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20131109快樂提案之九:貴子坑采風――掬一抹千萬年醞釀的風華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

壹、單元名稱:貴子坑采風――掬一抹千萬年醞釀的風華

貳、課程說明
一、設計理念
學校附近有一處綠草如茵的水土保持園區,每到假日,登山賞景、野外探索、露營篝火的人群絡繹不絕,小孩子唱著、跳著、四處遊戲著,十分樂鬧,是一處受到臺北市民歡迎的戶外活動場所。
於是學校的自然領域教師群自發性的進一步試著去認識「它」――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經過多次的踏查、搜集資料、編輯教材,甚至實地試教後才知道它的身世背景竟是如此的曲折,它的內容竟是如此的豐富,它就像是學區內一本精采絕倫的無字天書。
再往前走一步,教師接著嘗試帶領學生以步行的方式,安排造訪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的戶外活動,從探索貴子坑的名稱由來、貴子坑溪的坎坷經歷、貴子坑礦區的滄海桑田、跌水固坡的水土保持工法,一直到臺灣北部最古老的五指山層沉積岩層的核心剖面,以及晚近大屯火山活動覆蓋的歷史皆在教學活動中引入:當然,還要容納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小動物與植物觀察,以及團體遊戲的歡樂元素。最後,經過實地戶外探索課程之後,我們還會在班級中將貴子坑相關資料統整為一份帶得走的研究報告。
在整體課程實施之後,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的學習歷程,期望孩子能主動建構出自己的鄉土環境意識!

二、單元目標
1.  認識貴子坑礦業開發與水土保持的人文歷史。
2.  探索貴子坑古老地層的特殊構造與地質條件。
3.  激發學生喜愛自然的環境感知。

三、能力指標
1.      根據單元目標一,相關的能力指標為社會領域  1-3-10 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以及環境教育議題  2-2-1 能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2.      根據單元目標二,相關的能力指標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2-3-4-4  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3.      根據單元目標三,相關的能力指標為環境教育議題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及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四、教學對象:國小五年級學童。

五、教學節數
1.  準備活動:行前勘查三小時、室內課一節課。
2.  發展活動:戶外教學七小時。
3.  綜合活動:室內課六節課。

六、相關領域
我們所規劃的「貴子坑采風」戶外教學,自然與生活科學領域的知識內涵為核心,統整社會領域以及環境教育議題等相關概念,其交互關係與學習成效則期望能培養孩子建立喜愛自然、喜愛鄉土環境的情意範疇。

七、課程架構
教學小組的三位教師,分別具有地質學、植物學及課程設計的背景,有感於戶外教學是綜合性、多元性的教學活動,因此除了「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的教學主軸外,加入了實際可見的岩礦、植物、人文等多元材料,以幫助孩子建構對鄉土環境更全面的認識。
而本課程之課程架構如下所示:
1.人文史話部分,包含了貴子坑地名探源、貴子坑採礦史話、水土保持的破壞與重建等。
2.自然觀察部分,包含了氣象設施、地質構造、地層岩相、生態觀察等。
3.探索遊戲部分,包含了再找一個來、打電話、蝙蝠捉蛾、神秘客等。

