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20201026自然觀察有獎徵答(馬勃菌)

  

一、發現時間:20201025(星期日)13:00

二、發現地點:台北市辛亥路二段安全島。

三、有獎徵答期間:即日起至1030(星期五)12:00前。

四、獎勵方式:

  1.在期限內找出答案,將答案寫在自然筆記上,交予自然老師。

  2.能寫出判斷的依據,再予加分。

  3.能附上該物種資料,再予加分。

  4.在期限內找出答案者,志文老師準備了10份小禮物,先交先送、送完為止。加油!

五、備註:

  1.請詳細觀察這項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質地、特徵。猜測這是哪一類物體,詢問或查詢出它的名稱。

  2.提示一:這是自然物。

  3.提示二:這是一種生物。

  4.提示三:這是一種不會開花的生物。


六、觀察重點

  1.時地202010251300,出現在辛亥路二段安全島的草地上。

  2.外形圓球狀,拳頭大小,長軸10.5cm,高度10.5cm,側面略像燈泡。

  3.特徵中央有一條側向裂紋,內部組織白皙。

  4.質地觸感柔軟而有彈性。

  5.鬚根下方有根狀物,固定子實體之用。

  6.顏色白色,外表有淺褐色網紋。

  7.分類真菌界、擔子菌綱、馬勃科。這是馬勃的子實體,分解落葉,是大自然的清道夫。

  8.冒煙成熟時轉為深褐色,遇雨滴或碰擊時頂端會有一個開口噴出黑煙,是孢子。

  9.藥用孢子可供外傷止血,由馬勃小男孩發現其功效,顧明。

  10.食材子實體白色、新鮮、有彈性的幼年期可食用,黑褐色的時候就不可食用了。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在自然課讓孩子們觀察。

    隔天(星期一)馬勃菌味道慢慢地濃了,頂部開始顏色變深,紅褐色。讓學生觀察馬勃,有些孩子已經能猜出是菇菌類的了。問怎麼知道的?摸起來就跟平常吃的杏鮑菇很像,而味道跟香菇很像……

    遂告知學生這是一種菇類,至於是哪一種要請學生去詢問或查詢了!

 

    星期一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頂部已經整片都變黑了,變軟、便潮濕了。

    再隔一天,星期二來學校,裝馬勃的紙袋已經滲出黑水了,小果蠅一直在旁繞飛,整顆幾乎都變黑了,味道更濃了!給第五個班觀察,之後拿去花圃放了!

    星期三以美工刀切開來,學生說鐵筷子戳進去時有看到冒出一陣煙。切開來之後,子實體上半部濕濕軟軟,下半部仍是Q彈狀況,且看到一隻蒼蠅飛過來了。

 

    星期二,有四位同學拿自然筆記來回答,他們都答對了。問學生是怎麼找到答案的?第一位說是爸媽幫忙她查,告訴答案的;第二位說是自己翻查菇類圖鑑,一頁頁翻看後確認的;第三位說是爸爸教她將老師部落格的照片下載,再用谷歌圖片搜尋查出來的。看來孩子們的學習管道真的很多呢!

    星期三早上8:48406榆扉拿自然筆記來說明答案,問她是怎麼找到答案的,她說是用手機搜尋,打入「橢圓形、白色、軟軟的、不會開花又可以吃的生物」關鍵字就查到了,她還註明資料來源是「每日頭條」。可是我用以上的關鍵字查詢網頁、圖片、新聞等類型,找了一陣子都找不到,可見得學生還是有獨門的秘訣沒有透露喔!

    星期四收自然筆記,有二位同學過來跟我說找到了答案。詢問是怎麼到的?4606說自己查了一天查不到,是媽媽在公司查到的;他們查的方法是用谷歌的圖片搜尋。4630說查了將近30分鐘,很難找,超難找的。

    星期五,今天是有獎徵答最後一天了!4501來找我,說到的答案是「雙砲菇」,問找了多久?找了一個小時!另外還有同學答對的,也有同學答「杏鮑菇」、「球菇」的。我用球菇當關鍵字查圖片,喔!確實可以看的到馬勃菌。總計五個班學生140位,有12位提供答案,參與率8.6%12位同學中有10位答對,正確率83%。參加的班級當中,4035位、4052位、4065位,以403405二個班級參與最熱烈!

