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紀錄是北投社區大學地質初探學程20131114的上課筆記,授課老師為李思根教授。
一、田野調查去的地方都是高危險的地方。
二、海濱
1.高潮與低潮:海水有規律性的漲落現象,潮水最高的位置稱為「高潮線」,最低的位置稱為「低潮線」。
2.潮差:高潮低潮的潮差2m,指的是二者之間的垂直距離,而非連線的距離。
3.跳潮點:位於高潮點與低潮點之間。我們在講島嶼面積時,不是以高潮線、不是以低潮線,而是以跳潮線來計算。因為以前各國計算的標準不一,現在的國際海洋公約規定陸地面積以跳潮線為基準。
4.前濱與後濱:以高潮線為分界,低潮線與高潮線之間的區域為前濱,海浪所能淹沒的範圍;高潮線以上的位置稱為後濱,仍會受到海浪鹽沫的影響。
三、海底
1.大陸棚:低潮線至海底200m深度之間。
2.大陸斜坡:海底200m―2000m深度之間。
3.深海平原:海底2000m深度以下的範圍。
四、瘋狗浪:很近、很快、很高。
1.浪很高:海浪轉動的弧度愈大或是海濱的坡度愈大,海浪愈靠近海岸才破掉。
2.海浪的速度很快:一般的海浪破碎後十幾秒後衝濺才到達海濱;瘋狗浪約4、5秒就到了。等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應變了。
3.高頻波:每分鐘超過13個海浪的稱為高頻波、9-13個之間為中頻波、不到9個的稱為低頻波。
五、海浪
1.磯波:海浪離開海濱很遠處就破碎了,不危險。
2.直立波:海浪距離海濱5m內才破掉,例如鼻頭角、龍洞。
六、樹林社大鼻頭角瘋狗浪事件
1.11/9樹林社大26位學員前往鼻頭角步道進行體驗步道美學課程,遇到瘋狗浪侵襲,16人被捲入海中,8死8傷。震驚全台。
2.有找到屍體的叫死亡,沒找到屍體的叫失蹤,也是死亡。
3.海蝕溝愈多愈危險;潟湖與海蝕溝都很危險。
4.如果是掉下海蝕溝,一定沒命;如果在比較高的海蝕平台,還有石頭可以抓。
5.在海濱活動,距離灘尖要20m以上,最好是靠著植物,當浪來時,捉著植物就可以活了。
6.現在去海邊,時間不對、地點也不對。
7.鼻頭角的海浪雖是磯波,也是很接近直立波的磯波。
8.到海邊時要注意是否有颱風警報、強烈東北季風的警報。
9.絕對不能跑到海蝕平台外面去,太危險了。
附記:11/10李魁和同學到鼻頭角拍下現場照片,李思根老師在課程中解說當地環境。叮囑要將這張照片做為教材。以下照片皆為李魁和拍攝。
礫石層是洪水期水流所沈積的堆積物,砂岩是枯水期水流所帶來的堆積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