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140709「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教案實踐計畫」第二階段工作坊記錄

20140709「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教案實踐計畫」第二階段工作坊記錄

研習名稱103年「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教案實踐計畫」第二階段國家公園環境教育培力體驗工作坊
辦理時間:10379-10(.)
辦理地點: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陽明書屋大忠館
※參與人員:教案繪本教師、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繪本助理等30餘人。

※課程概要
時間
課程名稱
內容概述
講師
7/9() 第一天  (上課地點:陽明書屋大忠館)
850-900
開場與說明
說明本次工作坊重要任務、課程安排及講師介紹。
課程主持人
900-1000
在地環境教育課程分享
介紹參訪中心的環境教育課程分享與環境解說
(戶外課程1小時)-2
蕭淑碧老師(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教育教師)
1010-1210
綠繪本推廣應用
分享生動傳達環教繪本理念之推廣方式
(室內分享課程2小時)
張明純老師(主婦聯盟台中分會所主任)
1310-14:40
討論與交流
討論與交流-----可針對今日課程進行討論分享
獲獎老師分享實踐環境教育經驗、方法交流。
(每組派一代表老師分享3分鐘)
課程主持人與工作團隊
參與學員老師
1450-1620
在地環教課程體驗與實作I
巡守步道(七層巡邏圈之第三層憲兵巡邏路線)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教課程體驗
呂理昌主任(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陽明書屋服務站主任)
1900-2030
繪本與環境教育教學
如何透過繪本進行環境教育
(室內體驗課程1.5小時)
王懋雯老師(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
7/10()第二天   (上課地點:陽明書屋大忠館)
830-1000
國家公園保育概念與環境教育連結
介紹國家公園保育概念及在保育概念之下連結到環境教育間的關係。聚焦於國家公園連結與進行環境教育的可能性與實際操作方式,也深化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意義。(室內課程1.5小時)
曾鈺琪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博士/曾服務於玉山國家公園)
1010-1210
連結人文與環境教育之觀察體驗
在具自然與人文、知性與感性的環教參觀遊憩場所-體驗自然與觀察自然(戶外分享課程2小時)
蕭淑碧老師(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教育教師)
1310-1510
環境教育繪本企畫與出版
分享環境教育類繪本製作、編輯企劃與出版流程。
(室內概念課程2小時)
李如青老師(知名繪本作家、金鼎獎作家)
1520-1600
交流與討論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聚焦與討論
(室內分享課程40分鐘)
課程主持人
參與工作坊教師夥伴

※隨想手記
這是去年國家公園環境教案活動的延續活動,
今年的主題是將教案轉化為繪本故事。
二天一夜的體驗工作坊與愛婷、秀玲老師偕行。

一之一、在地環境教育課程分享(蕭淑碧老師)
  1. 「你跟自然連結有多深,你對自然的感受就有多深。」
  2. 感受放鬆,按摩全身,感恩身體60兆細胞的運作。先與自身細胞作良好互動,再去感受自然之美好,讓自身與外界調和。

一之二、綠繪本推廣應用(張明純老師)
  1. 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而且孩子喜歡繪本,用綠繪本進行環境教育效果良好。
  2. 綠繪本三部曲:演奏綠繪本(講師念誦文字而不解釋,以聲音表情演繹不同角色);介紹環境概念;進行環教活動(遊戲、操作、實驗)
  3. 每人大紙寫減少二氧化碳的行為,小紙寫增加二氧化碳的行為。四組各派同性別二人站在全開報紙上面當北極熊,抽紙條,抽到減少二氧化碳行為則冰塊不溶化,抽到增加二氧化碳行為則冰塊融化,報紙要折一半。最後看哪一組北極熊掉到海裡,遊戲就結束了。

一之三、巡守步道體驗(呂理昌主任)
  1. 火廣竹,竹桿瘦、節間長,灶爐吹火之用。
  2. 崗哨裡的小黑人圖案是小野等藝術家畫上去的。
  3. 體驗與感受熔岩臺地三面懸崖峭壁風光與豐富自然生態。

一之四、繪本與環境教育教學(王懋雯老師)
  1. 分享「都是放屁惹的禍」繪本在大陸教學演示與搭配之角色扮演活動設計。

二之一、國家公園保育概念與環境教育連結(曾鈺琪老師)
  1. 曾老師年紀很輕、口語表達輕鬆。近年聽過許多介紹環境教育的演講,曾老師條理清楚,定義明辨,講得比許多成名已久的大教授好,又能加上許多自身親身經驗,讓人耳目一新!
  2. 「臺灣最棒的環境教育教室——聯結人與國家公園保育。」

二之二、連結人文與環境教育之觀察體驗(蕭淑碧老師)-—流水學習法
  1. 喚起熱忱:巡守步道「自然覓寶」,過程中完全安靜,之後找個人彼此分享。
  2. 集中注意力:「聲音地圖」,獨處、無聲,靜下來聆聽5分鐘,可用手遮耳朵,試著畫出不同的聲波,散開在講師看得到的範圍內,以烏鴉叫聲結束,學員圍成一個圈,將作品像右傳分享,一次三秒鐘,之後分享心得與發現。當心靜下來,才會發現寧靜是那麼的美好。
  3. 直接體驗:「毛毛蟲走路」,一隊六人,首位睜眼帶路,之後的人閉上眼睛,時間三分鐘。檢討後再操作一次。
  4. 分享啟示:三人一組創作六折紙小詩,以歌詠這二天大自然為主題。第一個人寫第一句,第二個人寫二、三句,第三個人只能看著第三句寫下四、五句,最後第一個人只能看著第五句寫下第六句。各組輪流朗讀分享。