八、補充教材
    1.貴子坑戶外教學家長通知單
貴子坑戶外教學通知單
敬愛的家長、小朋友:
    西伯利亞冷氣團一波波地造訪臺灣,感受到又乾又冷的氣候了嗎?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就在學校附近,同時,此地地理生態景觀豐富,常見各種野生動物的足跡外,上空經常可見老鷹及白鸚鵡等鳥類盤旋。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佔地面積約5~6公頃,園區內有台北地區最古老的五指山地層實體觀察區、摺曲地形觀察區,並有邊坡槙生、格樑框護坡、截流溝、沈砂池等處理區,可以參觀多樣的水土保持設施,我們也可以在此處寬大的草坪上與同學一同遊戲,歡迎家長與我們共同參與。以下為說明事項:
一、活動地點: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二、集合地點:文化國小班級教室。
三、出發時間:1001118日(星期五)上午8點整。
四、活動流程:0800  出發,治水設施。【齒狀、階梯狀跌水工】。
              0930  貴子坑露營場大門。【偃臥褶皺】。
              1030  五指山地質體驗區。【五指山地層】、【非整合】。
              1130  邊坡穩定工法。【格樑、客包土】。
              1200  午餐,休息至1300
              1300  團體遊戲。【再找一個來】、【打電話】、【蝙蝠捉蛾】、【神祕客】。
              1500  回程。預計1545回到教室。
五、費用:無。
六、攜帶物品:
□足夠飲用水、簡易午餐。
□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
□防曬用具、雨具。
□鉛筆、彩虹筆、學習單。
□(望遠鏡)、(照相機)。
□(運動器材)
七、備註:
       由於天候不定,請備妥禦寒衣物及雨具,身體狀況特殊者請攜帶個人藥品。並且,請帶著一顆好奇和敏銳的心共同來親近大自然。在我們出發之前,首先要徵得貴家長的同意。如果您同意讓子女參加此次的校外教學,麻煩請填寫回條,並由小朋友於明天交給老師。謝謝!
       此外,此次出發之前要先分組,教師希望每一組至少帶一台相機拍照,之後要利用學生拍的照片製作貴子坑研究報告。因此,若貴家長當天能讓學生帶相機者,煩請填註在下方回條內。謝謝!
                                 OO  OO  敬上  100112
--φφφ--回條撕裂處--φφφφ--回條撕裂處--φφφφ--回條撕裂處--φ
貴子坑戶外教學回條
☆學生姓名:                  ☆學生學號:            ☆家長簽名:         
    準時參加。               □不克參加,當天請假一天。
□我能讓學生攜帶數位相機。  □當天無法讓學生帶相機。
※同行家長:(請填寫保險資料)
姓名
身份證字號
出生年月日
備註


        



        

☆家長建議:【                                                                 

    2.貴子坑自然步道基本資料
貴子坑基本資料

貴子坑冠以水土保持園區之名,是一處位於台北市內的自然教室。其多樣而迷人的內涵,吸引著遠遠近近的遊人,令人一遊再遊!欲罷不能!
 凡是談及水土保持,愚鈍的人們呀!總是在超限利用、大地反撲之餘,才能體會其重要性!我們可以這麼地反向思考:凡是水土保持園區,大抵都歷經災難性的坡地破壞、地形破碎、惡水肆虐、慘不忍睹的過程,而後人們才重新檢視人地關係、遏止掠奪、導流固土。最後,冠之予「水土保持園區」之名銜。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也不例外。事情發生在民國六十六年,一場薇拉颱風挾帶的豪大雨,超高的驟雨頻度,將土石大量沖刷而下,泥沙復又淤積河床,於是逕流四漫,惡水淹沒了整個關渡平原,稻田、民舍、基礎設施無一倖免。驚魂甫定之餘,痛定思痛之後,人們不再挖採貴子坑礦砂,並進一步地改造貴子坑溪,冀望能將野溪馴化為循規蹈矩的「水溝」。至少,不再隨著豪雨溢流!
 回過頭來看,「貴子坑」之名從何而來?有人說是先民在此栽種桂竹成林,再因「桂」、「貴」同音而名之「貴子坑」;有人說是古早年代,此區墳塋處處,人死為鬼,故以「鬼子坑」稱之,然而,與鬼為鄰總是令人心驚,遂易名為「貴子坑」;有人說是此處自清朝開始開採瓷土,破壞地質,故常淹水氾濫,是個「不宜人居的鬼地方」,故以「鬼子坑」名之;也有人說是此處為一狹長溪谷地形,當南風強勁吹襲時,風勢在山谷擠壓騰動,「呼嚎猶如鬼叫」,故名之「鬼子坑」。孰是孰非,唯智者辨之。
 前面說過,人類造成的過錯,終究要讓無辜的溪流成為代罪羔羊。當初氾濫成災的是系自大屯山山腰的二條野溪──貴子坑溪與水磨坑溪,一右一左夾峙貴子坑地帶。闖禍後,二條溪都以鋼筋水泥管束,以「河川水溝化」之工法控制溪流。原本水磨坑溪與貴子坑溪流至關渡平原匯流,而今前者遭工程施作「斷頭」,強迫與後者在秀山「湊合」,再沿著「排水溝」傾瀉而下;整合後的貴子坑溪接著施以「斷尾」酷刑,以直線形的「貴子坑大排水溝」直接導流至下八仙,引入基隆河。早期,二條野溪匯流關渡時,稱為「中港河」,水量豐沛;現今,中港河因上游水源無法補充,成為現生之「無能河」,奄奄一息。
 好了!拋開歷史的悲情因素,我們別讓太多負面的記憶影響情緒!現今的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是個充滿陽光和歡笑的天堂!怎麼說呢?

