍㄧㄥ)的二通三瓜架構中。瓜是金瓜,甚麼是通?傳統建築中,橫向的是梁、直立的是柱,而南北向的梁叫做「通」。大木匠師留下了「好工手不補接」字樣。

第三個隱藏版的真心話在正殿重檐下的「七擒孟獲」故事,講的是三國時期孔明用木頭做的假獅子,以噴火方式贏了蠻族首領孟獲率領的獸軍,「假獅破真獅」,暗示陳應彬假師贏郭塔真師云云。

聽眾一直追問當年對場作的競賽到底是誰贏了彩金?躍騰老師只是微微一笑,「當故事來看,不要太認真!」

 

壁畫故事之美是保安宮另一個焦點。

保安宮正殿外圍的彩繪是國寶畫師潘麗水的作品,以傳統忠孝節義故事為主題。「韓信胯下受辱」講的是冷靜與勇氣;「朱仙鎮八槌大戰陸文龍」講的是名將認賊作父、離奇身世之謎;「鍾馗迎妹回娘家」,傳達的是外甥吃阿舅吃夠夠的俗諺;「八仙大鬧東海」則是史詩等級的東遊記故事縮影;「花木蘭從軍故事」講述了巾幗英雄的養成術;「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凸顯了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英雄風采;「賢哉徐母」演繹徐母、徐庶忠孝不能兩全的抉擇。

 

對聯文學之美也是保安宮一絕。細細看來,保安宮的對聯、書法如同精金美玉,熠熠生輝,我特別喜歡石柱上稜角分明的篆書字形;而對聯之奇絕當以正殿當中,額匾橫書黑底金字「真人所居」,底下則是陳維英所撰門聯「紫氣互紫龍紫微降世,白礁乘白鶴白日昇天。」,好深厚的文化底蘊呀!這麼色彩明亮、生動傳神的文字,不愧是名家手筆。

 

跟著自然步道協會夥伴們走一趟保安宮,感謝躍騰老師以多年積累的導覽功力帶領我們進入宗廟之美、殿堂之富,再以精緻文化療癒現代人的蒼白與空虛。自然步道綠人們不僅僅是取法自然,也能以人文珍寶修養心性。

來吧!走一趟大龍峒保安宮,縱情於遼闊的時間流與空間場中,可以冷靜也可以勇敢,可以提起也可以放下,可以喟嘆故跡也可以笑看人間。

保安宮猶如一扇門,以「祈求」、「吉慶」為通關密碼,當你一打開,連結到的是一個沒有邊際、流光停歇的大千世界。

 

保安宮導覽開始了

保安宮是一座五開間的大廟,歇山重簷式的屋頂。

紫薇閣

醫龍眼疾

剪黏之美、芙蓉出水。

鄱陽救駕,人物的頭部以泥塑製作。

為虎拔刺

祈求

吉慶

燕尾之美,挑動天際線。

嘉慶甲子年龍柱,不要摸,他是老人家。前足踏浪、後足撐天。

歐風員光,演繹薛仁貴故事。

加冠晉祿

添花晉爵

保安宮正殿風光

秦叔寶、尉遲恭門神

三通二瓜斗拱

假獅破真獅

正殿

好對聯

亞太傳統文化保存獎

鍾馗迎妹回娘家

八仙大鬧東海

花木蘭代父從軍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賢哉徐母罵曹賊

帝德大哉鷺水源流通淡水

生靈保爾隆同枝葉紹銀同

保后以任上國聲名照帝德

生民無恙隆同俎豆仰英靈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20240803老梅、福州山、中埔山紀行

  

暑假的時候,聽說王老師手術,與小桐到老梅拜訪王老師。王老師清瞿硬朗,說處於半退休狀態,還不忘為我們上了一堂俄羅斯世界史地。老梅綠石槽餐廳如何?上回我們吃後就收店了!叨擾了老師一頓牛肉綠筍、嫩薑白粥。

王老師慧眼獨具,展示著一顆黑白雙色的浮石,也讓小桐見識了一下各色的岩石操作展版,知識是要拿來使用的呀!

