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20170510好餓的毛毛蟲科學繪本教案

【用繪本教兒童科學】教學流程
教學主題
好餓的毛毛蟲
設計者
楊志文
教學對象
國小四年級學生
教學時數
6節課
教學對象分析
國小四年級下學期自然課「昆蟲家族」單元是廣受孩子們喜愛的一個課程,小朋友們藉由觀察周遭環境的小昆蟲,認識昆蟲的外型構造與身體特徵,並透過飼養,察覺昆蟲一生的成長變化。
教材來源
作者:Emily Morgan and Karen Ansberry,譯者:劉淑雯、謝佳蓉、張瑞玶、趙曉美、黃明宏、林羽庭(2016)。繪本科學課:用繪本引導K5兒童探究科學。台北市:華騰文化。第15章「驚奇的毛毛蟲」。
設計理念
本課程採用BSCS 5E指導模式,包含了參與、探索、解釋、精緻化、評量等階段,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能解釋及評估自己的學習狀況。
本課程讓學生觀察丁丁昆蟲展的海報、標本與活體,察覺昆蟲的各種生活樣態;再讓學生進行昆蟲小書的製作,將學習成果以自己的方式整理出來,最後再讓學生進行昆蟲口頭報告,展現學習成果。
教學內容分析
一、【參與階段】好餓毛毛蟲繪本:閱讀充滿想像力的一本毛毛蟲繪本故事書,毛毛蟲的生活模式真驚人。
二、【探索階段】丁丁昆蟲展:學生分組輪流觀察不同區塊的昆蟲海報、標本、活體。請學生找出最讓人驚異之處,試著去問一個有深度的問題。
三、【解釋階段】昆蟲小達人:讓學生分組討論之前同學所提出的昆蟲問題,並公開發表討論的答案。
四、【精緻化階段】昆蟲的小書:學生二人一組,合作完成昆蟲的小書,可以用海報、一紙書、翻翻書等各種形式來呈現。
五、【評量階段】口頭來介紹:每組口頭介紹5分鐘,向全班同學介紹小書中昆蟲有趣的特徵與充滿變化的一生。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部份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自然2-2-2-2 知道陸生(或水生)動物外型特徵、運動方式,注意到如何去改善生活環境、調節飲食,來維護牠的健康。
自然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全美科學目標
1.物理科學/從分子到生物體:結構與過程/生物的生長與發展植物和動物在不同發展階段都具有可預測的特質。植物和動物們會成長與改變。成年的植物和動物都曾有幼年時期。對於許多種類的動物,父母和後代會經歷某些行為,以幫助牠們的後代生存。
二、情意部份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自然5-2-1-2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三、動作技能部份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自然6-2-2-2 養成運用相關器材、設備來完成自己構想作品的習慣。
節次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分鐘)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參與階段】



(一) 好餓毛毛蟲繪本
1.展示《好餓毛毛蟲》繪本封面:請讀過這本書的同學說說看這本書的內容。
2.教師朗讀繪本故事,與同學討論書中隱藏的關鍵性的問題。
  A.有毛(軟毛、剛毛)的毛毛蟲與無毛的毛毛蟲的差異軟毛有毒、剛毛無毒、無毛的最好玩。
  B.毛毛蟲孵出來的第一件事吃掉蛋殼。
  C.星期六吃掉一大堆食物後毛毛蟲怎麼了肚子好痛。
  D.繭與蛹有何異同繭專指一部份的蛾的絲線狀的蛹,蛹是指完全變態昆蟲的變態階段,以幾丁質為材料。
3.請同學談談這本書所要傳達出來的寓意。以趣味的方式談論昆蟲的生命史。

15






繪本故事




參與討論

專心聆聽

思考討論

【探索階段】



(一)丁丁昆蟲展
1.教師提醒學生這些珍貴的昆蟲海報、標本與活體是跟別人借的,只能用眼睛觀察,請勿觸摸、拍打、損壞。
2.將昆蟲展材料平均分成六組,讓學生觀察,2分鐘後按鈴。昆蟲展材料不動,學生移動到下一桌觀察,巡迴一遍後回到自己的座位。
3.教師收回昆蟲展各組材料,請學生就剛才觀察到的昆蟲現象與概念,寫下一個值得思考的昆蟲問題(並非記憶性的問題,而是高層次、具有思考性的問題)

