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課歷程
2017年,北市大三位師培生在504進行風吹走了科學繪本教學演示,我沒事,也過去觀課。發現課程氣氛掌握的很好,氣球動力車變因甚多,學生專注地投入活動中,是一次很成功的教學活動。
北市大學生用撲克牌當車身是很有巧思的,極簡的車子,卻能跑的又遠又直,令人驚艷呀!但車輪是用PP板一個一個地剪下來的,用竹籤刺洞又有危險性,車輪容易不正,從學生的作品看來,這是最具考驗的部分!
去請教文徽老師,他在2018年金門科普閱讀營時帶過汽球動力車,也曾思考過動力車的車輪、車軸的問題,一直想找到能替代PP板車輪的方法。曾買了二盒花片,卻苦於找不到能卡住圓心的車軸。後來文徽建議可以使用風力風向計固定吸管的塑膠圓錐當車輪,橘色吸管就可以做為車軸了!太棒了!車輪、車軸的問題解決了!
然後我從自然教室一櫥櫃找到了一批閒置多年的硬透明壓克力粗吸管,作為車軸外覆的管子,讓車軸可以滾動;再從自然教室三找到了幾包彩色粗吸管,作為動力車的排氣口;又發現了二包大圓氣球!又找了三種車身的材料!分別是方形保特瓶、方形塑膠盒、藍色長方形板子(單擺實驗的底座,要先拆掉裡面的鐵條才不會太重),後來湘蓉老師又捐助了二個長條紙質飲料包裝盒(1公升大小的紙盒最適合,跑起來距離最遠。)太棒了!全部都是使用自然教室既有的材料,不用多花一毛錢去購置,而且很多器材都可以重複使用!真是太棒了!
二、教學歷程
20201221,403教學。進行課程中,小男生跟我抱怨別組一直學他們作!「讓他們學一下又不會怎樣!因為車子要跑出好成績還需要多次調整的!」學生最大的困難點在哪裡?在吹汽球。一開始只有2個人吹得起來,硬吸管也沒辦法用打氣筒打氣。雙手一攤,老師沒也不方便口對口去幫忙吹汽球呀!無計可施之下,很多孩子還是想要讓動力車有動力,一再地嘗試,不可思議的是後來全班有2/3以上的氣球動力車都動了起來!願力真是不可思議呀!後來我想了一下,還是可以將手摀成圈狀連接粗吸管幫孩子吹汽球的,因為已經撐起的氣球第二次會容易多了。
通常學生的氣球動力車大約能跑出2-3格走廊方格的距離(1格30公分),有一台方形硬塑膠車身的動力車跑的遠,但前輪會翹起來,指引學生加上螺帽增重,後來跑出了7格方格的佳績。
結束前,讓學生拆下材料並歸還器材,只能帶走粗吸管及氣球。隨口問了二位小男生喜歡今天的課程嗎?孩子們說非常喜歡!教師鼓勵孩子可以在家中用既有的材料自己做氣球動力車,拍照傳給老師,老師再予加分。
20201222,402。有三位同學自備車身,1公升長條型飲料紙盒是最適合做車身的材料。某生果然很難跟別人合作,既沒有人找他同組,拿了器材又永不放手,儘管不會操作又不肯聽人指揮,於是我給其他組員另外一套器材。結果同組組員的動力車卻跑出了佳績,測試時屢屢達到滿分!全班同學都敬佩起她了!只見她每次都專注地趴在地板上吹著氣球,那神情十分認真!結果正式測驗時,第一次跑歪了,不予計分;第二次氣球爆了!從乍喜到失落,看的到她眼神的落寞!教師後來請她幫忙登記全班成績,告訴她:她的實力是全班最強的,雖然正式競賽時沒有好成績,老師看到她的努力,也會給她一個恰當的成績的!
操作性的競賽活動,讓多位課業不突出的孩子有了表現巧手一面的機會,並且培養信心。有一組學生測試時發覺氣球都原地消風,怎麼車子都不會動?拿起來一看,原來他們把車輪用膠帶黏起來了!學生遇到困難來找老師求救時,教師都是請他們再想想,用不同的方式試試看,自己去找出解方!我相信只要時間足夠,孩子們是能靠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務的。
但是遇到車輪空轉的問題時,其實我也無計可施呀!