403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學生筆記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20201015全國環境教育成果觀摩會——北科大環教增能

 

有機會參與全國環教觀摩會,一窺縣市等級的環境教育推動視野。二天一夜的活動林林總總,收穫最多的是台北科技大學綠建築參訪。

一行14人,為我們介紹永續循環校園的剛好就是教育部永續循環校園推動辦公室主任的北科大建築系系主任——邵文政教授。邵教授很會講故事、又很幽默、講了很多不能錄影存證的黑例證,是個很棒的解說者。笑兮兮的,好像面對面在跟你聊天。

一開始,斜風細雨的這一天,邵教授說「今天天氣特別好!為什麼?因為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也因為今天是典型的台灣氣候——潮濕高溫。當天氣太冷或太熱時,人們會開冷氣、除濕機,使用到能源;若所有房間都裝冷氣、除濕機,耗電又太多。所以我們應該設計的房子要能1.擋住熱、2.排熱氣、3.降濕氣。在建築設計裡,要讓房子自己降溫、去濕。」

「做永續循環校園都有代價,要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如果要常常修繕就會很煩。」

 

一、校園降溫

  1.台北科技大學創立於1912年,舊名工業養成所,強調自己做工業材料、掌握關鍵技術,目前學生13000人。校園就是一整個教科書,整個校園都可以學習,包含校園裡的許多故事,走到哪裡都可以進行教學。以前汽車停在校區平面的柏油路,汽車很熱、柏油很熱,整個校園都很熱,花了10年才降溫。

  2.汽車停在地下停車場:校園禁止停車,停車場地下五層,可停400500部車。

  3.鋪面改成透水鋪面:透水鋪面分成剛性與柔性二類,先夯實,再鋪不織布透水,只能讓行人通行、不能讓車子壓。

    A.高壓連鎖磚。

    B.透水瀝青:北科大老師的專利設計。

    C.JW工法:最硬的透水鋪面,可走坦克車,也是最貴的。地下有框架,架高,表面有打洞,不破壞地底微生物,耐久15年,因為塑膠會脆化。孔大,透水性超好。

    D.停車位透水磚。

    E.草地。

    F.資源再生磚:回收廢玻璃的透氣磚,資源回收再利用,使垃圾減量。

   

二、生態小屋:北科大是台北盆地最低處,生態小屋是建築系師生搭蓋。

1.調節微氣候:為環境降溫的方式可以種樹及水池,水池要是循環的活水,利用雨水回收為水源,太陽能板提供動力,遮陽板上就可以設置太陽能板,即發即用。

2.滯洪池:水池分成景觀池、生態池、滯洪池,後者大雨時水位漲起、之後慢慢降下。

3.方位:北面採光,東西南面隔熱。

4.通風:風經過水池,下面窗戶進風、上面窗戶出口。

5.北面大採光,讓光線進來;風經過水池進來室內。南側較矮,向北側升高,斜面可裝太陽能板。冷氣機裝了,沒開過;夏天溫度2930度,開電風扇足夠了。

6.內倒窗:綠建築用的窗戶,德國人最愛的款式,有通風、除塵、隔音、隔熱、換氣等效用。

7.建材:鋼骨、鋼構、竹子、樹幹。

8.環境降溫三條件:

  A.方位:北面採光,不直接照射;東西向外牆隔熱,裝遮陽板。東西向裝垂直遮陽板,南面裝水平遮陽板。

  B.屋頂:房子的屋頂最熱,目標是冷屋頂,例如綠屋頂、隔熱漆、太陽能板。

  C.室內:材料很重要,冷風進、熱風出,運用外在環境降溫,例如水池、種樹。

 

三、新風系統

  1.為了孩子好,一定要做新風系統。

  2.二氧化碳濃度容許是1000PPM15分鐘就超標了;要開窗,5分鐘後二氧化碳下降,但PM2.5上升了;再關窗,二氧化碳上升,PM2.5卻下降了。為什麼?因為被人體過濾機吸收了。

  3.二氧化碳600PPM是最好的空氣品質,1000以上就該裝新風系統,包括了進風口、空調機、出風口。進風口、出風口要設在對角線,對流效果最好。

  4.側開窗,迎向風場吹的東風,再讓風往西邊出去,自然通風。二氧化碳就不超標,但人多時感應器偵測超標時會自動開啟新風系統。

 

四、循環經濟

  1.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大氣PM2.5及溫度快速上升。

  2.台北市排水量是時雨量78ml,超過怎麼辦?

