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方走,我們的九州觀光第二個景點是鵜戶神宮。
鵜戶神宮是太陽神(天照大神)四代孫的誕生地,故事延續青島神社的人龍戀情。
在海底龍宮居住了三年的山幸彥(天神三代孫)因為思鄉而返家之後。沒多久,龍女豐玉姬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了,因為產子要在陸地上,於是通知孩子的爸趕快蓋一間產房。山幸彥就在海邊懸崖中的洞窟內蓋產房,特地選了鸕鶿(鵜鳥)的羽毛鋪設屋頂。
想不到房子還沒蓋好,孩子就要臨盆了!龍女特地叮囑山幸彥絕對不要觀看臨盆過程。結果孩子生到一半,山幸彥還是忍不住偷看了一眼,赫然發現龍女分娩時現出了獸狀原形。
孩子生下來之後,豐玉姬又氣又惱,表示沒有辦法再跟山幸彥一起生活下去了!離開之前,擔心嬰孩沒有乳汁,於是留下了乳房哺乳,就是洞窟中的「御乳岩」;又擔心嬰孩沒人照料,於是請來妹妹――玉依姬來照顧小孩。
因為這個小孩是在鸕鶿羽毛屋頂產房還沒蓋好的時候就生下來了,因此命名為「鸕鶿草葺不合尊」,也有命名為「鵜葺草葺不合命」。小孩長大後與玉依姬結婚,他們的孩子就是之後第一代的神武天皇。
鵜戶神宮目前由日本皇室宮內廳管理,是一處結合神話、史話與自然景觀的旅遊景點。
鵜戶神宮有許多結合神話故事的紀念物,例如鵜戶神社位於龍女產子的洞窟,前身就是那座鸕鶿草葺不合的產房;豐玉姬留下來的御乳岩,仍在滴著乳水;搭載豐玉姬上陸的神龜岩,讓遊人投擲運玉祈求好運;擔任神使的兔子等等。
鵜戶神宮位於懸崖上的一處洞窟內,是一座少見的洞窟神社。這一個扁形的洞窟,應該是一座高位的海蝕洞,早年海水沿著地層的層理橫向侵蝕,而後抬升成為適宜人居的場所。
洞窟之外,可見到潮浪侵蝕形成的陡峭海蝕崖、崩塌的落石堆、三道與海岸線垂直的海蝕溝。這裡可說是驚滔駭浪雕刻的殿堂了!大自然的偉力將岩塊刷洗得乾淨明晰,我們可以就近觀察砂岩地層內的結核、鐵質紋理的結核、差異侵蝕造成的蕈狀岩等等景觀。
朝著神龜石投擲運玉是來訪鵜戶神宮的餘興節目。神龜石背上四邊形的筆直孔洞看起來像是人為挖掘的成果,無妨。投擲了幾塊陶土運玉,唉呀!差一點點就進龜洞了!但運玉投進象徵神聖領域的注連繩範圍內了!我想,這趟旅程有好的旅行社、好的領隊大姊、好的食宿景點安排,旅人有團聚、有雅興、有閒情、有幸運,大概這就是「雖不中、亦不遠」的意思了。
穿越長長的隧道,看的見前方的天光 來到鵜戶神宮了。 懸崖上的神社,可以眺望一連串的海蝕溝 獨特的洞窟神社 兔子神使 結合地景與神話元素的指示牌 近看神話中的神龜石、龜洞、注連繩 海蝕崖、海蝕溝、落石堆和蕈狀岩 鐵結核與一旁的鐵樹 蕈狀岩 懸崖上的洞窟神社隱藏著龍女產子的神話 鐵質紋理的鐵結核 香甜難忘的牛奶榕隱花果 藍花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