王老師避居老梅廿多年了,因為台北太窄、太吵、太熱、太不自然了!來到老梅,也再次回顧了客廳中「詠老梅十景」舊作。

 

『王春洋老師小隱北海之濱老梅村十年,仰瞰海天澄澈,俯覷大地肌理,得此老梅之祕。以之傳道,以之授業,以之解惑,務盡人共樂樂,故為「詠老梅十景」,爰以為記。志文詩並識,時庚寅花月

 

竹子火山高,天眼望蒼茫。熔岩凝凸岬,極北富貴角。

角礫磨成圓,跳石佈濱線。風浪雨鹽滷,海穴化海拱。

石灰膠灘岩,騰浪刻石槽。凹灣舞潮汐,淘洗三色砂。

盛行風直馳,砂丘層層疊。梅溪匯東海,海口連砂嘴。

回首火山爆,碎屑隆臺地。水系放射狀,嶺瘦湍急急。

熔岩亦平頂,橫山二坪頂。莫笑老梅小,十景乾坤寬。

更有麟山鼻,順游白沙灣。巨岩擎天矗,風磨石三稜。

青山瀑布幽,雨林生態奇。心傷尖山湖,介蟲偕我行。

偶行崩山路,大輪月桃香。夜訪豬槽潭,親捉絨毛蟹。

莫云老梅遠,遠芳綻粲粲。休云老梅老,老梅遍地寶。』

 

那麼,老梅十景指涉為何?在下淺見為:一者老梅沙灘,看三色砂、灘岩、壺溝系統;二者老梅溪:看放射狀水系、安山岩、潮曲流;三者富貴角,看熔岩流、風稜石、台灣極北點;四者跳石海岸,看潮池、藻礁、巨礫灘;五者青山瀑布,看熔岩瀑布、亞熱帶雨林;六者尖山湖,看空難紀念地;七者橫山、二坪頂,看熔岩台地、台北赤蛙;八者白沙灣、麟山鼻,看沙丘、熔岩流、岬灣海岸;九者石門洞,看海蝕石門、火山泥流、天然紀念物;十者竹子山,複式火山、軍事管制區、生態保護區。

 

回程的時候,想到了以前常去的民主公王口海濱,於是帶著小桐過去走走。找了一陣子沒找到,後來找到了麟山鼻西側的不能說的秘密海岸,碧海、藍天、單車道,藻礁、白砂、木麻黃,好美的一處桃花源!

SARS的那一年,大家都害怕室內群聚的危險性,王老師的發現團課程全部改成戶外課程,二個星期一次戶外活動,從北海岸探尋到東北角,直到SARS不再令人恐懼為止。在那一年,我們在整個北部海岸,特別是在民主公王口,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見學回憶!

 

20240803參加自然步道協會執行的台北大縱走第六段--福州山、中埔山步道導覽活動,到場後編入10小隊,薛建育講師帶領。解說路線依序為捷運麟光站、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福州山步道、福州山公園、三叉路、中埔山涼亭、鞍部叉路、中埔山東峰、中埔山登山口古道采風廣場。整段路程經過許多泥徑小路,很難辨認吶!

這一天的高溫不同他日,台北市信義測站(台北市政府)在下午1時溫度高達攝氏39.4度,可見得適應高溫即將成為每個夏天的考驗了!

一路上與113期綠人志工聊天,他說建育老師是105期解說培訓講師,義務到生態農場鍛鍊解說技巧,常常對著一棵樹詢問「你是誰?」、「你在這裡做甚麼?」、「你有甚麼特別之處?」經由詢問思索、歸納演繹,逐漸找出讓人感興趣的生態熱點、物種特點。怪不得聆聽建育老師導覽時,特別的生活化與接地氣。