一、  貴子坑適合年紀輕的小朋友跑跳追逐:平坦遼闊的草坪讓人心曠神怡,園區的100平台與110平台,是台北市內不可多得的大範圍草地,小朋友常常一到此地,即刻放開心懷地追逐嬉戲,不亦樂乎!尤其草地裡棲息著族群穩定的直翅目昆蟲,讓小朋友蹲在草叢間,親手捉蝗蟲、蟋蟀,那又喜又瞋的神情、那又撲又跳的動作,是幼生與昆蟲互動的一塊入門階。
二、  貴子坑有教學用的氣象站:「出門看天氣」,這是每個人生活中必備的常識。但氣象資料從何而來?到貴子坑可以一窺究竟。舉凡雨量計、蒸發皿、地溫計、風速計、風向計、百葉窗、濕度計、溫度計等設施一應俱全,連氣象站柵門開口方向都有講究喔!想參訪具體而微的氣象站,到貴子坑就能實地如願!
三、  貴子坑是精采的地質體驗區:踏進園區,舉凡3000萬年前沈積的五指山層石英砂岩、80萬年前噴發溢流的安山岩質火山角礫岩、不同岩類接觸面的「非整合構造」、難得一見的巨型「偃臥褶皺」,顯示板塊擠壓的巨大應力、濱海沈積環境的指標性證據──夾煤層等等,都能在貴子坑近距離觀察、體驗。這麼棒的地質構造,由於拜先民濫挖濫墾所賜,深埋的大地構造才能重見天日,成為「露頭」。放眼台北,可說是絕無僅有!
四、  貴子坑可重現開採瓷土的過程:此地為台灣唯一的瓷土產區(品質不佳的火黏土此處不列入評比),因此造就北投為舊日「陶瓷之鄉」的一時盛況!瓷土在哪裡?就在台北最古老的地基──五指山層砂岩內,原來它是砂岩岩塊內的膠結物。教師可操作「淘選作用」,將石英砂與瓷土(高嶺土)分離,讓學生一睹舊日開採瓷土的簡易原理。
五、  貴子坑擁有豐富的植物教學資源:園區內種植許多具有分類學代表性的植物,加上自萌自長的原生性先鋒植物,是良好的植物教學資源區。例如:具有四季風情的台灣欒樹、可玩草箭遊戲的五節芒、可舔食作為食鹽代用品的山鹽青等等。園區中尤以多種具有精采且特殊演化構造的豆科植物,可供教學操作的比較觀察。
六、  貴子坑是適合野地觀察的生態場景:園區內的溝渠可觀察紅斑蛇、白頷樹蛙、水棲昆蟲等生物;草叢內可發現薄翅蟬、紅后負蝗、薄翅蜻蜓等有翅昆蟲;樹冠層三月出現可把玩的群聚性紅姬緣椿象若蟲、四月份長頸捲葉象鼻蟲正努力地將沙朴葉片捲成寶寶的育嬰房、六月份現跡於血桐葉背的盾背椿象護卵等生態行為。精采的劇情,常讓小朋友驚嘆地目瞪口呆!
七、  貴子坑是觀察野鳥飛羽的好地方:貴子坑垂直陡峭的山崖,阻擋且抬升北向的溫暖氣流,能產生猛禽類最喜歡的上升氣流,因此在貴子坑晴天天際,常可見到大冠鷲等猛禽「鷹柱盤旋」的雄姿;還有,外來種的「葵花鳳頭鸚鵡」成群棲止貴子坑山林,晨昏常可觀聽其成群竄出鬼叫;由於環境提供多樣食源,陸鳥的種類亦多,諸如:白頭翁、小彎嘴、紅嘴黑鵯等都是常客;秋冬二季,貴子坑溪流域可見種類多元的溪鳥及候鳥,例如翠鳥、小白鷺、白鶺鴒等。欣賞野鳥靈動的行為舉止,常讓小朋友專注的目不轉睛!
八、  貴子坑被一條生態資源滿溢的環山步道圍繞:貴子坑環山步道健行時程約23小時,沿途可見豆科、桑科巨木林立,以及各種低海拔原生樹種。步道中段沿著小坪頂水圳開築,林蔭深深、水聲淙淙,一路上蝶飛蟬鳴、蛙跳蛇遊,滋養著生機蓬勃的各種生物。除了白天可進行生態之旅,夜晚更是各類「黑社會小動物」伸展的舞台,在夜幕的烘托之下,散發著神祕、深邃的氛圍。每一次帶領學生進行夜間觀察,都能與不同的生物相遇,都有前所未見的驚艷,是一條日夜皆宜的親山步道。
九、  貴子坑設置各類型的水土保持設施:可分成治山治水二類設施,目的在於減緩雨水沖刷及土石崩塌。治山方面,採用格樑固定、客土覆蓋、植被催長,輔以集中排水系統,目前可見良好的植被生長;治水方面,二條野溪上游全程施作階梯狀跌水工、齒狀跌水工、沈澱池等設施,削減水流動能,達到洩水順暢的目標,目前已多年不復淹水噩夢。
十、  貴子坑是全年無休的好鄰居:從學校步行至貴子坑園區,步行時間不到一小時,兼具節能減碳的環保概念。當隊伍穿越過學區所在的大街小巷時,小朋友總會七嘴八舌地指指點點:這是誰誰誰的家、那是誰誰誰住在那裏。多年來,學生前往貴子坑進行戶外觀察、大地遊戲、淨山活動、露營夜宿等等不同類型的活動,我們可以這麼說:貴子坑之於本校,是一處蘊含鄉土情感的戶外教學場域。除了全年無休,完全免費,政府管理單位還將廁所、環境整理的乾乾淨淨,真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好鄰居。

