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9第二次龍鳳谷田野調查
☆時間:103年5月9日星期五。
☆地點:臺北市北投區第一公墓、龍鳳谷地熱區。
☆名稱:2014「大屯火山群龍鳳谷爆裂口特殊教學資源之開發與推廣宣導計畫」第二次田野調查。
☆參與人員:李思根老師、再賢、全宗、祥穗、薏蕙、藝嘉、志文等。
☆活動流程:
時間
|
地點
|
觀察重點
|
備註
|
1403
|
奇岩捷運站
|
與李老師碰面。
|
|
1420
|
龍鳳谷遊客站
|
行前說明
|
1435離開。
|
1444
|
第一公墓陰陽路
|
15個褶皺觀察
|
1540離開。
|
1550
|
龍鳳谷停車場
|
龍鳳谷地熱區、腱狀丘
|
1616離開。
|
1633
|
北投捷運站
|
解散。
|
☆教學紀錄:
下雨天,視線較不佳,擔心今天拍的照片不能使用。
李老師一再強調要穩定性佳的掃描錄影,
一次將連續褶皺的全貌記錄下來。
現場有錄影留下檔案的有李老師與全宗大哥。
龍鳳谷遊客站行前說明
1.
經費報支的問題:調查與資料整理已經有幾個月了,相關的經費也該核銷一部分了。目前已可做專案期中的公開發表了,因為泉源社區參與的人數可能較少,或許可在北投社大發表,或是運用喬大讀書會的聚會舉辦龍鳳谷研究期中發表會,時間大約30-50分鐘即可。※此部分請林再賢與喬大基金會聯繫。
2.
今日田野調查重點:已經調查過的火山地形、喀斯特地形今天不講。
A.
陰陽路列為一個景點。
B.
龍鳳谷遊客服務站也要列為一個景點,略述編制、開放時間等基本資料。
C.
第一公墓:也可提一下風水的格局,左青龍、右白虎。地質為五指山層沉積岩。民國53年時,泉源國小為了讓學生跳國民健康操,因此買了第一套的麥克風,當時第一公墓李姓管理員常去泉源國小打麻將,他們的暗號是用麥克風喊「1、2、3」,李姓管理員就會穿越惇敘高工的小徑跑來打麻將了。
陰陽路褶皺背景
1.
位置:第一公墓牌樓進入沿馬路約1.5km的道路右側。
A.
經緯度:東經121˚31’28”、北緯25
˚8’22”。
B.
高壓電塔:面對電塔可見標示。
a. (左側)陽明北投線004高壓電塔:
b. (右側)陽明興仁線004高壓電塔:
2.
層態: N78。E,25SE。傾向168 ˚(向南),傾角25。。
3.
地質:五指山層砂頁岩互層,較厚層為含鐵的粉砂岩、較薄層為泥質頁岩。一層約15-20cm厚。
第一個點:背斜的左翼
1.
背斜的上面被圍牆擋住了,右翼也被蓋住了。左翼的傾角不大,約25。屬於緩背斜。
第二個點:正背斜
1.
照片中原子筆的位置是背斜軸,這是個正褶皺,露頭二翼的寬度為1.5m,高0.75m,二側傾角45。,是一個標準的正背斜。
2.
地層為五指山層粉砂岩,含有鐵離子,不硬,指甲一刮會破碎,這是因為長石多、石英少。
3.
節理:標準的褶皺節理應是放射狀的,節理會交會於圓心。
4.
包絡面(一層的厚度)約15cm,為層間褶皺。
第三個點:含鐵背斜的左翼
第四個點:尖頂褶皺(向斜)
1.
有一個小小的向斜。
第五個點:迷你型的背斜
第六個點:有可能為荷重鑄型的向斜
1.
白色的半圓形區塊有一枝筆當比例尺。
2.
如果是橫壓力所形成者為「褶皺」,如果在地層尚未硬固之前,因為重力壓下來所形成,則稱為「荷重鑄型」。
第七站:單斜褶皺
1.
主題景點:此一系列褶皺中規模最大者。
2.
單斜褶皺:左翼約38。,右翼接近垂直。長度約2.5m,走向為S13。W(197。),可知應力由南向北擠。
3.
擠壓的力量從哪裡擠過來的?一定是從低角度擠向高角度的方向。
A.
角度小:力的來向。
B.
角度大:力的去向。
第八個點:小向斜
第九個點:尖頂褶皺(背斜)
第十個點:牛眼構造
第十一個點:尖頂向斜
1.
尖頂處有一個硬幣。
2.
與第十二個點一起參看。
第十二個點:緩背斜
1.
背斜頂有一個硬幣。
第十三個點:突出的向斜
1.
向斜處有一個硬幣。
2.
與第十四個點一起參看。
第十四個點:具有破劈理的背斜
1.
背斜頂有一個硬幣。
2.
背斜軸有一條長了植物的破劈理。
第十五個點:最後一個向斜
1.
向斜處有一個硬幣。
褶皺意義
1.
五指山層因為造山運動擠在年輕地層上面,成為「不整合」。
2.
可知此處歷經激烈的板塊擠壓,且褶皺應為在地殼深處所形成,才可能造成此處頻繁的摺皺數量,且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摺皺,具有高度科學性的教材。
3.
可推測此處形成時間與目前露出的時間一定間斷很久。
4.
歸納:此處褶皺群形成時間很早,出露時間很晚。
南磺溪腱狀丘
1.
由龍鳳谷停車場步道右側可進入龍鳳谷地熱區,可觀察到許多噴氣口硫磺結晶及許多漂亮的洋蔥石。
2.
腱狀丘:最早的時候河流靠近大埔熔岩台地,而後河道靠近敦敘高工一側。後來為了修建停車場而填土,讓河道往另一側移動。我們可觀察到在大埔熔岩台地一側有一個舊河道,當河水流量增加漲高時,河水會分流而行,形成一個「早期放棄的腱狀丘」,目前該河道已被落石堰塞;之後河道靠近敦敘高工,因修築停車場又形成一個「人工改道的腱狀丘」;最後則是現生的河道上有一處較高的「現生的腱狀丘」。
筆於三樓2014051417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