印象深刻的有富陽自然生態公園門口烏臼樹上迎賓的渡邊氏東方蠟蟬、野溪裡的苦花、石賓、馬口魚,步道上偶然現蹤的台灣跗花金龜。讓人訝異的是清新脫俗的白鶴芋,當白色的肉穗花序、白色的佛焰苞在完成授粉任務後,搖身展現的是綠色果序、綠色佛焰苞;最後的葉片DIY也很吸睛,先用圖案按壓機在葉片上壓出可愛圖案,再用保麗龍膠黏在另一片完整的葉片上,讓自然飄零的葉片增添奇趣。我挑選的是槭葉翅子木的葉片,一番剪貼之後,用一片淺褐色的盾形葉就兜住了一整個細細碎碎的秋天的金黃。


詠老梅十景

 
造型奇特的浮石

不能說的秘密海岸

幽靜的雙灣自行車道

野溪的潮曲流擺盪不休

眺望整個北海岸的海角樂園

在藻礁海岸尋寶

少年的身影

出發前先介紹地圖與路線

觀察烏臼枝幹上的小昆蟲

富陽自然公園真的有三種高溶氧量的溪魚

觀察森林演替的過程

福州山手作步道

黃扇鳶尾盛開

台灣跗花金龜

白鶴芋結果時,白色佛燄苞會轉變成綠色

眺望台北都會

步道解說一景

環教站

手作作品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20240831圳內梯田體驗活動。No.181。

  

繼去年參加了「泉源小水滴.硫磺谷大冒險」地方創生系列活動,想不到一年之後又有機會躋身泉源社區圳內梯田的體驗活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經過這幾次的踏訪,我慢慢地對北投山上的泉源社區(舊名十八份聚落)有了多重面貌的認識了。

最早的時候,知道泉源社區是北投水道水的水源地,鳳梨宅、汴頭泉是取水點(北投水道第三水源在湖底路紗帽山水源),「泉源」是水道水的泉源;後來到社大,知道泉源社區硫磺谷是北投溫泉中白磺的源頭,「泉源」是人工溫泉水的泉源;十八份達人再賢兄還偷偷透露硫磺谷情人瀑布右岸還有一處神秘的隧道水取水口,提供自來水源使用,水質清冽乾淨,「泉源」也是自來水的泉源;這一回,探訪二百年古圳--十八份圳、十八挖圳取水口,「泉源」是圳道水的泉源。

 

那一天,行前踏查圳內、熟悉環境之後,我們在頂湖涼亭討論活動流程。序平老師提供圳內梯田背景資料、草山梯田舊日景觀圖像,貴梅老師提供環境教育探索活動設計。考量到圳道小徑狹窄,決議活動分成AB二隊,開場活動之後,A隊先上行十八份圳,B隊下行十八挖圳,之後再交換地點;另在楓香大樹附近設置定點解說站,觀察水稻梯田、在地蔬果,進行手作活動等等。

以下為這一天活動歷程。

一、 從大尺度視野俯看圳內:貴梅老師主講。

二、 從留住水的模式介紹埤圳設備:攔住水、引流水、溢流水、制水閘門,薰薰主講。

三、 百年水圳分組導覽:A(薰薰、志文)B(鼎薰老師、貴梅老師)

1.  火山與地景:七星山、尖山、紗帽山、華崗熔岩台地、湖山、大埔熔岩台地、安山岩、火山塊、火山角礫;大坑溪(鼎筆橋之上)、南磺溪(鼎筆橋之下)、十八份圳取水口、十八挖圳取水口。

2.  動物資源:大冠鷲、小雨燕、白額高腳蛛蛻殼、高砂熊蟬鳴聲(沙沙沙)、紅脈熊蟬鳴聲(知--)、短腹幽蟌雄蟲、鼎脈蜻蜓、善變蜻蜓、紫斑蝶、斯文豪氏赤蛙?獨居蜂旅館。

3.  植物觀察:絲瓜、南瓜、藍雪、錫葉藤(粗糙葉片去錫鏽)、木賊、水冬瓜、闊葉樓梯草、金狗毛蕨、刺茄、假菝契、兔尾草?紙莎草、輪傘草、紅花繼木、韭菜()、莢迷、火龍果。

四、 圳內與水稻田故事:序平老師主講。

五、 蔬果多樣性觀察活動:玉錦老師主講。

六、 野花野草的妙用:手作艾草驅蚊條,慧蓉主講。

七、 結束圈:分享今天的心得。

 

