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20131026快樂提案之四:東澳灣

東澳是一處迷人而神秘的海灣。
我去過很多次了,
蔚藍的海面,以蛇頸龍造型蜷伏的烏石鼻岬角為襯托,
成為臺灣東部海岸絕美的一景。
今天來東澳,是由李思根教授指導之下進行田野調查。

走近東澳灣,世外桃源的知足與恬淡氣息更令人難忘。
因為蘭陽平直的海岸線多少有些單調,
幸好南端有三個美麗的灣澳,依次是蘇澳、東澳與南澳。

其中,最少為人關注的就是東澳了。

而我,就在東澳灣怔怔的忖度著一個無人的海灣能有多少迷人氣息?
我猜想著:它的美,美在少了那麼點的人味,
而這剛好也是這個擁擠的島上最最欠缺的一種味道!
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20131017北投麥當勞研究會議1700-1756
1.      河口要找路:北溪找不到路、南溪找一條路
A.     沙嘴。
B.     潮曲流。
C.     河道變遷的痕跡:洪水、枯水的變化。
D.     岩石為海積或河積?有無界線?
E.      為何東澳無法發展出三角洲?因為很少河口無三角洲。三角洲有6種,包括了弧形、錐形、平頭(外海有強勁海流切割)、交織狀、灣狀等。
2.      田野調查重點:
A.     上午看東澳南溪、東澳北溪河口。
B.     下午看東岳冷泉、粉鳥林、海灘採集角閃岩、白雲母片麻岩。
3.      岩礦採集鑑定:攜帶放大鏡、顯微照相、塑膠袋、油性筆、地質鎚。起碼採集20種岩礦,可建置岩礦標本群。

東澳灣
1.      海濱觀察:
A.     破浪線距離濱線非常近:大約只有5m。海浪接近直立波,浪非常大、很危險,故此處不適合游泳、戲水。
B.     堆積物:
a.前灘:寬約35m,沙灘,夾有稀疏的大礫。可知此沙灘為漲潮時所帶來的,而大礫為颱風的巨浪沖進來的,回濺時帶走小礫,大礫帶不走。
b.後灘:以小礫、中礫為主,不見得為海水帶來,可能是河流帶來的,因為被海浪堵住而沉積。石頭大小平均,但沒有淘選,石頭種類與中央山脈的石頭相符。
C.     石頭幾乎都是扁的,圓的很少:為什麼?因為石頭種類以石英雲母片岩、矽質片岩為主。河海搬運時以滑動為主。
2.      岩礦介紹。
A.     白雲母片麻岩:花崗閃長岩變成的,富集白雲母礦物。
B.     鐵石英:石英岩內的含鐵礦物氧化,鏽染出紅黃顏色的表色。

東澳南溪沒口溪
1.      河中洲:
A.     河口寬敞,二邊沙堤約400m,中間有一個河中洲將河道分成南北二岔。洪水期河中洲會被淹沒。
B.     氾濫平原:石頭皆為大礫,為洪水帶來的,故此河中洲嚴格來說可歸為氾濫平原。
C.     類似沖積扇的扇端:南溪的分流中間叫做河中洲,很大。洪水期會淹沒、枯水期會出露,將南溪分成二個出口。二者之間留下一個類似沖積扇的扇端,以河流堆積物為主,而靠近海濱的堆積物為海積形成。
D.     扇端沙嘴:扇端前端的河道稱為沙嘴,是指河流出海口被堵住,因而河道呈90°轉彎者。而後,南水道的水往北流,與北水道匯流,形成一條直線型沙嘴,共約400m長。【按:沙洲由灣口的一端伸向海洋稱為沙嘴,若沙洲軸線呈直線平行於海岸而發育稱為單沙嘴,沙嘴繼續伸長成為沙堤,被封閉的河川成為沒口溪】
2.      漂流木:漂流木的位置為濱線,這是人工堆的嗎?是海浪堆的,推到這裡時沒力了,也可能是因為河水、海水的角力在這裡達成平衡,二者旗鼓相當、平分秋色、不分軒輊。木頭是海水還是河水帶來的?海水。
3.      感潮河:
A.     堰塞口:南溪的水量在洪水其實很大,水往北流出海。現在是枯水期,這裡的位置是個堰塞的地方,是上一次大颱風時海水灌進來的地方。
B.     覆瓦構造:證據在覆瓦。可觀察到覆瓦開口的方向朝向河流上游,推知水流的來向從北而來,覆瓦為海水力量所造成。
4.      階原:水漲的時候會淹上去,故此處可歸類為洪涵原,又像是最新的海階,故可稱為階原。
5.      南溪的分流:因為水從南方來,而且河道很窄,有可能是人工挖的分流。但前方形成一個潟湖,或可稱為沒口溪,或可稱為是河口潟湖。
6.      海灘坡降:高潮線(有大石頭的地方)與低潮線(破浪線)之間的波降大約7度。
7.      植物觀察:青葙、甜根子草(咬食草莖)

