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20250821猴崁古道、滾水頭走讀。No.199。

  

晚上在家裡看新聞時,氣象主播說今日最高溫在台北,攝氏38.8度。這麼熱的天氣,我還記得早上去猴崁古道時,陰涼的森林底層,竟然會讓人忘卻了盆地正在高溫的煎熬中呢!

今天的走讀活動是與泉源啟動/硫磺谷小小滴的延伸活動,六人成行,前往年度熱夯步道之一的――草山觀瀑步道、百年土地公、猴崁古道圈形步道。

 

一、記所見

早上與美妙搭再賢老師便車前往東昇路內埔會合,再賢老師是在地文史達人,除了人親土親的在地視野、自小成長的見聞記憶之外,還加上了多年來持續的耆老訪談,將泉源里/十八份人地關係、軼聞掌故漸次的爬梳攏整,清晰這塊鄉土的真實面貌。在地的故事還是要由在地人口中說出,更能讓故事的生命力打動人心,讓走在古道上的旅人煥發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之間的交流感應。

再賢老師介紹十八份水圳的取水口在大坑溪上游,取水口有不銹鋼製的攔汙柵。水圳旁的小路原為碎石子路,今年四月改成水泥鋪面,避免民眾將石塊丟入水圳內,也更便利通行。草山觀瀑吊橋旁的蓄水池為民國70年台北市因缺水,向農民協議借水,在此接管將圳水引流到陽明淨水場提供民生用水的故跡。十八份圳向西直到東昇路109號穿越別墅後,有一段是與東昇路排水溝共用,再接至農地使用。

圳內平台的百年土地公之前參拜不易,要從大坑溪流跳石而過,從雷隱橋上溯的路徑也不通。經過泉源里、湖田里、湖山里三里里長去年聯袂向蔣萬安市長陳情後,責令大地工程處施工。一方面從十八份圳道新修草山觀瀑吊橋,一方面從雷隱橋闢建小徑上溯,一方面就地取材、修舊如舊,整理連接竹子湖的百年猴崁古道,修繕周圍景觀與環境,20254月竣工,花了1千多萬。此處從人煙罕至搖身成為本年度熱門自然步道新景點。

為什麼一座土地公廟要三里里長共議?除了此處是泉源里、湖田里、湖山里交界之外,對泉源里來說,此處是水頭土地公,是十八份水圳的取水口;對湖田里來說,此處是水尾土地公,是竹子湖地區的尾端;對湖山里來說,此處地點在湖山里內,是湖山里10個土地公之一。

猴崁古道早年也是媽祖遶境路線。關渡媽遶境時,由十八份扛著神轎踏上猴崁古道前往竹子湖,十八份居民們也會拿著板凳去吃拜拜。再賢老師10年前曾在呂理昌帶領下走過此條古道,當時草比人高。

 

二、記自己

今天的路線有幾個解說主題,其一是植物的病蟲害、其一是薯榔的植物染、其一是潮濕環境的生態。還有一些混淆與修正的概念。

第一個是嫘祖型大蚊與類似物種的比較。從網路上的資料得知,這些腹部黑色,但有橘色色塊的大蚊中,櫛大蚊脛節前端有白斑,型大蚊則沒有。乾溝櫛大蚊除了脛節前端白斑之外,翅膀較黑;北埔櫛大蚊的脛節前端白斑,翅膀中央各有2個黃斑;銀背型大蚊黑腳無白斑,胸背板有白色花紋;嫘祖型大蚊黑腳無白斑,胸背板也沒有白色花紋。我們看到的應該是嫘祖型大蚊。

第二個是伊芳在茶樹上看到的變側翼腹胡蜂的威嚇行為。當整群胡蜂在牛舌狀蜂巢振翅時,還以為牠們在振翅散熱。原來這是受威脅時的威嚇行為,提醒我們該退後了,否則下一步就是衝向前的蜂螫攻擊了!

 

三、記互動

還記得很久以前讀過的一本書有提到:只發生過一次的事情等於從來沒發生過,只有一再重覆的事情、一再發生的發生才能架構意義。而我們這群人的因緣是因為2023年硫磺谷小水滴活動的遺緒,有長期關注聚落文史脈絡的達人、有返鄉投入農村再生的年輕夫妻、有社大活潑的北投故事講師,以及志同道合的友人,還有今天不克出席的夥伴等等。真高興一次的活動結束之後不是結束,而是成為了開端。

拜訪猴崁古道多次了,只看過猴板凳與猴不爬,還沒看過獼猴。今天是首次遇到整群的獼猴的一次,大約10餘隻左右,有趴在媽媽身上的仔猴、吃著新鮮竹筍的猴仔、豎起尾巴的的成猴、在蔓藤上盪鞦韆的猴子,佇立小徑上與我們錯身而過的猴子等等,猴崁這裡真的是猴群的家園呀!