  3.森林大火:新生的樹木才有固碳能力,放棄舊有的森林,例如它能固碳100噸,長出新生森林後,能固碳300噸。這是一個地球降溫的過程,但人類會受不了。

  4.新冠疫情:NASA空照顯示因經濟放緩,中國空氣汙染明顯改善。

  5.20200406,地球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5.68PPM,突破了400PPM。科學家說二氧化碳不能超過450PPM,這個標準快到達到了!我們應思考:如何不用電來降溫,若不過簡約生活,持續放大人類欲望,地球環境很快就無法讓人類存活了!地球自然淨化能力已經無法自淨汙染了!

  6.共享循環、創造永續:

 

一般的高壓磚

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

水泥

加水泥膠結

無水泥

溫度

窯燒攝氏8001000

常溫製造、無機聚合

煤灰添加物

添加物越多效能越低

完全100%廢棄物、效能高、會自然分解

 

五、生態綠牆

  1.綠牆:西曬是最高溫的,種攀爬植物形成綠牆。大自然很聰明,冬天需要陽光時,爬牆虎又落葉了,讓陽光進來。

  2.通風口:新蘆線的通風口,提議做動能回收發電,電梯也可以。

  3.連接鋼架:將北科大西側三棟大樓連結在一起,擋住西曬,讓校園不熱。

  4.小門出口:是附近最低漥處,下大雨時,四面的水匯聚在這裡。

 

    出來研習要做紀錄,留下金玉才有價值;學了知識要會應用,不然很快也會忘卻。此行收穫最棒的是項目明確的綠建築環境降溫三條件,對應六上自然第二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熱的傳播,剛好可以現學現用。以邵教授傳授的降溫項目來比對有鑽石級綠建築之稱的北投圖書館、北投區30年建校歷史的國民小學、北投區屋齡50年的住家,一張表可以說明清楚。

降溫條件

項目

北投圖書館

學校

住家

方位

北面大採光

○落地窗

南面水平遮陽板

○大屋簷

╳室內窗簾

東西面垂直遮陽板

種植綠牆

╳室內窗簾

╳室內窗簾

屋頂

(冷屋頂)

綠屋頂

○草皮

╳禁上屋頂

隔熱漆

 

(不詳)

太陽能板

╳禁上屋頂

室內

引入環境涼風

○北投溪、台灣池、公園綠樹

╳水磨坑溪已加蓋

冷風進熱風出

○矮櫃不擋風

╳口字型建物擋住風

隔熱建材

○木材居多

╳水泥

╳水泥

 

    因應氣候緊急應變的現況,或許應該將全國管理建築物人員送到環保署關三個月,學習永續指標、氣候變遷、綠建築等觀念,精熟後歷經初階、中階、高階評量,考試通過後才能放出來。努力設計出能隔熱、排熱、除溼又不耗電的綠建築,讓青青學子、諄諄師者都能擁有舒適愜意的涼爽學習環境呀!若能如此,全國環境教育成果觀摩會研習活動功德無量呀!

 

北科大引以為傲的生態綠牆

人才輩出的台北科技大學西校區

校園中有十餘種透水鋪面

這是最貴的一種透水鋪面

具有環保精神的透水地磚

為了孩子好,一定要裝的新風系統

專利技術的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

生態小屋旁的雨水回收蓄洪池

教授教授內倒窗操作

生態小屋北面大採光

校園中巧妙撐住榕樹的雕塑品

搭建連接鋼架擋住西曬陽光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20201017北海岸火山碎屑岩地質之旅No.131

  

戶外教學流程

抵達時間

預估流程

離開時間

 

0900  文化國小集合。0910出發。

 

1011

1020  石門洞。【石門洞地質歷史、貝殼簡介】1150離開。

1202

1209

1200  老梅公園。【午餐】;【風剪林、熔岩山、地景展望】1330離開。

1350

1358

1340  麟山鼻。【石英砂、貝殼砂、磁鐵砂】;【海岬、風稜石、海濱植物】。1450回程。

1442

1545

1600  文化國小。

1615

 

