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20250921全國古蹟日――芝蘭街神農宮導覽、芝山岩惠濟宮共學。No.200

  

20250920下午前去芝蘭街神農宮聽老故事,這次由BEN揪團,一起參加的有景珍、愛玲、麗貞。導覽老師是簡有慶先生,在地人講在地故事分外親切、如數家珍、有滋有味。以下為當天筆記。

 

「士林三大廟都是古蹟。包括了新街的慈諴宮、芝山岩的惠濟宮,舊街的神農宮。舊街以前叫做芝蘭街,因咸豐9年漳泉械鬥燒毀,漳州人事後另建芝蘭街新街,又叫士林街。」

「燕脊,有功名的人或神明住的地方屋頂才能裝設燕脊。早年芝蘭廟重建後建了燕脊,主神土地公神格不夠大,官員(淡水同知胡應魁)建議請一尊較大的神坐鎮才名實相符,因此供奉神農大帝。」

「乾隆元年,用東吳大學一帶的雙溪水源開水圳,興築了福德洋圳。洋是指平原。在泰北高中分二岔。ㄧ支到洲美,一支到士林夜市。」

「神農宮門前石雕是由整片的觀音山石,請師傅現場打石施作,左右有對場。三川殿是民國58年新做的,因為供奉的張天師(圳堵朝清宮)靈驗,香火旺才有錢做的。廟柱上有一些張天師的對聯。早期神農宮有弄土地公,過火(張天師)二個民俗活動。」

「廟內交址陶是送鶯歌燒的,不會退色。神農宮開發沿革四部曲,下樹林埔小土地廟,遷建芝蘭街官員建議後宮奉雙主神,漳泉械鬥,現在弄土地公與過火祭典。」

「神像材質: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金屬)。ㄧ樓正殿對聯以福德開頭。」

「潘永清擔任漳州人首領時期,士林三大廟一起管理。土地公穿藍袍,繡壽字或白鶴,戴官帽。與其他神明穿黃袍不同。昭和4年的龍柱,是神農宮最古老的一對龍柱。」

「芝蘭廟碑記,乾隆57(西元1792),台北最老的石碑。敬字亭碑誌,嘉慶、道光年間各一塊。士林地名並不是因為「士子如林」,而是由最早的「下樹林埔」名稱而來。

「二樓,神農大帝黑臉神像,以身試藥嚐百草,中毒全身發黑,後來以茶解百毒。一樓的是紅臉的神農大帝,紅臉是曬太陽曬紅了。拿稻穀,在熟前幾天採下,稻穀乾燥後才不會掉落。」

「張天師是東漢人氏,名字是張角,創立五斗米道。從台中圳堵朝清宮取香灰回來刻神像,早期是神明到府問事。」

「二樓可以近距離看剪黏,士林舊街團文物。」

麗貞分享台灣欒樹二型花,一種是兩性花(雌雄同花),一種是單性花(雄花)。看子房,雄花會掉落。

 

20250921上午是芝山岩綠人共學活動。很榮幸與之瑋受邀,聯袂進行共學導覽。此行由新任的芝山岩步道長――清鴻老師指導,共學夥伴四人。是的,十人以下的人數是生態解說最適當的人數了!

我們先在捷運芝山站,用地圖說明相關地理位置,清鴻老師補充說:「芝山岩最早的名稱叫做『圓山仔』,有一戶黃姓人家住在山上。有一天,來了一個過路的人,方便時將開漳聖王香火袋掛在一旁樹上,結果離開時忘了拿。到了夜晚香火袋閃閃發亮,黃姓人家供奉後迭有神蹟,後來神明指示他們搬下山,原址蓋廟,也就是惠濟宮。另一間慈諴宮,之前是芝蘭街天后宮,咸豐九年漳泉械鬥遭焚後準備重建,材料都備好了,又因為颱風沖走了。潘永清力主遷建芝蘭街,位置在現今的士林夜市。從廟中的柱子中可看到地名演變,由『下樹林』到『霞樹林』,再到現今的『士林』。」

前往芝山岩的路途中,我們觀察盾柱木的黃花,清鴻老師介紹說:「用5的倍數來看花,1支雄蕊、5片花瓣、10支雄蕊,5的零倍是15的一倍是55的二倍是10。」

經過忠誠公園,除了觀賞附生植物,我們還看了樹杞、八芝蘭竹、紅背桂、大鄧伯花等植物。清鴻老師補充說:「樹杞,落枝痕。」之瑋補充說:「樹杞筍,江某材,火那燒,水就滾。」

從芝山岩牌樓再往前走,考古探坑開放了!解說志工熱情地為我們詳細地導覽:「芝山岩文化層是台灣第一個發現碳化稻穀的地方,代表進入農業時代了!台灣在5000年前已有農耕,考古證據在南科,聯合晚報新聞曾有報導。芝山岩考古遺址包括了彩陶、黑陶、石器、木結構建築遺留等。史前人類生活中包括了製陶、農耕、狩獵、工具製作等面向。」最後解說志工還特意向清鴻老師致意!因為清鴻老師是資深的芝山岩解說老師。

一個上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我們最後在考古探坑前進行結束圈活動,依序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感受。壓軸的是清鴻老師。他說:「在芝山岩導覽已經有32年了!一個地方去很多次,會看到很多新的東西,對此地的情感也會更深刻。」

走入大自然的自然教學與生態導覽活動中,今天是個人第200場的解說活動了!今天是輕鬆的一天,在熟悉的芝山岩步道,有精采動人的生態資源、慧黠的共講夥伴、資深的綠人前輩、友善的學習夥伴,讓這段路程閃閃發亮!

今天的重點是我有好好的辨析了雀榕與大葉雀榕的相似與相異處,把困擾久久的一個謎團解開,並能為人解惑,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

200場解說活動是一段漫長旅程,今天過後,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芝蘭廟碑記

敬字亭碑記與福德廟埕碑記

台北市文獻會重塑芝蘭廟碑記

士林三大廟與福德洋圳陶藝示意圖

神農宮的西施脊有一段典故

神農宮開發沿革史畫

簡有慶先生導覽

神農宮碑林介紹

碑林上有平安文創圖像

五福臨門窗花

翹尾的燕脊

以前是喜上眉梢,現在是卻上心頭

樸拙的三尊虎爺

華麗而精緻的竹藝作品

神農宮一景

 
結束圈分享心得

翻攝芝山岩文物

芝山岩考古新風味

考古探坑有文化層的剖面與圓山人骸骨模型

芝山岩等高線圖可見台地地形

大葉雀榕

雀榕

惠濟宮山門合影

之瑋老師操作主莖右旋的辨析

清鴻老師拈花微笑,發現盾柱木豆莢狀的子房

芝山岩共學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