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有二場公開課,0506是校內的公開課,要到教學精進網填寫授課資料與課程回饋;0516是關渡國小的公開課,名稱是「海洋教育議題宣導與公開授課觀摩會」。
第二場的海洋日公開課,環教團淑華校長鼓勵參與,0410先在自然領域社群演示一遍,0411寄交教案,0515在504、509講了二回「鯨魚的眼神」繪本故事。好了,深呼吸一下,完成了說課簡報、教學簡報,要到關渡國小野人獻曝了!
一、珍愛鯨豚公開課議課
1. 志文:感謝關渡國小四年級學生熱烈參與,讓鯨豚課程順利完成,並且從學子學習單的內容得知了對鯨豚的關懷之情。也感謝該班自然老師平日形塑的良好學習氛圍,讓這堂課激盪著好奇心與熱烈分享的氛圍。收尾的總結活動時間不大足夠,還要麻煩自然老師再找時間播放台灣鯨讚影片與檢核學生回答。能夠連續二年公開課都遇到學養俱優的怡君老師任教班級,這份巧合是本日最大的幸運之一!
2. 昭妤老師:珍愛鯨豚一節課國小上的完,國中可能看不完。老師納入認知、情意、技能學習目標融入課程中。有一個疑惑是為什麼先不講鯨豚分類標準,反而先讓孩子自己分類?我發現課程中先分類、再歸納,循序漸進的引導反而更真切,細膩的推衍在自然課是很重要的。
3. 仁偉主任:第一點是很驚豔,這個班的自然老師班級經營很有序,令人敬佩。學生分類鯨豚模型時也分得很好。第二點是疑惑,為什麼不用大屏來講故事?在課堂中發現直接用繪本更能吸引學生來聽,學生們靠近向前來聽故事時呈現了一幅好美的畫面。有時候直接拿書本來講,更有學習成效。第三點是學習單,公開課書寫學習單是例行公事,這堂課讓學生抽籤挑選一題書寫,再共同完成整張學習單,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的作法具巧思。
4. 家森主任:第一點是孩子很快的聚焦在課程中,自然老師平日的教導有方。第二點是驚嘆,教學步驟清楚、架構完整、學生學習成效佳。第三點是師生互動良好,聚焦在課程的對話中,操作型的課程更能讓學生習得素養。第四點是教具、教材貼近學習活動,最後再做統整。第五點是回饋單是很富巧思的,學生既可以分享也可以操作。
5. 婉淳主任:優點是開放式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引起興趣,學習的層次是有拉出來的。學習單的設計一般都制式化,或是用科技的媒材來進行回饋,今天課程設計融入傳統又結合科技,有效而精準。
6. 建富老師:個人任教的是戶外的體育課,這堂課看到了從自然科學回到最後的環境教育,真實鯨豚的感動會影響到學生的心靈,並種下了一顆種子。
7. 冠廷主任:關渡國小孩子的先備知識相當豐富,配合四年級二分法操作鯨豚,學生討論得很認真,志文老師也能在討論中給予每個孩子正面的回饋。電子書少少的,用繪本來講故事,直接操作也是很棒的!關渡自然老師的班級經營、環境佈置都令人驚艷!
8. 怡君老師:不是我的班級經營好,而是志文老師上的精采,課程中連平常不參與的學生都能提出有價值的答案。這節課回饋單的操作方式比之前的回饋單還要有效。
9. 致遠老師:整節課的流暢度佳,都不禁讓我懷疑是不是有排練過?建議授課老師可以去影印店將繪本書印成大本的文本,以方便全班一起進行閱讀。
10.志宏主任:呼應林老師對學生的反應說明,得知這節課是很成功的。第二組平常表現良好,反應很快;而第四組比較像是客人,一開始都自己操作,沒有與同組同學互動,到第二個活動後學生開始有對話,接著漸入佳境,結果最後的活動是最早完成的小組。感覺上各組完成回饋後,要有一個上台發表的總結才會比較完整。
11.俊明主任:課程中有科學技能的預測、觀察、分類,從科學性的探討導入情意的故事探討,最後用抽籤的方式來讓學生寫心得題目,發表後再進行環境行動。
12.美麗老師:用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學方法,雖然時間很有限,仍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形成性評量。學習者受到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都相當專注,林老師平日潛移默化功不可沒。透過探究式的教法一定是費時的,鐘響後的統整有所不足,所以剛剛有請怡君老師協助之後的統整活動,教學者、自然老師可以成為很好的夥伴關係,一起完成鯨豚課程,來引導學生學習符合108課綱的要求。
二、海洋教育中心參訪
海洋教育中心佑安老師、主峰老師引導參觀海洋教育中心操舟場地,各樓層布告欄設計與布題的巧思,最後參觀活動中心四樓海洋中心場館,有海廢巨型藝術作品、食魚教育的情境布置、水棲生物的活體展示。令人詫異的是各種營隊、參觀、教學、體驗、美學、維護等工作的設計、執行與教學都是二位老師一力完成,這強大的能量真的難以想像。
展示缸的活體大都是老師們採集而來,諸如蝦虎用腹鰭特化為吸盤,能在湍急溪流中生活;馬口魚與苦花很像,都有黑線,有何不同?講師說臉形不同。溪魚養大了之後外出野放。爆了四次的海水魚缸,可觀察硨磲與
共生藻、海葵、珊瑚、深褐色的是寄生的扁蟲。小丑魚,黃黑的是人工栽培品種。餵食時可以觀察到各種海洋生物不同的進食方式。
海洋中心沙灘區有一些乳白色的尖刺物,是鯊魚牙齒還是河豚刺?詢問弘善老師,回覆說是「二齒魨(刺河魨)的刺」。
三、造舟生命教育與海洋教養哲學講座
大沐老師獨木舟行前講習,主題為「造舟裡的生命教育與海洋教養哲學」,參與者是即將參加獨木舟活動的關渡國小畢業生與今日研習老師。
原本想說造舟與我渺不相干,考量著下午的課程要去聽否?大沐老師提到台灣校園造舟是2010年由關渡國小開始的,之後開花散葉到台灣各地,而且有些舟型是在地創發的特有種呢!而台灣手工造舟的祖師爺今天就站在前方!
