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到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參加環教路線工作坊時,張子超教授提到「環境教育在國小階段要談環境倫理融入的概念,實質內涵第一條是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完整性,讓孩子參與戶外學習及環境體驗,進一步去覺知自然的美。」的確,在人與自然的交會與相處中,「萬物可為師、處處可學習」。筆者本身擔任文化國小自然科學教師,確信帶孩子到戶外學習,去覺知環境之美,可說是環境教育的一個入口處,而這也是筆者長期努力的前行方向。
文化國小一直是一座學習型校園的模範,學校願景為「多元、創新、前瞻的卓越表現;適性、關懷、分享的友善校園。」投射在自然科學課程中,我們常態性的與孩子們進行自然觀察、戶外教學,引導學生經由科學過程技能的訓練,佐以多文本閱讀來開闊視野,善用自己的手眼進行讀寫的記錄與反思,期望能啟發學生科學探究的熱忱與潛能。
近年來,我們多次設計任務導向的戶外教學模式。有鑑於之前大都是教師講述、學生聆聽的解說模式,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較低,於是教師嘗試將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10個解說重點編纂成10個任務,教師先帶學生到景點前給予提示與布題,小組討論後將可能的答案寫下來,最後再由擔任小隊輔的家長公布答案、進一步檢核。
我們要傳達給孩子的不祇在於答案的正確與否,而是他們對周遭的環境變遷是否有所感知?他們在面對環境中的微小的差異時是否有一點點的敏感度?有沒有花一點點的力氣去思索一下?期望在經過探索活動後,孩子們的心中也能種下一些小小的科學種子。
當時這樣的探究方式相當受到家長肯定和孩子們投入,教師團隊之後並接續在野柳、田心仔、硫磺谷、龍鳳谷、芝山岩、北海岸、七星山、關渡濕地、義方泡腳池等戶外教學中採用任務導向的進行模式,讓孩子們成為探索活動的主人。
教師也由學生的課程回饋中,認知走出教室的戶外觀察活動是打開學生多元感官的重要策略,讓學生們對偶遇與巧遇的生態、物種興奮不已!除了擴展學習視野、認識更多生物,也能讓學生提升學習動機及環境敏感度。
「到戶外學習,以環境為師」,一直是筆者心中念茲在茲的寫照與寫意!能成為一位環境教育教學人員,帶孩子到戶外進行探究,掘鑿出現實世界的真情、善意、美感,伸出雙手與蒼茫天地建立一種神秘且深層的連結,這真的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了!
走在小徑上,打開感官經驗來體驗世界,用簡樸的教學方式與孩子們一起探涉環境、認識自然、對生命敏感,筆者無比慶幸自己能擔任徒步探索的環教解說員。
(刊登於台北市教育e報/第 993 期/ 教育劄記)
20191109臺北市衛星資優方案野柳戶外教學(廖勖凱老師拍攝) 20201021臺北市101環教路線硫磺谷教師知能研習(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提供) 20230216文化國小506徒步前往大屯山賞櫻採橘戶外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