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20161216花蓮溪口戶外教學

20161216花蓮溪口戶外教學

☆時間:1051216日星期五13301554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嶺頂。
☆名稱:2016花蓮溪河口及嶺頂海岸特殊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
☆參與人員:李思根老師(主講)、光華國小林玉龍主任等3位教師、六年級學生14位、小桐、楊志文等20人。

☆活動流程:
時間
地點
觀察重點
備註
0800
北投家中

0900台北車站212車次自強號。
1200
花蓮車站

搭乘李思根老師車。
1325
嶺頂國姓廟
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斷層介紹
1337開始上課,1356離開。
1402
風剪樹
榕樹、風剪樹
1424離開。
1429
海岸山脈尾閭
凝灰岩、漣痕、位痕
1442離開。
1451
花蓮溪口沙嘴
岩類介紹、變質構造、磯波與直立波
1516離開。
1521
火山泥流
底岩、轉石與落石、小斷層、交錯層
1542離開。回程。
1554
嶺頂國姓廟

戶外教學結束。

☆教學紀錄:

周五帶小桐參加光華國小花蓮溪口戶外教學,夜宿李老師家,
李老師送了一塊珍貴的彩斑菊石化石與小桐,小朋友樂不可支。
周六鯉魚潭踏船、白鮑溪尋寶、雲山水徜徉;
周日小錐麓步道、砂卡礑步道。

此行的重點在於探討戶外教學的價值、環境教育的價值、
地景對在地學生的薰染、地景對外地遊客的魅力、
帶學生探訪各種營力交錯的花蓮溪口戶外教學、
帶孩子參加花蓮溪口戶外教學雙重角色的觀察。
實際觀察、思考推論、動手操作的樂趣。
長時間觀察的價值等。


【圖1 花蓮溪河口戶外教學地圖    衛星影像取材自Google地圖】

嶺頂國姓廟導言:師生坐在國姓廟拜亭內,做背景知識的介紹。
1.  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
A.  花蓮這裡有二座山:
a.遠方:中央山脈。
b.近處:海岸山脈。
c.二座山中間有一個狹長的平原,叫做什麼?花東縱谷。
B.  這二座山的石頭是不一樣的:
a.中央山脈:又老又高,阿公級的,年齡很老。石頭是變質岩。
b.海岸山脈:又年輕又矮,孫子級的,年齡很小。石頭是火成岩、沉積岩。
C.  嶺頂:這裡是海岸山脈的最北邊。全台灣只有我們這裡看得到海岸山脈的最北端。(指向前方圓形緩丘)
D.  全世界的地殼有二種:
a.一種是海洋板塊:海岸山脈。
b.一種是大陸板塊:中央山脈。
2.  斷層介紹:
A.  節理與斷層:
a.石頭裂開叫做什麼?節理。
b.石頭裂開,又有上下左右的位置移動叫做什麼?斷層。
B.  斷層構造:以斷層教具做說明。
a.破裂面:斷層面。
b.斷層線。
c.上盤:加壓的、壓別人。
d.下盤:被壓的、被別人壓。
e.教師以手勢比畫,讓學生判斷上下盤的位置。
C.  斷層類型:
a.正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
b.逆斷層:上盤上升、下盤下降。
c.左移斷層:地層水平的移動,左側的地層靠近我。
d.右移斷層:地層水平的移動,右側的地層靠近我。
e.斜移斷層:操作斷層教具,讓學生判斷斷層類型。最後說明台灣大多是左逆斜移斷層。
D.  造成斷層的應力:
a.逆斷層:壓力造成的。
b.正斷層:張力造成的。
c.平移斷層:力的方向步在同一直線,且方向相反,稱為「剪力」。教師用4根吸管操作由正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3.  科學訓練:經由觀察、思考、實驗,並能說出理由。
A.  一張紙剪掉一個角,剩下幾個角?35個角。
B.  樹上5隻鳥,開1槍,射死1隻鳥,剩下幾隻鳥?


風剪樹:李老師臨時徵召我介紹風剪樹。
1.  正榕:全世界的榕樹有3個共同特徵。
A.  乳汁。
B.  托葉痕。
C.  隱花果。
2.  這棵榕樹傾斜30°為什麼沒有倒下?有3條氣生根演化出來的支柱根支撐。
3.  盛行風猛烈,榕樹的頂芽被吹壞,只能在背風側讓側芽生長,因此樹冠傾斜生長。此棵榕樹朝向南南西方向生長,代表盛行風向為北北東。



海岸山脈尾閭:從國姓廟右側走下堤防,左轉走至盡頭。
1.  凝灰岩:火山噴發出來的火山灰膠結成的岩石,外表黃褐色、顆粒細緻。
2.  漣痕:水流經過後,水底泥沙排列出高低位差的波峰、波谷,漣痕的二翼可以讓學生判斷水流的來向。
3.  位痕:水流停滯時,在周圍的泥沙侵蝕出來的水平線條,隨著水位降低而有多層線條。
4.  土壤液化:小桐穿雨鞋踩在爛泥上,原本看起來乾燥的泥地,經過擾動後泥水分離,腳會陷下去,於是我趕緊跳下堤防將小桐拉起來。有時在甲地踩踏,乙地會有水脈冒出來。






花蓮溪口沙嘴:靠近海面的沙灘,今日浪濤洶湧。
1.  岩類介紹:教師不要你知道這個石頭的名稱,但要你能判斷出它的類別,是屬於沉積岩、火成岩,還是變質岩?
A.  拿一顆石頭,有一片一片的片理:變質岩。
B.  石頭上有礦物的結晶,是火山噴發出來的物質:火成岩。
C.  岩石碎屑在水底慢慢的黏合起來成為石頭:沉積岩。
D.  以稀鹽酸、硬度、顏色來認識此處常見的岩類:大理岩(會冒泡)、石英岩(敲出火花)、綠色片岩(綠色有片理)等。
2.  變質構造:
A.  流褶皺:岩石的柔性變形。
B.  截切體:石頭裂開充填入的礦物脈。
3.  磯波與直立波:
A.  磯波:破浪線遠、海底坡降小、危險性較小。
B.  直立波:破浪線近、海底坡降大、危險性較大。





火山泥流:海中天民宿旁海灘。
1.  底岩、轉石與落石:石頭不同的來源。可以思考在哪裡看見?有什麼差異?哪一種較危險?
A.  底岩:原本就在此處,連續分布的地層。此處為火山碎屑岩,有三種不同類型的岩相。
B.  轉石:河流或海流帶來的石頭。經過不斷的滾磨、碰撞,外形為圓滑的卵石,此處多為變質岩礫石,可見以石頭來自中央山脈的居多。
C.  落石:高角度山壁墜落的岩塊,特徵為石頭邊緣的尖角銳利。此處較少。
2.  小斷層:地層裂開後產生位移。
3.  交錯層:在水平的地層層理中,可發現斜線形沉積而成的層理,代表沉積環境為河海交界處的潮間帶。

生態工法護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