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20251015從空中看旅程

  

這次的校際交流,從松山機場前往尚義機場,再從尚義機場返回松山機場。感謝此行以鳥視的俯瞰,讓我們從空中看家園,拉高了視野、開闊了眼界。

我們到金門看三棘鱟、聽鄭成功的故事、領納西口國小師生熱烈的歡迎。在機場才知道金門的石頭是登機的違禁品,烈嶼的芋頭有無限的新創意。此行的紀念品是10Q版的風獅爺,任務是辟邪擋煞、逢凶化吉、福至心靈、心安平安。

 

空中鳥瞰之旅去程

飛機從台北松山機場升空,幸運地坐到了靠窗的位置,飛機由東西向的跑道爬升,得知了從台北到金門的航空路線。先到內湖、再到新北市,接著出海,從鄰近漳州的海岸折向北,眺望大膽、二膽、三膽島,再經過小金門,最後降落金門尚義機場。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愛心型的埤塘――內湖大埤,北側的綠地是碧湖公園。南側有一座低矮的獅頭山,6粒綠色圓球形的儲罐是大台北瓦斯公司的醒目地標。此處意外地是一片文教密集區,以內湖大埤為中心,依序可見台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內湖高中、文德女中、內湖國中、方濟高中等學校。

接著看到了另一個愛心形的埤塘――大湖。南側是形勢嵯峨白鷺鷥山,角落蜷伏著美國在台協會,東側是康樂山;北側是大湖山莊,再向北可見中式廟宇的葉姓祖廟,附近有一條美輪美奐的大溝溪步道。

飛機飛得越高了。山林中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的水道,這是翡翠水庫上游的北勢溪曲流,突出的稜線被稱為「土虱頭」。

經過了數不清的雲朵,積雲的頂部真的很像花椰菜耶。終於看到陸地了!大的島嶼叫做浯嶼、小的島嶼叫做浯垵,後方的是漳州市,長礁尾正在大量的填海造陸,黃土片片;島美村旁有一個港口,尚無名稱,可能也正在填海造陸;小澳頭尾有三根白色煙囪,數個半圓形的建築物,看起來像是煉油廠。

飛機再往北,經過了浩浩蕩蕩的九龍江,江北是廈門市,江南是漳州市。江口有猛虎嶼、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一字排開,控扼江口出入。大二膽戰役是一場早期以少勝多的小型海島爭奪戰。這場戰役塑造了二位戰爭英雄,其中一位是莒光樓題字者的賴生明傳令兵。

接著鄰近小金門了,小金門又稱為烈嶼。目視可見左上角的沙溪堡、左下角的南山頭,南側的小金門灘,右側的東崗、東林海濱。小金門南側的小島是復興嶼。小金門的特產是芋頭,鬆軟可口,與台灣品種不同,我們適逢烈嶼芋頭季時節,印象最深的是在西湖古廟附近的一間餐廳飽啖各式芋頭創意料理。

飛機靠近金門了,我們先看到的是塔山發電廠的三支高聳的白色煙囪,導遊說是以燃燒重柴油發電,北側是水頭港,與小金門的九宮港是早期二島之間的聯繫水道。接著出現了延平郡王祠,庭院中的古砲應該是鄭成功軍隊留下來的遺物吧!建功嶼有一尊面向廈門的巨大花崗岩雕刻的鄭成功像,聽說是廈門相關單位贈送的,在海的另一端的廈門市,也有一尊巨大的花崗岩鄭成功像望著金門。

金門是鄭成功首次聚義的出發地,廈門是反清復明的武裝根據地。金門、廈門曾經因為鄭成功而緊密相連。

現在的建功嶼,是我們金門校際交流海濱尋鱟的盼望與夢寐!

