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20131108快樂提案之八:以低碳、慢行細細領略陽明山的清風與浮雲



活動緣起
102112日到113日,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的「陽明山風雲」社區體驗活動在芒草翻飛、天高氣爽的天候中與滿滿的興奮期待中展開了在地旅遊的新序幕。

在地旅遊新序幕
此次的活動由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承辦,並委託長期耕耘鄉土文史的在地達人――林再賢老師策劃、聯繫與導覽。如果你也全程參與,會發現二天一夜的活動中醞釀了三大特色。
其一、低碳旅遊:以步行加公車的方式作為交通工具,並享用當地農家、餐廳的新鮮食材、簡單料理,讓人在享受旅遊樂趣與明媚風光的同時也盡可能的不加重環境負擔。
其二、知性而深度的導覽體驗:講師群包括了泉源社區發展協會林再賢老師、陽管處陽明書屋呂理昌主任、北投區湖山里李秋霞里長、臺北市特優教師楊志文老師、綠生活主義課程魏祥穗老師等達人帶路,分享第一手的專業知識與在地情感。
其三、總統級官邸園區住宿體驗: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陽明書屋原本是蔣中正總統在臺唯一親自擇定興建的行館,蘊含了濃厚的時代意義與軍事風味,我們在晨間與深夜漫步期間,聽著舊時代的軼聞掌故,彷彿在時空交錯之中格外有一種迷離恍惚的複雜感受。

百年公園展風華
北投公園是臺灣第14個以現代觀念所設置的公園,今年正好欣逢北投公園百年紀念,林再賢與魏祥穗老師娓娓而從容的將百年來的變遷與迷人故事重現。例如:新北投火車站卻落腳在彰化民俗村裡面,故事中到底揉合了多少不捨與悲歡離合?有多少人在為社區的情感而努力?百年噴水池水源引自百年歷史的北投水道系統(臺灣第11個建置的水道系統,而且目前仍在運作),在噴水池曲線窈窕的銅鴨失而復得的小故事中,老爺爺的喟嘆、幼兒園學童天真的一封信如何圓滿了記憶中的缺憾?公園歷盡滄桑的銅像基座與啟動北投觀光命脈的溫泉博物館本身也是歷經風霜,在傳奇中再生的證據何在?地熱谷以高溫98°C的溫度成為人人驚懼的「地獄谷」,也由於是全臺灣最酸、最燙的溫泉,溫泉中溶解了最大量的礦物元素,因此在降溫的過程中,於北投溪結晶了舉世罕見的「北投石」放射性礦物。
在美好的風光與曲折的過往中,林老師不疾不徐的將行旅活動的意義歸結到「里山精神」,即是人與大自然相處要和諧,不要用過多人為建築傷害自然景觀,讓空間內所有的生物都感到幸福。例如陽明山水稻田的恢復,讓許多生物都慢慢回來了,也讓記憶中的諸多情感一一又再生重現了。

湖底盆地好風光
    接著我們到風光明媚的「小陽明公園」――湖山國小,體驗新鮮碳酸鹽質湧泉的泡腳池,一旁還有青年壯遊的團體在池畔漂洗剛染色的大青藍布。熱情而友善的湖山里李秋霞里長帶領我們穿梭在曲折而古老的湖底社區巷弄中,闖入質樸而穩重的岩漿石頭砌築的老房子裡,感受悠悠時光留下的味道,百年的老桂花樹仍然枝幹遒勁,踏查林蔭深深的橫嶺古道,最後在草山行館前開講老蔣軼事,例如當年憲警常常半夜全家排排站點名、工兵開東昇路時順道娶走頂湖村十餘位姑娘等等。