貴子坑,這麼地滄桑,又這麼地美好。這麼地獨特,又這麼地親民。走一趟貴子坑,讓人縱身在時空交錯的迷離感中,橫座標從3000萬年前一路拉近至眼前,讓人感受昔日滄海、今日桑田的時間遷異;縱座標從沈積成岩、火山熔岩至挖礦燒瓷、禁採封山等空間改變。這種複雜感覺,只有親身造訪貴子坑,細聽貴子坑的「無言之言」,方能體會。
 故而,本校自然領域教師,自發性地發展以貴子坑為主題的戶外教學資料庫,提供有志於斯的教師參考運用!

OO筆於八芝蘭公學校201003251132




參、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一、準備活動
1.  貴子坑行前勘查:
  教師利用週三下午勘查貴子坑及其周圍教學資源。
挑選適合之岩礦、植物、人文史蹟等教學材料。
ƒ拍攝貴子坑相關地點的生態及地景照片。
2.  播放貴子坑照片予學生觀看,並簡單說明照片內的事物,讓學生熟悉活動流程。
 
二、發展活動:貴子坑戶外教學
1.  秀山路口平台:
(1)貴子坑地名來由:桂竹林說、墳墓說、ƒ淹水說、風聲呼號說。
(2)400年來採礦史話:從西班牙人開始開採礦石。製成品包括瓷土、耐火磚、ƒ白石磚。
(3)民國66年薇拉颱風造成北投大淹水災害。
2.  人工合流
(1)野溪整治貴子坑溪與水磨坑溪,河川水溝化。
(2)水磨坑溪斷頭,強迫匯流入貴子坑溪。
(3)貴子坑溪斷尾,以直線形的貴子坑大排水溝導引入基隆河。
(4) 以滾球的方式說明跌水工效用。
(5)階梯狀跌水工與齒狀跌水工比較。
3.  水鳥觀察:貴子坑溪沉沙池適合觀賞水鳥。
(1)常見留鳥:翠鳥、小白鷺、夜鷺、烏秋等。
(2)常見候鳥:灰鶺鴒、中白鷺、埃及聖翾、牛背鷺等。
4.  植物欣賞: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100平台。
(1)豔紫荊、水黃皮、相思樹、耳莢相思樹、麻六甲合歡五種豆科植物比較。
(2)統整豆科植物適應環境的妙方:根瘤菌互利共生、葉柄特化為假葉、ƒ天羅地網毒殺競爭者、吃苦耐勞適應乾旱等。
5.  偃臥褶皺:貴子坑露營場入口附近涼亭。
(1)臺灣最標準的偃臥摺皺:顯示板塊擠壓單側擠壓的巨大應力
(2)差異侵蝕:鬆軟地層被侵蝕,堅硬地層留下來。
6.  非整合: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120平臺。
(1)危高坡:挖礦留下的殘餘垂直陡坡。
(2)不整合:3500萬年前形成的五指山層與8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角礫岩層接觸面。容易滲水。
7.  氣象坪: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120平臺。
(1)氣象坪:長寬20m的草地、不被陰影遮住。
(2)氣象設施:蒸發皿、雨量計、風向風速計、百葉箱。
8.  五指山層地質體驗區:
(1)鬆脆的白砂岩:遭受斷層錯動所致。
(2)黑色的夾煤層:陸相沉積環境的指標證據。
(3)黃色的硫磺沉積:地熱將地殼內的硫帶出地表累積。
(4)傾動地塊:原本水平地層受到造山運動推擠而傾斜。
(5)泥沙沉水實驗:將石英砂岩中的瓷土與石英砂分離,為此地萃取瓷土與石英砂的簡易方法。
9.  團體遊戲:貴子坑110平臺圓形劇場。
(1)再找一個來:學生再找出一組相同的自然物,檢核時再一一介紹。
(2)打電話:各組牽手排成一排,以舉手形成的洞依序編號,頭尾須鑽過動回到原來位置。運動量很大。
(3)神秘客:教師講述一種奇特的動物種種有趣的行為、習慣,但不公布名稱。讓學生憑印象猜出動物名稱或幫他命名,並畫出其模樣。