 

空中鳥瞰之旅回程

飛機從金門尚義機場升空,幸運地坐到了靠窗的位置,東北―西南向的飛機跑道是為了逆風飛翔。升空後一路飽覽圓球狀的積雲頂部、碎裂的小塊雲朵,此形得知了從金門到台北的航空路線。先到澎湖、再到台中,接著折向北,降落在松山機場。

在澎湖上空,澎湖本島、白沙島、西嶼輪廓可見,尚可辨識員貝嶼、中屯嶼、青螺半島、奎壁山半島;最清楚的是吉貝嶼,此時著名的沙尾相當短,東側的吉貝港與西側的潟湖群相當清晰。

台中港規模龐大,南側是台中火力發電廠的10根煙囪,臨靠著大肚溪(烏溪),港區後方是大肚台地。台中港北側防沙堤突出,因為突堤效應造成海沙淤積,新淤積處稱為高美濕地;北側的溪流是大甲溪,再向北的聚落是大甲區。

桃園台地是埤塘之鄉,國道2號蜿蜒處有一個5角形的埤塘,是桃園1-4號生態埤塘,另一側是高城埤塘生態公園,背景可見拔地而起的鳶山,山腳下可見大漢溪河道與中庄調整池。

林口臺地南側有一塊北部特定工業區,是中油桃園煉油廠使用,圓柱形儲槽是液體儲槽,儲存原油、成品油;圓球形儲罐是壓力型儲罐,儲存氣體/液化氣體,設置在更僻靜、遠離人煙的雨蝕溝內。林口臺地北側,國道1號右側依序可見林口台地、山子腳地塊(龜山丘陵)、清水山地塊。

在臺北盆地內可見到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處,匯流後稱為淡水河,新店溪對面則是二重疏洪運動公園,在極端氣候下可做蓄積洪水之用,另一端的出口是塭子川,也是基隆河、淡水河交匯處,亦可容納基隆河暴漲的水量。

接著飛越淡水河了,可見到車水馬龍的台北橋、忠孝橋、中興橋,後二者之間的河中洲已被命名為中興新洲,又名台北島。此時飛機要準備降落了,松山機場為軍民營合用機場,不能拍攝照片,以免洩漏軍機。

 

鄭成功是連結廈門與金門脈絡的人物

石頭是搭機的違禁品

風起雲湧的積雲頂部

澎湖吉貝嶼

台中港

大甲溪出海口

桃園台地的埤塘

北部特定工業區

林口臺地

淡水河水系

台北島周遭

金門風獅爺陣

建功嶼

金門與小金門

小金門

漳州

雲層之上的視野

北勢溪曲流

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

碧湖公園

大膽担大膽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20251010秋日的芒海、花海和南港山系步道散步

  

秋天到了,大屯山區的白背芒雪白了!竹子湖的繁花盛開了!虎山步道的野棉花結實纍纍了!秋天是享受涼天的好時節。

 

20251003大屯山賞芒

週五下午約了建民伉儷前往大屯山賞芒,好久不見的建民主任神采奕奕。汽車停在二子坪停車場最後一個車格,步行大屯車道上頂峰。

一路上聊聊閒適的心情、日本的遊蹤,和歌山海濱的景點讓人嚮往。大屯山主峰除了芒海翻騰之外,還有無死角的環繞景觀,淋淋細雨、逗逗小蟲、玩玩黃花鼠尾草的花兒機關,又得浮生半日閒。

 

20251004台北市教育局授證

湯志民局長談新年度台北市教育的三個方向。

1STEAM的操作性跨域課程。

2AI課程的發展應用,例如酷AI、酷課波拉斯、新世代學習空間等;又例如政大附中空白課程,讓學生自己填寫他要的學習內容,自己決定自己的功課。

3SEL――社會情緒學習,導入情緒智慧學習,也就是情緒智商。讓校園變成法制性社會,教育的力量不止是靠老師來教學,也要加入家長的力量。

 