十八份圳道拜訪黑社會
晚上,我們到黑漆漆的十八份圳道夜間觀察,由林再賢老師與楊志文老師帶領。秋冬之際還有什麼昆蟲?圳水湍湍,還有青蛙可看嗎?出乎意料的,一路上居然驚喜連連。包括了:盤古蟾蜍、攀木蜥蜴、榕四星金花蟲、蚰蜒、雙線蛞蝓、狼蛛、澤蛙、毒蛾幼蟲、東方水蠊、非洲大蝸牛、馬陸、臺灣騷斯、寬腹螳螂螵鞘、笄蛭、椿象、構樹上的蟲癭等,都是我們在黑社會裡新認識的伙伴。
其中,笄蛭是一種很怪的動物,長長的、扁扁的、軟軟的,頭部是扁扇形,身體細長,背部有線狀條紋。牠是原始的扁形動物門渦蟲綱的物種,具有再生能力,割斷身體可長成二隻個體,也有人稱為渦蟲或山渦蟲。屬於肉食性動物,出現在潮濕、無污染的環境,吃蚯蚓、螺類等。口部在細長身體的中間,為進食及排泄兩用的構造,會先纏繞住獵物,從口部伸出某種構造,將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獵物軀體會變成肉湯,笄蛭再用口部吸食肉湯飽餐一頓。我們在第一天晚上遇到一條黑色的笄蛭,隔天早上又遇到一條金色的笄蛭,對我來說,認識笄蛭,是此行最大的收穫之一。

陽明書屋巡守步道
肩負著熱情與使命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書屋呂理昌主任提供了乾淨、儉樸的住宿區、陽明山古地名的室內課與神秘難測的巡守步道體驗。巡守步道橫跨先民從草山通往金山地區的梔子寮埔古道、通往士林地區的魔神子坑古道,早先蔣總統選地興建中興賓館時,考量到易守難攻的軍事因素,所以特別挑了這個三面皆為懸崖峭壁的火山熔岩流地區。今天我們就在一路的爬高竄低、臨崖履深的路徑中感受到了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偉力。

龍鳳谷、硫磺谷煮石之旅
我們從紗帽山路的龍泉宮下縋南磺溪溪谷,再爬上分水嶺;再下到松溪的溪谷,上上下下頗為考驗體力。一路上觀察重點為妙天宮鈣華,與後火山作用的產物,包括了硫黃凝華結晶、溫泉窪、地熱井、熱液換質作用之洋蔥石、硫化鐵、氧化鐵、火黏土等等。最後一段從龍鳳谷爬上紗帽山路的陡坡走得最為考驗意志力。
接著,我們從龍鳳谷遊客中心下行硫磺谷,體驗地熱噴氣旺盛的生命力。最後走到硫磺谷南端的涼亭群。說說笑笑,活動結束了。

不可思議的緣分
這次的陽明山風雲活動中,有一個意外的插曲,就是這次的學員中剛好有李思根老師四位原本不認識的學生參與。李老師在今年臺北市學習型城市學習楷模選拔中榮獲成人教學楷模的表揚,他自稱是拓拔思根,因為他認為他是五胡亂華中胡人的後代。這次的四位學員分別是他當年任教國小的學生、任教中學的學生、任教大學的學生,還有在北投社大地質學程任教的學生。像他這樣教學生涯橫跨正規教育與成人教育各個時期的資歷還真不常見。後來,這些學生又在北投社大舉辦的陽明山風雲中相聚,緣分真是不可思議!

深度、低碳、體驗的旅行讓身體感受愉快
深度、低碳、體驗的旅行中,我們可以在草山晨起散步,吸吐著涼謐的空氣,盡享著整座山的空靈美好。我不禁想著:生活是什麼?生活不過是好好的睡一覺、好好的吃一頓、有一份穩定而密織的情感繫屬。而低碳行遊的定義是什麼?我想就是張開眼睛張望、放開腳步漫遊、心裡別著急。
像這樣在時間的流動中有緩慢而從容的步調,這就是讓人身體覺得愉快的一種方式。
雖然在第二天,持續的步行讓大腿後側肌肉群覺得酸疲,隔天醒來,酸痛的感覺還是很清晰,但是大腦接受到的主要訊息是:整個的肉身是一種愉快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