在十八份圳取水口時,遇到一條友善黏人的老黑狗。再賢老師一看就認出來是白家的黑狗。狗子很親人的,靠近我們、讓我們摩娑下巴與頭頂,還跟著我們到對岸的圳內平台,拍群腳合照時也湊了一腳,而且居然跟著我們一路跟到猴崁古道的百年楓香樹。好久沒有跟狗子這麼親近了!黑狗像是一位老朋友,帶給我們最多的親切與善意。

旅程的最後一段陡徑,美妙發現了一隻青色光澤的甲蟲,將整座山的綠色都鑲帶在身上的甲蟲,是草山的精靈呀!

一座陽明公園有多面呈現。妍伶就發現了陽明公園後門牌樓的是「陽『眀』公園」,沒錯的!沒有耳聰目明的眼睛,怎麼發現明媚的大好風光!另外一個是陽明公園的「王陽『朙』先生造像」,沒錯的!透過窗櫺照進來的月光,有一種柔美的思古幽情!帶來的是一種穿透時光的透澈感呀!

 

四、記感想

今天是第199場的戶外走讀活動,從1999年的貴子坑戶外教學開始前行,一路上從戶外教學發展到環境教育,從生態解說挪移到自然步道,時光在數字中積累,歲月在留戀中顯影,今天是一個紀錄的頓點,也是另一個嶄新的起點。

我特意買了一包陳皮梅與夥伴一同誌念這場猴崁古道之旅。想不到夥伴們在百年楓香前一起排出了『199』數字,為這趟走了很久的旅程留下一幀難忘的里程碑。感謝感謝!無比感謝!

 

 

#20250820猴崁古道第四次踏查

0900出發,0918開始步行。白痣珈蟌與中華珈蟌有些混淆了,二者雌蟲都有白痣,前者翅膀黑白分帶,後者翅膀黑褐色、雄蟲翅膀與身體亮藍色。0928竹林,黑竹緣椿象。0940取水口。0952土地公廟。發現多處薯榔塊莖。筆筒樹、台灣桫欏、台北玉葉金花的命運。1026百年楓香。1032滾水頭。七葉一枝花,請數左邊的花。2044青春嶺路。1116東昇路。近拍竹緣椿象若蟲時,左側那隻從尾部噴出臭液。1129騎機車回程,覺得沒有甚麼好介紹的物種,怏怏而歸。

找了一篇薯榔之美科展報告,想弄清楚薯榔植物染的作法。薯榔是漢族與原住民各族都有在使用的染料,塊莖含有花青素、膠質、單寧酸,可以讓漁網更強韌、衣物更美麗耐用。先將棉麻布料放進草木灰(碳酸鈣)中浸泡,碳酸鈣為媒染劑,讓染料定色;薯榔去皮後切片放入鍋中加熱、再放入夾染、扎染布料染色;最後晾乾。

 

十八份圳取水口攔汙柵(再賢拍攝)

友善親人的黑狗(伊芳拍攝)

走在泥徑中的猴崁古道(伊芳拍攝)

圳內平台合影(伊芳拍攝)

滾水頭合影(再賢拍攝)

異紋帶蛺蝶雄蟲

長梗紫麻簇葉病

中華珈蟌

圳道旁的火山塊

跳石越過大坑溪

猴崁古道地圖

觀音座蓮的嫩芽與新葉

筆筒樹與台灣桫欏靠得很近,氣生根讓二棵樹癒合成一體。後者身上又有台北玉葉金花準備攀爬上去,不知道等待著他的是樹群掉落的自保機制。

古道邊坡可見許多蓮藕狀的薯榔塊莖。

照片中的三株七葉一枝花,要看向左側的那一株。

黑竹緣椿象若蟲,最左側的那隻對著手機鏡頭噴臭液。

黑竹緣椿象成蟲

民國70年借水的貯水池,將原水接到陽明淨水場使用。

十八份圳取水口合影

短腹幽蟌的愛心,霸道總裁的行徑。

草山觀瀑步道留影。

猴崁出現的獼猴

百年大楓香留影

百年大楓香留影

百年大楓香留影

變側異腹胡蜂威嚇模式

紹德春蜓

回程的路上在泉源路看到了裡白葉薯榔

圓仔花花毯

今天是戶外走讀199場次的紀念性的一刻。(美妙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