從大沐老師的講說中,聽著聽著,不由得肅然起敬了起來。想不到造舟這一件事,竟然拉高了生命的體悟,讓每個參與夥伴重新思索生命意義,追尋有價值的人生。這堂課的層次真的讓人意想不到。大沐老師以自身的生命經驗為底本,或戲謔、或莊嚴、或說理、或動情的說書手法引領我們層層踏入幽微而昇華的生命旅程,越聽越有滋味,讓人大呼過癮!原來,這堂講座才是今天海洋觀摩研習的壓箱寶。
以下為講座重點。
南島語系,從人類學DNA和構樹擴散的分布區域,是藉著獨木舟向東西二側的太平洋、印度洋向外拓展。南島語族其源頭一說是台灣,一說是菲律賓。
台灣是不認識海洋的海島子民,遠離危險最好的方式就是認識危險。特別是認識流浪風潮這四個面向。
6/6、6/7的關渡國小操舟活動,屆時除了打雷,都會出海。
「生命必須靠食物來維持,也需要意義來滋養;而故事,能為生命帶來意義……」之前漢本之役遇到地形流,獨木舟划了三個小時都前進不了,要前功盡棄地撤退嗎?之後奇蹟發生,學生大喊「有海豚」。為了追海豚,用1小時划到了漢本。划船時遇到水母千萬別下水,電到會永生難忘。浪大約6到7秒一道浪,9秒以上是長浪,能量很大,打到陸地時浪高3m以上,稱為瘋狗浪。水域活動口訣:流浪風潮,人的力量是無法與大自然力量抗衡的。2018年環島30天,每天進出海都被浪打趴。出去團隊活動,不管再怎麼累,只要海上還有夥伴,先回來的人都會站在岸邊隨時準備協助拉開船,以免撞到人。划船出去很難翻船,遇到浪,張開眼,往前划,就能破浪,若閉眼大叫手舉高,就會翻船落海。划船回來時就要聽從領航員指揮上岸。
2018年,台灣13歲少女溫予謙以自製獨木舟,30天航行690公里環島壯舉;2010年,澳洲16歲少女潔西卡,以七個月的時間獨航世界一周。勉勵在場學子要去想自己的人生夢想,面對挑戰。大沐老師一直告訴女兒自己的人生夢想,50歲了還是每年有新夢想,夢想是自己要完成的事,而不是叫別人為他做什麼事。你們也是一樣,要去追尋自己的人生夢想。像圓規畫圓一樣,心要定,腳要動。自己的夢想,自己去完成。你12歲,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造舟,認識海洋,認識自己。很多人要有一次特殊的生命經驗,才能認識自己和環境。造舟有神奇魔力,「造一艘舟,看見自己的可能,航出生命的心里程。」老師都沒說什麼,自己就找到人生方向,因為大自然會教會你很多事情。造一艘不完美的舟,來成就完美的學習。
造舟的七道心靈課程,一是釋放學習的機會;二是初學重點是方法與技巧;三是不要個人完美,要團體共好;四是修補;五是信任;六是生命思考;七是與生活的連結。
「造完舟不是結束,而是航行的開始。」生命中的機會和挑戰告訴我們,「人生為一條廣闊而不可預測的海洋,航行中必然面臨流浪風潮的挑戰。」
鯨魚的眼神書影 |
海洋日研習教授勉勵 |
講述繪本故事(俊明主任拍攝) |
講述繪本故事(婉淳主任拍攝) |
學生觀察模型(婉淳主任拍攝) |
預測繪本故事(婉淳主任拍攝) |
學生觀察模型(仁偉主任拍攝) |
學生觀察模型(仁偉主任拍攝) |
學生分類模型(仁偉主任拍攝) |
辨析模型特徵(仁偉主任拍攝) |
公開課結語(俊明主任拍攝) |
教師議課 |
教師議課 |
教師議課 |
教師交流 |
說課(俊明主任拍攝) |
說課(俊明主任拍攝) |
造一艘不完美的舟演講 |
孤舟環島30天演講 |
造舟生命教育講座 |
珊瑚 |
硨磲蛤 |
海洋教育中心海廢藝術牆 |
佑安老師介紹海洋教育中心理念 |
參訪海洋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