二之三、環境教育繪本企畫與出版(李如青老師)
  1. 李老師粗曠的外表卻有著一顆敏銳的心靈,投射在繪本故事上發散出具有動人能量的作品。以前從事廣告企劃、經營自助餐店、印刷廠員工、渡假村企畫,四十多歲開始繪本創作,總是琢磨數年才產出一份作品。
  2. 李老師說起話來拙於口才,好像不大會形容。但是講述中讓人感受到真摯誠意,聽著聽著,卻讓人十分動容,多少人在課堂中被他的故事與圖像感染的鼻酸、淚流。他真會講故事,故事真是感人。
  3. 有溫度的故事能感動人,有脈動的繪本能觸動心,有誠意的說書人讓人低迴不已。幾乎可是為此次工作坊的總結:你要傳達出的不管是什麼理念,人文的、環境的、自然的都無妨,繪本只是一種媒介,重點是講故事的人誠意夠不夠?有沒有會讓人起雞皮疙瘩、讓自己也覺得動人的故事元素?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20140703教學訪視心得

20140703教學訪視心得

教學訪視教師是今年國小校務評鑑內的一個子計畫,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負責規畫、承辦,「教學訪視目的在提供教師同儕善意的另一雙眼睛,藉以肯定及提供同儕教師教學之回饋。」分成三個階段運作:
一、    行前研習: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101 3 27 日(星期四)10001200
二、    教學訪視:每位教師依專長分配4間受訪學校,每間學校入班訪視3節,填寫教學觀察表,中午與被觀察教師進行心得交流。
三、    觀察回饋:會後與評鑑所教授回饋觀察心得。

    身為第一線的基層教師,平常都是守在自己小小的教室裡默默耕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變化與多彩多姿,能有這個機會觀摩其他老師的自然教學,從而回頭檢視自己的盲點,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感觸如下:
1. 教學訪視的觀課,有機會到不同學校觀察不同老師的授課實況,看了別人之後回頭想想自己,接著就會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讓自己收穫良多。我想教學訪視的意義其實應該著重於多鼓勵年輕的老師到外校去觀摩、去學習、去自省,而非聘請退休多年的校長、專家教師四處給予建議。
2.  中午與三位授課的自然教師交流意見,一邊吃著便當,一邊聊著學校間的文化差異及學科教學的分享,氣氛很不錯。我感覺教自然的老師好像胸襟格外寬廣、神情格外的友善呢!不同學校形塑成不同的學習風氣,彼此之間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做法,只是以前絕少有相互交流的管道。如果各校的自然老師有機會能組成策略聯盟、互享有無、經驗交流,應該是很棒的場景。
3.  在觀課中,向資深、優秀的老師學習,讓人覺得真是不虛此行。尤其是在行政繁忙之際仍對教學不忘熱情,站在台上以和藹的神態及飽學的背景知識讓學生折服與欽佩的風範,在課堂中活潑的活動與多樣的遊戲帶給孩子那麼多學習的樂趣等等,是身為觀課者的我努力的方向。
4.  我想一班24人的學生人數,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度來說是較為適宜的,教師也較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5.  以參觀者而言,自然教室環境佈置讓人眼睛一亮。學生的報告很精彩,概念圖呈現多元而深入的學生海報,不論是材質的使用、風格的多變、文字的流暢度等等,都有著活潑的吸睛度!與歐洲小學校園中學生作品不分軒輊。我想自然教學還是要多讓學生有各種表現的機會和空間,而不只是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而已。
6.  社會科教學較常使用問題引導、價值澄清、教色扮演等方式,講述的比例較高;或是運用多媒體、影片的觀看。不若自然課除了上述的方式都可以實施,還可以直接觀察、實驗操作、探究活動等來得多元。
7.  真正教學有魅力的老師,活動安排的精彩,其實是連班級經營的策略都可以忽略的。我從學生上課中專注操作的神情格外有此感悟!
8.  自然老師要有信心地自編教材、自編課程,不要畫地自限地只將眼光放在課本、習作、教學光碟與月考評量中。要能跳得出來,拿出自己精熟的「好菜」,才能展現專業,在課堂中贏得學生的敬佩!
9. 教學準備還是整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老師有充分的準備、備妥實驗的器材、流暢活動的步驟、吸睛的操作安排,學生的眼神自然就會發亮,順理成章地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我在12間教室看到有準備的老師,教學的過程是發亮的;老師的準備若是不足,學生的上課眼神則是黯淡的。
10.  觀課有二種,公開觀課與被迫觀課。前者是教師主動申請,讓別人進入教室的形態;後者是搭配校務評鑑計畫的教學訪視,教師是被動的。但從今年開始的教學訪視,其實也宣示了臺北市教師要開始習慣「教室中的訪客」--訪視教師,教學評鑑的觸角已經堂而皇之的跨入每間教室了!而我,日後也將不可免地受人指點。