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20150708歐刻樹野餐

20150708歐刻樹野餐


在歐刻樹下午餐,
旁邊有一座加油站和一間便利商店。

旅程中從一個景點到下一個景點是有點距離的,
偶爾不進餐廳,讓風景進入我們的野餐桌裡也別有風味。

這是艷陽高照的正午,
有一棵老歐刻樹是重要的,能為我們遮蔭;
剛好有一套桌椅也是重要的,讓我們憩坐。
雙手捧著吐司,內裡夾著火腿、起司,再塗抹一點點美乃滋,
簡單的食物滋味甚好,更何況一家人在一起就瀰漫了「有情飲水飽」的味道。

在歐刻樹下,小桐很快就滿足於他的午餐,他撿來一枚橡實給我看,
什麼是橡樹,橡樹就是松鼠愛用果實來磨牙的一種樹,也就是歐刻樹。
因為橡實來自於橡樹,
我就順便跟他講了一個「雙橡園」的故事,
有一棟房子種了二顆漂亮的橡樹,便取名叫做雙橡園。
曾經有一個政府花了45萬美金買下這棟漂亮的住宅作為大使館(1947)
後來用20元的價格賣給了他的朋友(1978)
隔一年(1979)卻又再花了200萬元從他的朋友手中買回這棟房子。
這個政府是誰?就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
在雙橡園用200萬美元來看清楚什麼是朋友。
你以為人家會幫你,結果卻是一場空。


這棵歐刻樹的葉子比手掌長,具有三道對稱的深裂,或可稱為深刻型葉緣,
我又發現樹幹上冒出了另外一種圓形葉片的枝條,
而且不規則的分佈在歐刻樹上。
同一棵樹怎麼會有截然不同的二種葉子呢?
我在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個熟悉但未曾親眼看過的名字——槲寄生。
槲寄生是一種高等的寄生植物,
那麼,眼前的這棵歐刻樹也應該就是槲樹了吧!
槲寄生會從莖部伸出一種特殊的吸器,吸取寄主植物的一些物質藉以維生,
以前的人都視為是植物界的吸血鬼,是可惡的,
甚至認為槲寄生的繁茂代表的就是寄主植物的死亡。
後來的一些研究者才發現槲寄生是屬於「半寄生」的種類,
因為它有綠色的枝條和葉片可以自己從陽光中製造維生的營養,
寄生在樹上只會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礦物質而已,
算是溫和型的寄生植物,不大會把寄主植物弄死。

以前會認識槲寄生是因為它特殊的傳播方式。
對植物來說,如何讓它的下一代離親代遠一點以避免過度競爭,
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讓下一代找到適當的環境落地生根,讓種族能不斷繁衍。
槲寄生就找到了一個聰明的方法。
首先,它先長出紅豔豔的漿果吸引貪吃的小鳥們,
同時,這些漿果的果肉又甜膩膩的好吃的不得了,
這下子小鳥再也受不了了,爭先恐後地來槲寄生這兒大快朵頤一番,
咬了一顆甜果兒正要吞下去時,哎呀!糟糕了!
這果肉怎麼這麼黏,而且還把嘴巴黏的讓鳥喙幾乎要打不開了!
怎麼辦?只好飛到最近的一棵樹上把嘴巴裡咬開的超黏果肉擦一擦,
這下子槲寄生的小種子就順利的完成傳播的重責大任了。
而鳥兒們,則一代代地在怕黏又愛吃的掙扎中不斷擺盪。


我發現新大陸到處都看得見歐刻樹,
海邊有、高山有、公園有、庭園也有,沙漠區的仙人掌旁也看得見它的蹤跡。
歐刻樹以各種型態、各種姿態伸展它的生命力。

一棵老歐刻樹就是一個世界了,
它以橡實滋養野鳥、松鼠;以葉片慷慨地飽食各種昆蟲;樹洞讓候鳥棲息;
我還發現枝條上有數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癭。
生物癭或許可說是讓植物生病的一種特別的寶寶育嬰房。
這麼說吧!生物癭是指其他生物侵入了植物的身體內,
植物在不舒服之餘特別長出一些組織將這些外來的東西包起來,
沒想到這些外來的東西反而以這些組織為保護的構造以及賴以維生的食物,
如果外來的是真菌就稱為菌癭,外來的是昆蟲就稱為蟲癭。
樹上如鵝黃色桃子大小的是真菌的菌癭,
也有密集的出現在葉背的小如紅豆的紅色的昆蟲蟲癭。

歐刻樹上還有殼狀地衣及枝狀地衣的攀附。
地衣又稱為藻菌共生體,是藻類與真菌完美的結合,彼此共同扶持、各取所需,
總是生活在乾淨、潮濕的環境裡,而無法適應污染的空氣品質,
可視為環境指標的一種生物。

一棵歐刻樹就是一個豐富的生態世界了,
不管我們叫它是櫟樹、橡樹、槲樹,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管什麼時候,
它總是慷慨地招呼著它的客人,儘管我們只是路過野餐的旅客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