教學省思

  1.東北季風鋒面到來,天氣預估攝氏2224度、陰有雨,降雨機率70%。前一天請教王春洋老師北海岸天氣概況,老師說風大,行程可調整至五龍宮、北觀遊客中心避風,解說完再去現場印證一下,趕快上車。結果今天天候不錯,出發時北投飄著毛毛細雨,笑說是因為雨庭(雨停)今天沒來,所以才下雨了;整天季風略微大了些而已,直到1430最後一個活動雨勢轉驟一些,差不多也是原本預估回程的時間。在遊覽車上看著濕漉漉的車窗,感謝著老天眷顧、龍天護佑,帶給我們日日好日又一日、時時好時在今時。

  2.得具有學習動機學生而教之,不亦樂乎!文化國小衛星資優課程開出地質與海洋課表,讓台北市有興趣資優生報名。學生有選課權,對議題有興趣,在課程中反應熱烈、全力參與,在這樣的團體中十分愉快。由此可知學生主動、學生分級的教學成效、課程參與是重要的條件,可惜在一般的常態編班難以達成。

  3.由「石門洞遊憩區」解說資料來進行戶外走讀及質疑讓學生認識地圖的重要,歸納本景點的重要概念,能達到良好的科普閱讀成效。另一方面,內文中的「海蝕洞」、「海石拱門」、「集塊岩」的描述有誤,先讓學生心中埋下伏筆,於現場再做說明,最後統整活動時再告知前二者應為「高位海蝕石門」,後者應為「再積性火山礫岩」,閱讀與實景比對,質疑與釋疑轉折,讓學生對關鍵性的迷思概念更能有深刻印象。

  4.在景點先讓學生觀察,輪流說出觀察到的事物,教師再進行提問、說明、統整、序列化概念,讓學生參與更多。此次在石門洞山頂、石門洞沙灘、老梅風剪林皆如此進行,學習型態由教師解說調整為師生共學。

  5.在石門洞沙灘留時間讓學生除了觀察,也要畫下整個石門洞及標誌出特徵。畫出重要的自然物是很棒的學習活動,之後教師再統整九項觀察重點,導引出石門洞地質演育歷史,請學生以原子筆記下關鍵字,歸納最重要的關鍵詞以及科學概念。

  6.動手採集樂趣多:在石門洞介紹海漂物時,也讓孩子採集海綿、黑潮笠藤壺、安山岩,作為收藏品。學生是喜歡採集自然物的,興致勃勃。教師說明人類行為不應影響到其他物種,將螺殼留給寄居蟹是應該的,但是適當的採集寄居蟹用不著的笠藤壺、口蓋則是無可厚非的,也能引發愛好自然的情意。

  7.學生充滿童趣:走到白沙灣時,隨手拉出一條沒有葉子的馬鞍藤匍匐莖玩跳繩,而且跳得很開心。還有他們在老梅公園迷宮玩鬼抓人時,邀請我當鬼,陪他們玩迷宮鬼抓人,小六生跑得真的很快、又很機靈,只抓到2個人。陪孩子玩,感覺自己重回年輕了!

  8.回程的車上,請學生安靜閉上眼睛,以最舒服的姿勢靠坐,為孩子們總結今日的學習活動、自然觀察是環境教育的起點云云,在車上講了29分鐘提醒與省思,大部分的師生十分放鬆地睡著了。我笑稱這是從周星馳電影中學來的「睡夢學習法」。

  9.戶外教學的統整活動是「自然賓果」:搭遊覽車返校後,在川堂圍坐一圈,畫出16格空格,每個人輪流說出一個今天學到的、有趣的或喜歡的事物,並且要說出挑選的原因。大家隨意選一個空格填入,寫滿16格之後,輪流圈選名詞,進行賓果遊戲,先達到4條線者獲勝,頒贈小禮物。教師發現孩子們標註的名詞多與親身經驗有關,孩子們在意的事物與教師的眼光有所不同。活動中的小插曲是溫仁老師選的名詞是「白沙灣貝殼砂因為含有碳酸鈣,當遇到鹽酸時產生許多泡泡」,我們一直想要怎麼簡化字數又符合溫仁老師的意思,後來決定寫下「貝殼裡有碳酸鈣」。我印象中在岩石學著作中有一個專有名詞是講這個作用的,回家後翻查何春蓀的「普通地質學」,果然在第七章「風化與土壤」中,「化學的風化作用」小節內找到了答案,書中第136頁提到了這種化學風化作用的進行方式稱為「碳酸化作用」,希望這個答案可以滿足溫仁老師小小的關注。

