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活動是步道協會112期聯誼會例常活動。由蒞府老師主導、規劃、解說。以共乘的型態前行,我們這台小車承載了景珍大哥、麗貞、愛婷和我四人。聊著聊著,水湳洞到了!
早上0910在水湳洞停車場集合,第一站是水湳洞,觀賞十三層選煉廠、陰陽海、黃金瀑布;第二站到龍洞岬,踏行龍洞灣岬步道;中午在卯澳海洋驛站午餐,躲避中午的酷暑;第三站是卯澳漁村巡禮,看斑駁石頭厝在悠悠時空中頹杞模樣、看福連的洗衣板波蝕棚與潟湖進退、看利洋宮敬獻燈台上的榮華與富貴祈願。
第一站是水湳洞。水湳洞是水金九金銅礦景區的入門處,遠眺基隆火山、無耳茶壺山、九份聚落地景,近瞰陰陽海、黃金小溪、黃金瀑布地貌。
蒞府老師帶我們登上水湳洞停車場眺望台之後,又帶我們到左側的水湳洞選煉廠景觀台,跨過金黃耀眼的濂洞溪黃金溪谷,棧道上有緊貼石壁的風剪木,岩壁上出現了一顆瑰麗綻放的洋蔥石,剖半的洋蔥石露出了深藏許久的鐵質節理,內層是一圈圈、同心圓狀的鏽染,外層是一片片、皮殼狀的褐鐵礦,最外圈還有一些交錯層紋理,整顆岩塊上還鑲嵌了眾多的糞管狀、交錯狀的生痕化石,啊!其實,這是一顆歷經滄桑的奇石呀。
第二站是龍洞岬。我們將車輛停在西靈巖寺停車格,蒞府老師帶領我們步行進入龍洞岬灣步道,一直走到龍洞觀景亭。下雨了,我們在雨中遠眺極目處的鼻頭角海岬、浩瀚的太平洋海景、堅強壁立的龍洞砂岩。
鼻頭角與龍洞岬中間是內凹的龍洞灣,從龍洞灣向西南斜斜的畫一條線,可以一直畫到南台灣,這條線就是台灣島沉積岩與變質岩地質區之間的分界線。換句話來說,龍洞岬是從台北沿著海岸線出發東行,最靠近我們的變質岩地區了。走在龍洞灣岬步道上,可觀察到四稜垂直的龍洞砂岩,步道旁有層層剝蝕的洋蔥石,石階上有綻放的石花圖紋。無敵海天勝景,一眼一覽無遺。
第三站是卯澳漁村。卯澳海洋驛站老闆知道檸檬冰沙是夏天唯一的解方,知道無限量的檸檬冰沙是多麼難以抗拒的誘人。蒞府老師帶領我們在老漁村裡穿街走巷,看就地取材的石頭屋亂中有序、看溪畔的銀葉樹水漂流轉、聽利洋宮古老的傳說故事。
小村最西端是福連國小,福連國小是迷你小校,全校學生只有十餘位,但他們有一座海邊的彩虹階梯,彩虹階梯旁是著名的洗衣板波蝕棚,波蝕棚有一連串微型的單面山層階構造、有縱橫交錯的海洋生物生痕化石、有挖滿密集小洞的石蛋、有風平浪靜的浮潛潟湖,還有讓人心平氣和的無垠大海、白雲藍天。
感謝蒞府老師精心安排山海勝景的共學之旅,感謝自然步道112期聯誼會慷慨分享的精采活動,友善體貼的綠人夥伴。走過水湳洞、繞過龍洞岬、穿過卯澳村,走最自然的小徑、看最澄澈的海洋、吹最清涼的樹底風、享受最純淨的天人之際!
金黃色的濂洞溪 共學的講師 水湳洞的瑰麗洋蔥石 卡利薩一刺四岔 野牡丹盛開 龍洞砂岩 遠眺龍洞岬 遠眺鼻頭角海岬 留影的瞬間 龍洞灣岬合影 龍洞灣岬步道上的石花 龍洞灣岬步道上的洋蔥石 海膽 龍蝦 百年石頭厝砌石雜亂 石蛋與石蛋上的蜂窩岩 石蛋 海蝕平台上的溶蝕盤雛形 福連國小前的洗衣板波蝕棚、潟湖 卯澳漁村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