20251006竹子湖賞花

大姊、姊夫、姪子、二姊、弟、弟妹、麻吉、妻、女與我同行,10位成員前往竹子湖故鄉餐廳聚餐,1015出發,提早抵達才有停車位。

青楓步道整修中,我們踏行猴崁古道,到曹家花田香享用下午茶。農家種了許多特殊的品項,例如金花石蒜、鹿角山蘇、巧克力魔鬼椒 (50度,極辣級到魔鬼級,果實由黑色轉綠色、再轉成紅色。)、印度魔鬼椒(100度,魔鬼級,前辣度世界冠軍)。查了一下網路資料,原來辣度是採用史高維爾辣度 (SHU)計算,有名的辣椒可分成魔鬼級、魔王級、地獄級等驚悚的等級。

 

20251010南港山系踏查

育君、之瑋、班長、BEN、金卿、志文、麗華+29人同行。

0800昆陽站集合。今天是BEN主場,先講地圖,基隆河是山系的界線,南港山系湖泊多,如東新陂、後山埤,看水圳;五指山層地層的瀑布多。0812靜心苑,智慧之樹找錯字,13溝面牆,對面有竹編夾泥牆,塞紗布綿布。松山療養所,日本人在台北設有二個療養院;不動明王,保護受傷的人。清朝此處一整片都是稻田,之後採煤礦。磚瓦廠在內湖、南港、汐止一線都很密集。1914年錫口療養病,之後改名松山療養院,收肺結核病患。隸屬總督府管轄。5棵大樹,榕4棵、臭娘子1棵,因為颱風倒了。

東新陂,又名新莊子埤。大白鷺。提防內新陸建設的地,外面的是202兵工廠。國家級的地方溼地。紅嘴黑鵯、大卷尾、藍鵲、夜鷺。經過舊眷村,共用的浴廁。後山埤福德宮,梵天花副萼小,葉片二色,有時果5個,有時4個,班長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梵天與濕婆的鬥爭故事。後山埤水量大,三條水圳。

南港公園,觀察第倫桃、海檬果。

虎山步道觀察密花五月茶、山香圓。龜笑鱉無尾,鱉笑龜粗皮。野棉花。

本日氣溫高溫33度。麗華好意招待火鍋。

 

大屯山頂展望

朱槿

野棉花

二姊與狗

野棉花與梵天花差異處

野棉花

北興宮的神鬼戰士

金花石蒜

油柑

綴化山蘇

從大屯山眺望七星山、磺嘴山

從大屯山眺望大屯西峰、面天山、向天山、觀音山

密花五月茶

印度魔鬼椒

五行字

猴崁古道

賞芒

台灣獼猴桃

後山坡福德宮

龍眼詩

花園賞景

好玩的黃花鼠尾草

大屯山

東新埤

智慧之樹學習單

魔鬼椒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20250914暢秋遊北投導覽活動

  

好友BEN推薦了社團法人台灣藝起公益協會發起的「2025世界古蹟日·暢秋遊北投公益導覽活動-路線一」,介紹的景點包括了北投捷運站(集合)→保德宮→北投穀倉→周氏節孝坊→長老教會→北投慈后宮參觀結束,就地解散。期望能更加認識北投街區的五大古蹟始末。

 

以下為導覽老師介紹的內容。他說:「導覽現在不稱『先生』、『小姐』,會被客訴,改稱『來賓』、『鄉親』了。時代不同了,這倒是一個有趣的開場白。

 

一、保德宮

「番仔厝保德宮池府王爺,以前有人在貴子坑的頂社,撿到一尊神像供奉,性質是潘性人家的私廟,現在這是第四個搬遷的地點了。南島民族的範圍,北自台灣,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節島。凱達格蘭族傳說最早的時候因為山魈驚夢,乘船至深澳登陸,再到瑞芳,再到臺北。」

「以前的土地公神像後面有刻平埔社字樣,青斗石材,擺放位置在中央最大的池府王爺神像前二排,帶著尖頂帽子的神尊。現在保德宮的位置是跟河川水利局租的。」

「北投磺田不能種稻,種藺草。」

「北投社的頂社在三層崎,中社在復興岡,下社在這裡,留有番仔溝、水磨坑溪的地名。台北有5個漢番界碑,目前石牌站放一個,228公園曾有一座。」

 