三、綜合活動:製作貴子坑研究報告。
1.  學習單習寫:教師沖洗每生一組照片,讓學生黏貼,並共同歸納照片中景物的重點,寫下說明,用油性筆標出景物的位置。最後寫下簡短的心得或收獲。危高坡、五指山層、ƒ偃臥摺皺、治水工程、氣象坪、植物嬌點、可愛動物、ˆ神秘客。
2.  小詩創作:學生在貴子坑留影這張學習單上貼入團體照,並分組各創作一首簡單的打油詩,須涵蓋此行重點及感想。
3.  製作封面、目次,並撰寫研究報告前言,增加花邊美化版面。
4.  學生自行準備一本20頁資料夾將上述資料依序裝入。
5.  教師總結人與環境互動的原則:尊重、關懷、行動。


3
小時


1節課


3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30分鐘





120分鐘








3節課



1節課

2節課

數位
相機


單槍
筆電



地景

白石磚牆






橡皮球

望遠鏡

放大鏡




泡棉地層












燒杯
棍子
清水





空白畫紙



一組照片



團體照



資料夾





仔細聆聽



觀察討論

仔細聆聽

細心觀察


觀察討論

細心觀察

細心觀察
觀察討論


細心觀察


仔細聆聽


細心觀察

細心觀察

觀察討論


認真參與

認真參與




觀察討論



認真參與




口頭發表

肆、教學評量
一、  評量方式:
1.教師觀察。
  師長講述教學內容時,是否能專注聆聽。
進行戶外教學、觀察活動時,是否遵守安全規定與規則。
ƒ教學活動過程中,是否盡情參與。
2.口頭報告。
 問答教學讓小組討論後,進行口頭報告。
活動過程中,與學生隨機對談,獲知學生感受並直接回饋。
3.研究報告。
  學生是否能掌握到每張照片所欲呈現的知識重點?
學生是否能對每一個景點提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或收獲?
ƒ學生是否能用心地將這份簡單的研究報告做到最好?

二、  激發學生喜愛自然的環境感知:從學生創作的小詩及之後所書寫的日記中,教師發現此次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強烈感受到戶外活動的美好經驗,並能在過程中享受到自然的奇妙性與豐富性。

學生分組創作的貴子坑小詩
美麗貴子坑    
鳥語花香貴子坑,好山好水又好玩。
五指山層多礦物,治水工程方法多。
動物植物很奇特,研究地形好去處。
出門遊玩真快樂,滿載而歸學問多。
【第一組】

貴子坑一日遊    
藍天白雲好天氣,三班四班出遊去。
看見可愛小白鷺,金黃耀眼王爺葵。
測量氣象工具多,治水方法有一套。
大家收穫滿行囊,美好回憶記心中。
【第二組】

好山好水之旅──貴子坑   【第三組】  
前晚興奮睡不著,一大清早去郊遊。
五指山層有白砂,白砂黏土用途多。
齒狀階狀跌水工,從此溪流不暴漲。
大家一起共嬉戲,彼此留下好回憶。

好山好水──貴子坑    【第四組】
三班四班來郊遊,一同遊戲貴子坑。
昆蟲植物樣樣多,吃喝玩樂真快樂。
五指山層最神奇,治水工程很奇妙。
兩班比賽真刺激,我將此事留心底。

快樂踏青貴子坑    
危險高坡不整合,五指山層藏寶藏。
偃臥褶皺被侵蝕,治水工程殺二溪。
氣象工具變化多,植物種類數不清。
今日一遊貴子坑,深刻回憶留我心。【第五組】