  10.回家作業有二項,冀望學生能延續今日的學習內容。其一是請爸媽帶孩子去吃一次泰國、滇緬或越南料理中的摩摩喳喳飲品,品嘗其中的亞達子,那是今日觀察到的水椰子種仁,透明色、扁圓形、QQ的,口感非常棒!其二是以自然寫作的原則完成今天的自然觀察記錄。

  11.這是最後一次與資優衛星孩子們一起學習的戶外教學了,謝謝輔導室邀請,也謝謝家長們讓孩子參與方案,與這些孩子們在一起的這四年是很愉快的學習歷程。

  

學生作品:20201017各式岩石觀察之旅(作者:阿祿)

今天我們去北海岸校外教學,在這次的過程中,我們觀察了許多的岩石。

一開始,我們搭乘巴士到了石門洞,我們看了那邊的解說牌,在上面找到了許多錯誤和正確的觀念。之後到了石門洞,老師帶我們解說與修正看板上的錯誤,讓我們知道它也叫做「高位海蝕石門」,還有讓我們知道它是岩石中的再積性火山礫岩。之後,老師還告訴我們它形成的過程,一開始是由火山噴發產生安山岩、鵝卵石、角礫,之後掉到海裡,因重量產生粒級層,後來再因海的侵蝕作用產生了海蝕凹壁、海蝕洞和海蝕石門,最後再因地形抬起浮出水面,而形成現在的石門洞,而由上可以推論台灣一直在長高。最後,老師帶我們觀察海上的漂流物。

  之後,老師帶我們去老梅公園吃午餐和休息,然後再去爬非常難爬的山,而在爬上去之後,風非常的大,當時老師帶我們認識地衣,它是第一個爬上陸地的生物,所以生命力非常強,因此它才能在岩石及風大的地方生活。

  下山之後,老師帶我們去麟山鼻,老師一開始帶我們去觀察藻礁,之後老師帶我們觀察當地特有的沙子,那裡面有石英砂、貝殼砂,還有鐵砂,一開始老師用酸和碳酸鈣的作用來實驗貝殼砂,之後我們用磁鐵來收集鐵砂。在收集完鐵砂之後,我們就回學校,在回程中老師帶我們回顧今天所做的事。

  到校之後,老師帶我們做了一些有趣的活動,在做完活動之後我們就各自解散回家了。

 

教師回饋:

1.阿祿是個用心學習的孩子,用這樣的態度學習,學什麼都會有成果!

2.三個圖案都是此行關鍵性的概念,能以圖像相互參照,導引出先後順序,很棒!

3.觀察細膩而詳實,非常棒!

4.建議最後更要加上整體活動的感想,這樣作品才完整!

 


時間:20201017(星期六)09001615

地點:新北市石門區石門洞遊憩區、老梅公園、麟山鼻海岬。

主題:108學年度文化國小區域衛星資賦優異教育方案課程/北海岸火山碎屑岩地質之旅。

參與人員:學生5位、溫仁老師、愛婷、志文,小計8人。

(照片取材自文化資優班六年級群組)

學生在石門洞神奇地跳躍


自然賓果總結活動

戶外觀察筆記



登上熔岩山合照

奮力爬上沙丘,同學相互叮嚀

白沙灣沙灘合照

解說牌是現場實景與科普閱讀的最佳結合

運用景點解說牌進行地圖識讀、特色摘要與反面教材

石門洞是一處獨具價值的天然紀念物

在石門洞進行科學觀察的畫面真棒

倒沙是海灘活動尾聲向海致敬的一個儀式

在文化國小穿堂進行總結活動

潮池的觀察,小朋友一直希望我挖一顆石蚵給他們嚐嚐

學生隨興地拉出馬鞍藤玩起了跳繩,背景是麟山鼻海岬

白沙灣沙灘

在熔岩山上進行觀察與介紹

觀察寄生植物無根藤的構造與環境

熔岩山前合照

在石門洞貝殼砂進行自然觀察與比較

觀察海漂物的構造與功能

運用實景標牌進行走讀導覽

陪學生在迷宮中蹲低身體玩鬼抓人

老梅風剪林午餐閒聊

搭上大南小巴,準備出發了

學生整理的概念圖示
自然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