二、周氏節孝坊

「周氏節孝坊,三層建築,周絹22歲結婚,5年後守節不嫁。節孝坊設立的標準,一是男生30歲前往生,二是守節超過25年,三是要生男丁,兒子有出息,四是中央有人,向朝廷推薦設立牌坊。周氏節孝坊是陳維英推薦,陳霞林題字。台北三座牌坊之一,另二座為228公園的急公好義坊,捐考棚做公益;另一為黃氏節孝坊。」

「天旌節孝,旌表台灣府淡水廳儒士陳玉麟之妻周氏。登禮部職名、閩浙總督劉韻珂、福建巡撫徐雄畲、福建學政黃贊錫、福建藩司陳慶偕、臺灣知府史密、淡水同知黃開基、淡水訓導吳文焯、道光三十年臘月題准建坊。凜冰、比玉。淒風、苦雨。黃帝神宮蓋廟挖出震落的聖旨石塊並送回,節孝坊才能重立。」

「內親叔母外戚妻姑卅載獨歌陶鵠;上孝尊嫜(音同樟,丈夫的父親)下慈孫子九泉不愧梁鴻。誥撰奉政大夫鄉進士孝廉方正內閣中書國史館分校代主事欽加五品銜前閩縣教諭仰山掌院維英敬題」陽面內聯。

「激其濁揚其清遵乎內則;樹之坊立之表榮及外家。庠生」陽面外聯。

「讀詩至共姜篇心堪印白;修史入烈女傳顏不汗紅。乙卯科鄉進士內閣中書國史館分校宗姪霞林敬題。」陰面內聯。

「翁固冰清母猶冰潔;人將石化天以石旌。布政司經歷女婿楊春瑞謹題。」陰面外聯。

 

三、北投穀倉

「以前台北有15座穀倉,現在只剩北投穀倉。北投穀倉,第一期30天稻苗,第二期17天稻苗,在竹子湖原種田育苗。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農會穀倉。」

 

四、北投長老教會

「北投國小,八芝蘭公學校北投分校。彰泉械鬥搶碼頭,閩客械鬥搶水源,原住民鬥毆是進到了別人地盤。」

「馬偕1875年到台灣,北投教會是第三代的建築,呈現英國鄉間風格。後來分出去北投行道會、自立教會。長老教會是來自加拿大的系統。荊棘焚而不毀,出自摩西出海故事。大隆洞教會清法戰爭時被焚,教友抗議,劉銘傳請陳霞林協調,賠1萬墨西哥幣,蓋了7座教堂宣揚福音。」

 

五、北投慈后宮

「仁記內,北投慈后宮,媽祖神像迎奉到藺田,借辜斌甫的地供奉,蓋一草寮。日本時代的龍柱,門枕石。堯舜時期的建言枋木,延伸到芴板。龍邊、虎邊,北半球坐北朝南。現在太熱了,近年來東京房子坐南朝北較受歡迎。正月16,繞8個里。」

「諭媽祖,遼寧的岫岩玉,據傳大陸趙性富商不孕,擔心家業無人繼承,聽說北投媽靈驗,特地來此求神得償後捐送6尊岫玉媽祖,但要廟方自己出運費。」

「味道人,陳振榮北投鎮長,毛筆好,有味道,故稱之。關渡宮等北投宮廟都是他提字的。這是當事人孫子親口說的。陳傳刻的神像今年100年。民國64年建廟,辜斌甫捐房子及258坪地。許連成畫的門神彩繪。」

「端詳玉媽祖,覺得不是岫岩玉,而是粗顆粒的漢白玉。與廟方服務人員討論,說這塊玉媽祖是她們親自到遼寧礦區裡面挖掘出來,雕刻後運來台灣的。趙姓富商是大理岩工廠老闆。」


番仔厝保德宮巷口

保德宮眾神,平埔社土地公。

番仔厝簡介

周氏節孝坊

周氏節孝坊沿革

周氏節孝坊陰面

陽明黃帝神宮

北投穀倉

北投教會

慈后宮感謝碑

百年聖袍

儀仗

玉媽祖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