20201222,404。受限於氣球數量,全班分成10組操作氣球動力車。10組中仍有2組沒有完成作品。學生太興奮,之後班級常規還是要有更大強度的控管,避免干擾其他班級。
三、學生回饋
20201223,406。想到要聽聽學生對課程的回饋,列印了教學回饋單,問題一是喜歡今天的課程嗎?問題二是有困難的部分嗎?問題三是學到了什麼?原本只想隨機挑選4位主動填寫的學生,但學生太踴躍想填寫教學回饋單,於是8張全部發出,收回了5張。
針對問題一,5位學生都喜歡今天的課程,原因依序為可以動手做、好玩、能發揮想像力。針對問題二,困難的地方中,依序是讓車子跑得快又直(2位)、小組合作、沒有100分、吹汽球等。針對問題三,學生學到了空氣是有重量的,有高氣壓與低氣壓,如何作動力車,調整動力車讓它又直又遠,吹汽球,團結等。
20201225,405。發下4張教學回饋單,收回3張,另有一位同學自己謄抄題目後交給老師,用心可嘉呀!
針對問題一,4位學生都喜歡今天的課程,3位喜歡的原因是手作,1位說能學到知識。針對問題二,困難的地方中,405的答案很有勵志性,諸如學生提到氣球會卡到車身,但克服了;氣球動力車太輕,會歪掉;車身壞了,做很久才做出來;吹汽球,最後成功了!針對問題三,三位學生說學到了做動力車,增重讓車子穩定,有一位說「空氣受壓縮會產生動力」,這個答案可說是最能扣接到課程活動最佳解答了。
20201229,405學生在下課時間到教師辦公室繳交教學回饋表並領取小禮物時,402學生見狀也紛紛表示想要書寫教學回饋,於是挑選了5位學生進行口頭回饋,問題一是最喜歡本學期哪一項課程活動?為什麼?問題二是給志文老師的一句話。學生訪談內容如下:「4207:觀察月亮,因為有觀察活動;上老師的自然課可以學到更多事情。」、「4208:戶外教學,因為可以親眼去看到三年級課本上介紹的東西;感覺上你的課很好玩,因為可以做很多的實驗。」、「4212:氣球動力車,因為可以自己動手做;交通工具與能源單元可以知道交通工具的來由和動力。」、「4224:犰狳雷故事,因為犰狳雷很可愛;我很喜歡自然課,因為自然課很好玩。」、「4230:彩虹,光照的樣子很漂亮;自然課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做彩虹或氣球動力車。」。從學生回答的內容,可看到不同的單元與活動都有人欣賞,整體來說學生喜歡觀察和動手做的課程安排,並能給予教師正向的回饋。
四、中譯繪本:
20201229,操作了5個班級的風吹走了繪本之後,原本以為看圖說故事八九不離十,沒想到有幾頁的畫面卻不甚了了,於是前往英語部辦公室請教文晶老師,文晶老師熱心的逐句翻譯,果然得窺全貌。感謝感謝!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教學回饋 |
![]() |
板岩小禮物 |
![]() |
板岩小禮物 |
![]() |
板岩小禮物 |
![]() |
板岩說明單 |
![]() |
板岩小禮物 |
![]() |
四年五班成績表 |
![]() |
開朗的笑容 |
![]() |
小組合作 |
![]() |
合作一景 |
![]() |
自帶車身的小組 |
![]() |
四年六班成績表 |
![]() |
笑得開懷 |
![]() |
最佳小組 |
![]() |
小組合照 |
![]() |
吹汽球 |
![]() |
406在工作中 |
![]() |
小組合作 |
![]() |
四年四班成績表 |
![]() |
影片觀摩 |
![]() |
小組合照 |
![]() |
出發了 |
![]() |
404為什麼跑不遠? |
![]() |
笑顏 |
![]() |
小組合作 |
![]() |
同心協力 |
![]() |
專注的神情 |
![]() |
繪本故事介紹 |
![]() |
這台車跑最遠 |
![]() |
403進行競賽 |
![]() |
測驗場地 |
![]() |
課程器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