伍、教學省思
    教學者歷經十餘年第一線教育工作經驗之後,發覺目前國小教學現場似乎愈來愈依賴聲光媒體與電腦設備。多媒體確實能帶來豐富精采的學習內容,但國小學童不是正處於「具體操作期」嗎﹖筆者認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當努力去提供學生較為樸素的學習方式(例如不用電腦做報告,而是用筆書寫的模式),並準備具有真實性、體驗性、完整性的學習材料,避免學習過程中出現太多的聲光刺激、空虛的影像片段。以下為此次教學活動之省思。
1.    精緻的報告:學習單黑白影印的圖片模糊不清,彩色影印又所費不貲。我們在士林找到一家相館,沖洗一張相片只要3元,就能獲得解析度高、色彩飽滿的圖片了!甚至可先用繪圖軟體將數張影像匯集在一張內沖洗,增加相片的豐富性。而學生的研究報告都是學生在白紙上先畫出直線,再一筆一劃地慢慢寫上去的。除了標題與照片之外,還包含了知識內容與心得感言二部分。
2.    成本的考量:整份研究報告所花的成本為沖洗照片,每生9張,小計每生27元,由班費支出。影印紙由學校教具室拿取,資料夾學生自己去買或拿家中現有的。我們不用租遊覽車也不用請付費的導覽人員,讓家長負擔不多。
3.    高層次的語文能力:教學者不設計學習單是因為學習單可能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因為連連看、選一選、填充題等題型較難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我們希望學生是以完整的句子來呈現他的學習,除了知識性的文句,還要寫下情意方面的想法。但也不可避免地要花很多力氣在訂正錯字、修改病句,以提升學生高層次的語文能力。
4.    讓學生感到快樂因子:走進大自然是會讓孩子快樂的,但不僅僅只有這樣。教學者會預留1/21/3的時間讓孩子有自由時間(午餐時間1小時)或團體遊戲(大約2小時),讓他們在草地上奔跑、球類運動、分組競賽,在教學活動中「讓孩子玩」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熱愛自然的情意目標也是我們教學的目的之一。
5.    讓學生回到學習主導性:在戶外活動時,要聆聽講解、要專注觀察、要思考推論、要體驗探索,還有不時出沒的鳥類與小昆蟲,學生是很忙碌的,不適合讓他們當場書寫學習單,否則容易顧此失彼。教學者將學習記錄的過程拉回到教室內,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整理研究報告,他們要看著照片回想、要討論、要歸納出學習重點,寫下心得,創作小詩,做學習的主人。
6.    教學聚焦在眼前看得到的: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學習應取材自生活與環境當中,所以圖片、影片等相對而言是非真實的教材。教師將教學活動聚焦在真實的事物當中,可以看、可以聞、可以嚐、可以摸、可以聽、可以感受,教學是聚焦在眼前真實的事物當中的。
7.    深入才能淺出:教學者近五年來在北投社區大學地質初探學程自主進修了十個學期的課程,累積了許多對環境構造的知能,接著粹選適合的教材實施,並累積了十餘年野外觀察與戶外教學的經驗,因此能在教學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與教學設計。

陸、參考資料
1.黃鑑水等(2008)。臺灣地質旅遊。臺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4-P10貴子坑水土保持戶外教學園區--體驗臺灣的造山運動
2.林俊全等(2010)。臺灣的地景百選。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P16-P17,貴子坑--陶瓷用北投土舊礦區
3.北投社區大學地質初探學程教學資料部落格(輝藏杜娟部落格)/ 20111002大砲岩、貴子坑戶外教學教學紀錄。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graceliu-liu/article?mid=7421&prev=7431&next=7310&l=f&fid=46
4.文化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網頁/貴子坑自然步道。網址:http://css000000115590.tw.class.uschoolnet.com/
行進路線圖(藍線為去程,紅線為回程)

園區活動圖(藍線為去程,紅線為回程)

在貴子坑100平臺認識植物。

解圈圈遊戲。

偃臥摺皺的軸線與地面平行。

五指山層有臺灣顆粒最粗的砂岩。

非整合代表地層層序不連續,此處地層缺失達3000萬年。

貴子坑有一處教學用的氣象坪。














2 則留言:

  1. 這篇的文字資料可以借我引用以及參考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陳實衡先生
      您可以說一下是怎樣的使用嗎?
      基本上只要是非商業用途的話是可以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