參與的學員說一路上聽到圳水淙淙的聲音真的很舒適,也有人說對比前一天皇帝殿的行程、前一天海濱稜線的行程,今天的水圳梯田舒服多了!沒錯,騎車下山時山下攝氏36度的高溫真的跟潮濕的山上林蔭判若雲泥。

在介紹農家栽種的兔尾草時我猶豫了一下,到底是兔尾草?又好像是狗尾草?剛好晚上回娘家時喝了一碗狗尾雞湯。找出照片詢問岳母是這種狗尾草燉的雞湯嗎?是的!是的!狗尾草挺立的紫色花序十分美麗,紫紅的旗瓣、淺紅的翼瓣相互襯托,屬於豆科兔尾草屬植物,看起來花美,燉起來滋補。俗名很多,狗尾草、兔尾草、貓尾草、狐狸尾、虎尾輪都是它。鄉野還有常見的禾本科的狗尾草、倒刺狗尾草,在這種艷麗的豆科植物面前,你要叫它狗尾草還是兔尾草?

貴梅老師在踏查時提供了多種環教探索活動,將自然步道提升到人地關懷的高度,這次的活動學習單就有運用到發現地景特色(Photo Bingo)這個策略。另外,探索社區環境好與不好(Map markers)也是一個將外在事物拉入個人情意的作法,在探索活動之後,學員可以思索著Hotspot(熱點,最多人利用的…)Keyspot(關鍵點,最特別之處…)Grotspot(不喜歡點,被人嫌棄的…) Heartspot(心動點,最喜歡之處…),建構出對自己有意義的一張探索地圖。

對我來說,此次圳內梯田之旅,Hotspot是圳內公車站、內埔公車站,有大眾運輸的便利,有公車亭可以遮陽避雨;Keyspot是十八份圳取水口、十八挖圳取水口、百年梯田;Grotspot是沒有公廁;Heartspot是在楓香樹下讓雙腳浸泡潺潺的流水,享受涼意、綠意與藍天。這條山間小徑車程距離15分鐘,值得浮生半日、一遊再遊。

貴梅老師談及美國、英國生態導覽的取向也很值得深思。美國人是以解說介紹為主,告訴你這是甚麼、那是甚麼;英國人則認為「你們講太多了!」,他們會在踏查前一天給地圖、文本,學員先閱覽資料,學員自己去探索、發現,靜默地感受生命與生態的共鳴,英國式生態導覽以體驗感受為主。需要認知資料嗎?圖書館裡都有的,家中長輩都可請教的。

那麼,回到這一天的自然步道之旅,你有傾聽高砂熊蟬與紅脈熊蟬的囂囂與歡欣嗎?你有膚觸湍急水流的沁涼與包容嗎?有全身心被溪流穿透與懷抱嗎?有領納水冬瓜的微甜、土芭樂的馨香嗎?農家的慷慨、學員的善意、圳水的潔淨有成為圳內美好的記憶嗎?

 

 

時間:2024831(星期六)09001137

地點:陽明山泉源社區圳內梯田。

主題:食在好多樣~發現食物來源和食物多樣性體驗遊戲活動3--陽明山泉源里圳內梯田。

主辦單位: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執行。

參與人員:工作人員7(序平老師、貴梅老師、鼎薰老師、玉錦老師、慧容、薰薰、志文)、報名民眾10多位。


社區探索-發現圳內景點


狗肝菜

野花草手作活動

水稻田故事細說從頭

十分挖圳取水口合影

洛神花盛開

從大尺度鳥瞰鄉土特色

開場白

十八份圳取水口合照(薰薰拍攝)

觀察輪傘草等園藝植物(薰薰拍攝)

結束圈心得分享(薰薰拍攝)

手作活動作品(慧蓉拍攝)

鄉野蔬果介紹(薰薰拍攝)

水圳設施介紹(序平老師拍攝)



圳內體驗地圖(序平老師繪製)



感謝再賢兄指正,體驗路線是序平老師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