25


張丁元商借的各型昆蟲海報、昆蟲標本、昆蟲活體

細心觀察
【解釋階段】




(一)昆蟲小達人
1.教師以學生出的昆蟲問題(較適宜的)讓各組討論3分鐘嘗試解答,將答案寫在紙張上。
2.每組派1-2位同學上台報告討論的答案,教師並與全班同學進一步的探討相關議題。
15







背白紙




思考討論

【精緻化階段】






(一)昆蟲的小書
1.分組鼓勵合作的精神,1-2人一組製作昆蟲小書。
2.主題:自己挑一種感興趣或有飼養的昆蟲,製作關於這種昆蟲的小書,提醒學生除了外型特徵、生命史之外,還要加上感想與參考資料。(前一周提醒學生攜帶美勞用具與昆蟲參考資料)
3.發紙事先與美勞老師商量,運用美勞課賸餘的半開圖畫紙,讓學生自行決定以大海報、一紙書、翻翻書等型態來製作昆蟲小書。
4.美化學生完成後,請美勞老師運用時間指導美化昆蟲小書。


105



美生半開圖畫紙一張、自備美勞用具、昆蟲參考資料



思考討論

動手創作
【評量階段】



(一)口頭來介紹
1.報告每一小組學生帶著製作的昆蟲小書,時間3-5分鐘,上台報告自己感興趣的昆蟲主題。
2.教師與同學進行回饋與建議。


80


昆蟲小書


口頭發表
回饋討論


20170510第一次教學記錄
一、時間:2017510(星期三),第三、四節。
二、班級:408。地點在自然教室二。
三、教學省思
  1.我覺得自己很棒,多次的科學繪本課程的練習之後,現在已能很容易地就結合繪本故事與科學概念,在適時的地方與孩子們討論昆蟲的相關迷思概念。例如以好餓毛毛蟲封面小蟲的運動方式來看,這是只有胸足、尾足的尺蠖蛾幼蟲,但是需調整處為尺蠖蛾幼蟲身體沒有毛、胸足應為三對(不是四對)、胸足的形狀應為鑿形(沒有吸盤)
  2.康軒出版社的張丁元先生提供配合四年級昆蟲課程的昆蟲展,包括了精美的昆蟲海報(每一張都是一個饒富興味的主題)、精緻的昆蟲標本(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昆蟲生態縮影)、體型碩大的昆蟲活體(讓學生大呼驚奇)。有這麼精彩的材料,上起課來學生無比的興奮,滿滿的好奇心讓課程充滿了樂趣。【每間申請的學校輪展時間一周】
  3.丁丁昆蟲展剛好與繪本課程搭配,整間教室充滿了驚嘆聲。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個深層的昆蟲問題,然後寫在紙上,教師挑選較佳的題目讓其他組別的同學試圖回答。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學生所出的問題流於見樹不見林的表面,真正較高層次的題目並不多。
  3.學生上台報告其他人設計的題目時,往往有令人驚豔的答案,而且其他同學也樂於舉手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觀點。

  4.中年級的孩子對於自己動手做報告是認真的,孩子全心參與,課程的氣氛更熱絡了,期待下周他們的成品。至於昆蟲小書的美化部分,我想與美勞老師商量,請他撥空為孩子進行一次指導,讓此次的作品的呈現更具有美感、更多豐富的色彩。









20170629第一次教學記錄
一、時間:2017629(星期四),第一、二節。
二、班級:408。地點在408教室。
三、教學省思
  1.本課程最後二節課移到期末考後進行口頭報告,與前面四節課間隔較長,但學生也有較多的時間可以準備。最後證實課程還是聯貫在一起比較好,間隔一個月之後,對昆蟲單元的學習熱度有降溫的感覺。而且學期末對學生來說,學習階段已經告一段落了,瀰漫著等放假的輕鬆氣息。
  2.學生表達能力很好,參與熱烈,能提出很好的回饋與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