東澳北溪河口
1.      二條河流特性不同:
A.     東澳南溪:河口被封死,洪水期才沖開一條河口。因為南溪河道分成三岔,水量分散形成片流,所以形成沒口溪。
B.     東澳北溪:
a.出口溪:沒有分流,有一個出海口。
b.單沙嘴:海浪推出來的堆積物形成一條與海岸線平行的沙洲,稱為單沙嘴。
c.海神與河伯的華爾滋:可處可觀察水流與海浪的角力。此處破浪線與海濱非常近,可知海岸坡降大,不適合做為海水浴場。海浪8-11秒一次,屬於高頻度的海浪;海浪衝擊時,河水就會倒退,但海浪間隙時河水會趕快流出去,形成一進一退的搭配動作。
d.圓磨度:河海交界處的石頭圓磨度最佳,因為衝擊的力量最大。
e.南水道:照理河流會直線流入海洋,當水大時水會直流,故北溪應該也有北水道,此為南水道。
2.      植物觀察:無根藤。

觀音海岸
1.      第一站:沙丘(距離海岸下車處約1km)
A.     沙漣:一條一條的叫沙漣,風造成的。若為河流、海水造成的叫漣痕。分成二類:
a.波痕:死水造成的,一高一低,水分子沒有前進,只有上下震盪,即是只有上下運動,沒有水平運動。波痕的二翼相等。
b.流痕:若水流動時形成的叫做流痕。流痕的二翼不等。
B.     沙漣的構造:沙漣最高的地方叫做沙脊,左右為二翼。
a.長翼:風的來向。
b.短翼:風的去向。
c.以沙漣測量風的去向為233°(西南向),可知今天吹東北風。
C.     風剪草:因為季風會固定同一個方向吹,例如吹北風,樹冠會往南傾倒,稱為風剪樹。今天觀察到的是風剪甜根子草,可稱為風剪草。我們也可由風剪草傾倒的方向觀察出風的來向。
D.     沙丘:分成六類,此處沙丘外觀呈圓形,可稱為Dome
E.      本站觀察重點:
a.沙漣。
b.風剪草。
c.縱沙丘:Dome,整串連起來的沙丘。
2.      岩層露頭:
A.     地質分區:屬於大南澳片岩太魯閣相,高溫低壓的變質相。
B.     岩層種類:由上至下排列的岩層分別為:
a.綠泥片岩:基性火成岩(玄武岩或凝灰岩)變質而成。
b.石英脈穿透體:很多條。如果一條之間有厚有薄,稱為透鏡體,可觀察到中間厚、二邊薄的外型。
c.變質砂岩。
3.      第二站:透鏡體發達的岩層露頭。
A.     岩層種類:由上至下排列的岩層分別為:
a.綠泥片岩。
b.石英片岩(透鏡體)
c.綠泥片岩。
B.     地史:地質年代在6500萬年前,可稱為台灣阿公。很久很久以前……
a.海底火山爆發:一種噴出來的叫火山岩,沒噴出來的叫深成岩。綠泥片岩是基性火山噴發,可能是玄武岩也可能是凝灰岩,後來產生變質作用,成為變質岩(台灣只有基隆火山是酸性的,大部份是中性的安山岩,澎湖是基性的火山)。海底火山噴發的證據在哪裡?南澳附近可觀察到噴出火山碎屑所形成的綠泥片岩與沒噴出的岩漿所形成的片麻岩二種岩類。
b.火山不是一直噴:而是有時噴、有時不噴。不噴時海底泥沙沉積,這些沉積的泥沙之後變質為矽質片岩,而基性火成岩變質為綠泥片岩。
C.     石英脈的演育:
a.石英脈。
b.透鏡體:中間粗、二邊細的石英脈。代表板塊運動時受力不平均。
c.串腸構造:透鏡體如果成串,叫做串腸構造。
D.     層態:S72W32NW
E.      側反向坡:地層不會有大規模滑落,但會有快速崩落的落石,目前上方已有懸空的狀況。
4.      第三站:灘岩。用鹽酸噴灑,碳酸鈣的部分會冒泡,綠泥片岩的部分不冒泡。
A.     原生相:大理岩。
B.     次生相:鈣華。指被水溶解,蒸發後重新膠結的鈣酸鈣。
C.     礫岩的種類:
a.火山集塊岩。
b.火山角礫岩。
c.礫岩。
d.灘岩:成分可用花生糖比擬,岩基就是花生,膠結物就是麥芽糖。灘岩的岩基是綠泥片岩、石英片岩,膠結物是鈣華。
5.      判斷底岩、落石或轉石?底岩,因為層態相同。
6.      石英雲母片岩夾一塊砂岩包裹體:砂岩是後來貫進來的。

7.      消失的海蝕洞群:去年還在的連續的三個海蝕洞,是教學的一個高潮,如今安在?只剩下崩塌下的落石堆雜亂的痕跡而已。此區大地變動速度快速,快到讓人喟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